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祖国时政 >专题报道>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应稳步推进

——以“煤改气”工程和“天际线”行动为例

2018-01-10 16:05 来源:《祖国》杂志

    《祖国》记者周金玉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重点部署,提出一系列新变革、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为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切忌“一口吃个胖子”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将污染防治作为到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目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集中体现了政府加快绿色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小火慢熬”,不能火急火燎的大步跨进,更不能搞“一刀切”。生态文明建设不能搞全国一个模式。
    不仅生态文明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在其他方面也不能“一刀切”。搞发展,搞建设,不能急,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要注意与民众沟通,推进工作要务实、有效也要接地气。
    “煤改气”要搞,但不能让群众挨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2017年9月出台《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但在推行中,由于“煤改气”成本较低、耗时更短,一些地方在环保考核重压和高额财政补贴诱惑下,不顾自身资源条件,短期内大上“煤改气”项目。以河北省为例,按计划到2017年10月底前要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180万户,但截至11月底,全省“煤改气”用户达230多万户,超过原计划三成。
    据调查统计,到目前为止,“2+26”城市实际有319万户完成了“煤改气”,加上集中供暖锅炉改气,预计采暖季将新增天然气需求量为50亿立方米左右。平摊到120天供暖季,即日均需求增量4200万立方米。
    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在2017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根据海关统计,2017年1-10月份,我国天然气进口5416.5万吨,同比增长了24.9%。其中,LNG(液化天然气)进口2909.2万吨,同比增长达到47.7%。据媒体报道,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徐博估计,2017年全年的天然气消费量在2300亿立方米,增量3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其中煤改气带来的新增消费量近200亿立方米。200亿立方米,相当于2016年全年全国天然气消耗量的十分之一。
    一场“气荒”紧随而至,不断蔓延。11月28日,河北省天然气供应率先进入Ⅱ级预警,河北省政府的公告表示,该省供需缺口达10%至20%,各地市开始按照保供顺序对工业、商业用户限气停气。河北之外,山东、河南、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多地天然气供应也出现短缺的局面。河北的‘气荒’直接的原因在于煤改气等环保治理行动的快速推进,使得这一地区在短期内供应跟不上需求的变化,造成了天然气供需的错配。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原热能工程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强日前对记者谈到,今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简言之,是需求侧超预期规模的增长,和供应侧始料未及的减少造成的。供应侧,计划中的海外资源纷纷掉链子。姚强对一些地区的天然气气源分配进行调研时发现,对于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的时候,基本的政策应该是压非保民(压低非民用气,保障民用气),但很多地方措施不落实,未能及时制定严格的、详细的、能落地的“压非保民”措施,未能将增加的用气量用于民用,而给了工业。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民用气和非民用气价格双轨制,一些城市燃气公司“趋利”,打着民用气的名义申请到更多天然气,之后却将低价购得的民用气销售给出价更高的非民用户使用,赚取差价,从中牟利,使本该保障民生的天然气供给更加紧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保护环境和保证供暖,从来都不是互相矛盾、此消彼长的关系。一些地方强行煤改气,引发民众的不满和抗议。不少网民反映一些地区出现“散煤拉走了,壁挂炉却装不上”“壁挂炉装上了,燃气却进不来”的情况。烧煤取暖已被禁止,烧气供暖却还没有影,一些人只能在寒冷的冬日里生生冻着。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宜”字是扎实推进清洁取暖的重要遵循,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才能把好事办好。
    日前,环保部下发特急文件,提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进入供暖季,凡属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天际线”行动暂缓
    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与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集中清理建筑物天际线专项行动的通知》。
    《通知》称,即日起,将全面清理不符合《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要求的建筑物屋顶、墙体上的广告牌匾,即:超过建筑物屋顶高度和墙体边缘的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垂直于建筑物墙体的户外广告、牌匾标识,附着于建筑物墙体的违规户外广告,“一店多招”、异地设置的牌匾标识,“店内店”在建筑物外墙体设置的牌匾标识,其他违反规范要求的牌匾标识。
    北京市为了恢复“美丽天际线”而规范建筑物上的广告标识,一时间形成突出的舆情。应该看到,无论赞同或是质疑,基点都是出于公共利益。大家的争议焦点,并不在于北京要不要美丽的天际线、要不要整洁的城市空间,而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强化对牌匾的监管职能当然没错,对有安全风险的广告牌应该坚决整治,对违法私设的牌匾就应依法拆除,与天际线一起被清理的“架空线”——那些电线杆连起来的“城市蜘蛛网”,就赢得了无数点赞。而像“3层以上只能安装一块牌匾标识”,对于一栋体量巨大、有多个出入口的高层建筑而言,是不是有只留天际线,不接地气的嫌疑呢?而实质上人们的讨论,也是在期待更务实也更精细、更有效也更接地气的做法。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下发“关于暂缓牌匾广告清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署名为“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通知指出,海淀区现已停止拆除违规广告牌匾,重新启动时间另行通知。此外,通知明确提出,拆除原有牌匾与新设牌匾同步实施。
    根据通知,暂停清理拆除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由于冬季气温寒冷,大风天气多发,气候干燥,高空作业和着火风险较高。二是拆除工作后存在设置跟不上问题,造成群众识别困难。通知称,已经启动拆除的点位要做好善后处置,确保安全,重新启动时间另行通知。


(责任编辑:李俊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