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正文

中国的“年味”都被裹在哪些年俗中?

2018-02-06 14:17 来源:祖国网


    《祖国》报道  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俗称“年节”,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作为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形式多样、寓意美好的庆祝活动,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祭祖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先人,春节也不例外。每当除夕到来时,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家规、遗像、神牌灵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还有的地方还叩拜玉皇大帝(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神)。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是春节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以此为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普及盛行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而且,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由于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以前,各家各户常藉对联来反应自己的身份。例如,官宦之家的对联写着“国恩家庆,人寿年丰”;学儒之家“诗书继世长”;商贾之家的“忠厚传家久”,在对联的正中央会张贴四字横批,横批的下方贴几张“挂钱”。在房间的门或墙壁上大都会贴着菱形的“斗方”。一般而言,“福”字及“春”字是张贴数最多的斗方。有人会故意将“福”及“春”字倒过来贴,取其福到、春到之意。 有些人家不但在大门两侧张贴春联,还在门的左右边分别张贴着绘有门神的画像。除夕当天贴的春联将会一直保持到它们自然脱落或褪色为止。

    吃年夜饭
    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 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取“添福”之意。而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守岁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压岁钱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放爆竹
    王安石《元日》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驱赶年兽。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燃放爆竹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爆竹声声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渐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过了腊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及全球影响力的提升,每逢中国春节,世界各大城市庆祝农历新年的活动越来越多,中国春节越来越红火,“中国年味”也越来越浓。从大华盛顿地区的地标性商场——“泰森角”被中国春节元素装点得喜庆欢快,一排排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悉尼歌剧院、海港大桥、悉尼市政厅、州立图书馆、环形码头火车站等多处地标性建筑物外墙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二连续三晚点亮“中国红”;英国国家海事博古馆内挂起的充满中国年味的红灯笼;众多国家元首发表的对中国春节的贺词……春节作为中国文化的先行军,正在慢慢的“走出去”,京剧、书画、美食等带有浓厚中国元素的春节庆祝活动点缀在全球“中国春节”的版图上,受到越来越多海外民众的欢迎。

    看灯会
    日前,中宣部、国新办启动2018年春节文化走出去工作,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内容形式、拓宽渠道平台,向世界推介更多蕴含中国智慧、承载中国理念、彰显中国精神的春节文化,把新时代的春节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精彩,增强中国形象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家软实力。根据安排,2018年春节文化走出去工作将加强资源整合,创新题材形式,推动“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环球灯会”等品牌文化活动持续升级。策划推出一批体现春节特色、承载文化内涵、具备国际水准的影视、图书、动漫、文创等文化精品。针对不同国家地区和受众的需求,开展巡游、灯会、演出、体育竞技、讲座论坛和旅游推广等活动,力争实现精准覆盖,有效“圈粉”。而春节作为具有包容性与亲和力的中国文化,所蕴涵的以万象更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阖家团圆、共迎新岁的价值观等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精髓,其对和谐、团圆、欢乐、祝福等对生活美好寓意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内心的美好期盼。推动春节进一步成为中国时间、全球时刻的国际性节日,不仅是民俗和情结的传递,更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弘扬,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思想、新气象,积极传递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将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周金玉)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