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正文

何香凝:怒骂蒋介石,毅然“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2018-06-28 11:28 来源:祖国网

    在中南海西花厅,曾挂着一幅邓颖超非常喜爱的国画。一株粗硕的老干上,两朵梅花怒放。其中一朵正面盛开,特别阳光,而另一朵虽然也盛开着,但大部分却被粗粗的老梅干遮挡着。作这幅画的人曾解释说,周恩来、邓颖超这一对伴侣就他们对革命的忠诚和贡献来说,都算得上是杰出的伟人。然而,在客观上由于周恩来的“遮挡”,使邓颖超这朵“红花”少了一定的光艳。如此解释可谓是十分形象了。这幅画是在1950年周恩来、邓颖超银婚之际特意绘制的,名为《腊梅》。而它的作者不仅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她就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廖仲恺先生的革命伴侣、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的母亲——何香凝。

她怒骂蒋介石,不愿做民族罪人,毅然“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何香凝,原名瑞谏,又名谏,生于1878年6月27日,广东南海人。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民革主要创始人,中国同盟会首位女会员,建立民国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为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今天,是何香凝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祖国网头条号发文以纪念。


因“天足”成就佳缘

    1878年6月27日,何香凝生于一个香港的茶叶商的家庭,因此,经济条件较好。家里希望女儿成为一个贤淑的女子,并能融入“上流社会”,便在何香凝7岁的时候给她缠小脚。然而,她从小性格刚毅有主见,特别爱听太平天国女兵的故事,羡慕她们的“天足”和英勇善战。因此,当母亲强行给她缠足时,她就每天晚上用剪刀将裹脚布剪掉。后来,剪刀被母亲搜走了,她就用平时积攒下的钱再买剪刀,并藏了起来,到了晚上又将裹脚布剪掉。如此这般,几十个回合下来,何炳桓夫妇拿这个倔强的女儿没有办法,只得放任她长成了一双“天足”。

她怒骂蒋介石,不愿做民族罪人,毅然“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拥有一双“天足”的何香凝,即使在香港当时仍处于人见人怪的窘境中,尤其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何家人无不为此犯愁。巧合的是,在香港皇仁书院学习的归侨子弟廖仲恺正遵照父亲遗嘱“敲锣打鼓似的宣扬要讨一个没有裹过小脚的人做媳妇”。于是,何香凝的父亲听说后,马上托媒人说合,两人于1897年在广州成婚。有人说他们的婚姻是“天下无巧不成书”的天足缘。

    新婚之初,何香凝有些惴惴不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她发现廖仲恺是一个心地善良、诚挚忠厚,有着耿直性格和强烈进取心的青年。廖仲恺设法搜罗各种新书刊给她阅读,为她指点疑难;何香凝爱好美术,廖仲恺就耐心教她绘画。

她怒骂蒋介石,不愿做民族罪人,毅然“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何香凝廖仲恺夫妇与子

    所以,何香凝很快就对自己的婚姻庆幸起来。夫妇二人都羡慕太平天国的革命人物,又都喜爱画画和学习诗词,志趣相同,情投意合。

    当时,清贫的廖仲恺在经济上窘迫,成亲后只能修整兄嫂家屋顶晒台上的破屋作为“新房”。这间房子矮小简陋,是一间名副其实的斗室。何香凝和廖仲恺白天在这里研读诗文、谈论时事,夜晚一起观赏清净明澈的月色。何香凝曾有诗云“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他俩自得其乐,为了纪念这种既可读书又便赏月的幽静惬意的读书环境,把这间小屋命名为“双清楼”。

    后来,何香凝号“双清楼主”、“双清馆主”,终其一生都在追述着这段永难忘怀的美好时光。


孙中山临终嘱托:吾死后望善视之

    何香凝的革命生涯与艺术生涯都起源于日本。

    洋务运动时期,在清政府“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下,廖仲恺就产生了去日本留学的愿望。为了帮助丈夫实现留学梦,何香凝拿出私房钱并变卖了自己的嫁妆首饰。1903年,何香凝追随廖仲恺来到日本,先后就读于女子师范学校、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和东京本乡美术学校,并且跟随日本名画家田中赖璋学习绘画。

    据统计,当时漂洋过海赴日留学的中国女青年总数不足10人,何香凝就是其中之一。

    1903年9月的一个晚上,何香凝随廖仲恺到神田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集会时,意外遇到了孙中山。孙中山号召中华优秀儿女投身革命运动的演说,深深打动了何香凝和廖仲恺。随后,他们夫妇开始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活动。并和革命青年赵声、秋瑾、黎仲实等来往密切。

她怒骂蒋介石,不愿做民族罪人,毅然“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1916年4月,孙中山与友人在日本东京合影,前排右三为何香凝。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亲自主持加盟仪式,何香凝成为最早的同盟会女会员之一。她与廖仲恺在东京租住的寓所成了革命党人秘密聚会的场所。

    当时,经常到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寓所参加集会的有朱执信、胡汉民、黄兴、章太炎、汪精卫、黎仲实、马君武、冯自由、苏曼殊等人。何香凝除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预科读书外,还担负起有关联络和勤务工作:平时收转信件、保管文件、看守门户。每当孙中山召集会议时,她要照料茶饭,还要看门、把风,掩护同志以防日本警察和清廷侦探。

    身为富家小姐的何香凝,本来连饭都不会做,但她却从头学起,满怀热情地完成各项工作,成了一位富有才干的管家。她的忠诚和悉心,赢得了孙中山及留日革命青年们的信赖。

她怒骂蒋介石,不愿做民族罪人,毅然“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中国同盟会的“女管家”何香凝

    1908年9月25日,何香凝在东京生下儿子廖承志。但在生子半年后,何香凝便复学转去日本私立女子美术学校学习画画。

    据廖承志在《我的母亲和她的画》中记述,何香凝之所以改学绘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孙中山要组织武装起义,需要起义的军旗和安民布告告示的花样、军用票的图案等,因而需要人设计,把它画出来”。

后来,何香凝成为了孙中山先生最信任的人之一。1935年3月11日凌晨1点,在北京协和医院病房内,病重中的孙中山先生自知已时日不多了。人生最后的尽头,先生郑重地请来了何香凝,将爱妻宋庆龄托付于她,并再三嘱托到“吾死后望善视之”。这份嘱托,即是公事,也是私情,只有最信任的人能够委以重任。


她怒骂蒋介石,不愿做民族罪人,毅然“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何香凝与宋庆



“不愿同流合污,做国家民族的罪人”

    因捍卫孙中山遗志而与国民党右派作斗争,1925年8月25日下午,廖仲恺在戒备森严的中央党部被暗杀身亡。廖仲恺被刺后,何香凝立志要继承廖仲恺的遗志,同国民党右派斗争到底。

    国民党二大后,披着“左派”外衣的蒋介石进入党的最高领导层。随着权势的膨胀,蒋介石终于暴露了其政治野心,积极进行反共活动。他阴谋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并派兵包围了苏联顾问的住处。事情发生后,何香凝不顾个人安危,冒险通过岗哨找到了蒋介石,流着泪斥骂他:“总理死后,骨尚未寒,仲恺死后,血也未干。你不想想,……你昨夜那样对待苏联人,太背信弃义了!以怨报德,违背了孙先生的主张,使革命前途衰落,你将何以对孙先生?”

    1926年7月6日,在国民党中央执委临

    1926年9月15日,何香凝在共产党员蔡畅、邓颖超的协助下,以中央妇女部的名义于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内创办了妇女运动讲习所,培养妇女运动骨干。

    1927年,继蒋介石发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实行“分共”。在汪精卫进行大搜捕的日子里,何香凝挺身而出保护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左派分子。她甚至写信给中央组织部说:“我是妇女部长,若认为妇女都是‘共党’和‘准共’,我是她们的头头,有事找我,不准为难她们!”她还派人送船票帮助在汉口的革命同志脱离虎口。

    1928年年底,何香凝为反对国民党清共而毅然发表声明,“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她说:“我是遵守孙中山的遗言,吾宁以画笔栖迟,维持清苦生活,不愿同流合污,做国家民族的罪人。”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45年抗战胜利后,何香凝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卖国、独裁、内战政策。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何香凝是主要领导人之一。

她怒骂蒋介石,不愿做民族罪人,毅然“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全国政协一届会议民革代表合影,前排左二为何香凝

    1948年5月,何香凝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起发表声明,响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5月1日向全国人民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声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4月,何香凝带着儿女,一家人由香港出发抵达北京。在车站,她见到了周恩来、朱德、邓颖超等同志和其它各界人士,曾经艰苦奋斗的老同志、老朋友得以欢聚一堂,何香凝高兴得热泪盈眶。

    在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何香凝率领民革和其它民主党派、爱国人士一道前进。1950年6月,她与柳亚子等人写信给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29周年,在信中,他们一再感谢和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并且用“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誓愿,作为向党的生日的献礼。

    1960年8月15日,何香凝在民革四届二中全会上讲话时指出:“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不仅完全成为现实,而且大大超过了。千条万条,共产党的领导第一条。我们民革同志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跟着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


死后的心愿: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1970年5月,何香凝因一次跌倒,得了肺炎,进入医院治疗。周恩来给予了她无比深切的关怀,亲自去医院看望她。在医院的全力治疗下,何香凝转危为安。她精神好的时候,就坐在床上,将画纸夹在画板上画梅。1972年初,何香凝因肺炎再度入院,病情很严重,亲属们都回到北京陪护。她在头脑清醒时总是十分注意国内外大事,阅读报纸和《史记》。6月27日,何香凝在医院度过了她最后一个生日。

她怒骂蒋介石,不愿做民族罪人,毅然“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晚年的何香凝

    1972年8月26日,周恩来再度前来探望病中的何香凝,尽管身体十分疼痛,她还是挣扎着断断续续地向周恩来倾吐出最后的心愿:她与丈夫廖仲恺生前有:“生则同衾,死则同穴”之约,现大限将至,希望周恩来批准她棺葬。周恩来当即亲切地告诉她,中央一定尊重她的意愿,按她的吩咐去办。听到这一肯定的答复,她欣慰地笑了

她怒骂蒋介石,不愿做民族罪人,毅然“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邓颖超同何香凝老人在一起

    1972年9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画家何香凝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终年94岁。1972年9月6日,根据何香凝临终遗愿,由邓颖超、刘斐、朱蕴山以及廖梦醒、廖承志、经普椿等人专程护送灵柩至南京,与廖仲恺合墓。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