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正文

淮海战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大决战

2018-09-17 14:36 来源:《祖国》

    1948116日至1949110日,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60万名指战员协同作战,在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共毙伤、俘虏以及起义、投诚国民党军55.5万多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两大地区,史称“淮海战役”。

解放区人民组成支前大军开赴前线支援人民解放军作战

 

“小淮海战役”变成“大淮海战役”

1948714日,毛泽东提出“在津浦路中段战役结束后,如果能在八、九两月攻克济南,然后争取在冬春季夺取徐州”的设想。在924日济南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天,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举行淮海战役,只是攻占两淮(淮阴、淮阳)和海州、连云港,打通山东与苏中的联系,恢复江边工作,迫敌退守江边和津浦线,为将来渡江创造条件。毛泽东复电粟裕称:“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但作战“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并歼灭两淮与海州之敌(时称“小淮海战役”)。毛泽东依据中原时局的预测,提出了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陈毅与政治委员邓小平指挥所部,在解放郑州后,东进攻占宿县,切断徐(州)蚌(埠)交通,孤立徐州,协同华东野战军作战。1031日,粟裕致电中央军委提出:战役 “请陈军长、邓政委指挥”,中央军委于111日复电同意。这样,“小淮海战役”就变成了“大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战前的形势

背景形势。1946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中原解放区失守后,19477月至9月间,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中原,于194859日重建中原解放区。华中解放区于19472月撤出,于19482月重新建立了苏北军区。194811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淮海战役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刘伯承后加入)后,参战部队分别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率16个纵队、1个军、4个地方军区部队;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陈毅和政治委员邓小平率7个纵队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冀鲁豫军区3个地方军区部队,总共60多万人。国民党在徐州设置徐州“剿匪”总部:总司令刘峙,所辖除济南、青岛之第2、第11绥区外,还有6个兵团、2个绥区,共27个军,连同后来增援的由国防部指挥的1个兵团、7个军, 共80多万人。

方针部署。国民党军统帅部于19488月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确定在华东和华中“加强进剿,一面阻匪南进,一面打匪主力”。在济南战役后,蒋介石提出“守江必守淮”的方针,拟收缩主力于淮河以南,以屏障长江。后来蒋介石认为:徐州失守,宁沪难保,故决定固守徐州,就现态势进行局部调整。令其国防部拟订了一个“徐蚌会战计划”,其要旨就是各兵团、绥区向徐州靠拢,控制徐蚌间枢纽地区。同时组成以“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为首的前进指挥所;并决定调华中“剿总”第12兵团由河南信阳东进增援徐州。而我华东、中原野战军的战役方针为歼灭刘峙集团主力于淮河以北,作战方针为“攻济打援”部署。并提出:战役第一仗歼灭黄百韬兵团,第二仗歼灭黄维、孙元良兵团,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

在战役发起之前,毛泽东就预计战局的可能变化,并作出指示:在1022日中原野战军解放郑州后,毛泽东致电饶(漱石)粟(裕)谭(震林)并告陈(毅)邓(小平)提出:“以主力于邱李两兵团大量东援之际,举行徐蚌作战,相机攻取宿县,坚决彻底全部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这体现了毛泽东决心歼灭徐州“剿总”刘峙全军的初步构想。


战役第一阶段: 歼灭黄百韬,攻克宿县

1948116日,淮海战役从陇海路的新安镇至砀山全线同时发起。

组织何张率部起义。何基沣、张克侠(均为中共秘密党员)长期在原西北军冯治安部进行反战爱国工作。时任第3绥区副司令官,他们在中共派遣人员的组织发动下,于淮海战役发起后的第3天,果断率领1个军和另1个军大部举行起义,使徐州东北的大门洞开,为截歼黄百韬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并错乱了刘峙的防御部署。

攻克宿县,切断徐蚌线。遵照中央军委指示,陈毅、邓小平指挥第4纵队、华野第3纵队、两广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两个旅向徐宿线攻击,于118日攻克张公店,歼敌1个师;12日歼灭孙元良部和第3绥区残部共7000余人;15日至16日晨攻克宿县,歼敌1个师等部1.2 万余人,并占领了徐、蚌间铁路100余公里,切断了徐蚌线,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歼灭黄百韬兵团。116日,华东野战军作战部直接指挥4个纵队,趁黄百韬兵团向徐州收缩之机,展开猛攻:以2个纵队歼灭邳县、官湖之敌,而后割歼运河东岸之敌,保证我军主力围歼黄百韬兵团;至11日将黄百韬兵团合围于以碾庄圩为中心的地区,并歼敌1个军。与此同时,山东兵团由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兵团副司令员王建安指挥3个纵队由临城附近南下,形成对徐州的攻势,迫使敌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敢大胆东援。苏北兵团由司令员韦国清、副政治委员吉洛指挥3个纵队,进至徐东大庙,担任阻敌任务,途中争取第107军投诚(歼其1个师),为歼灭黄百韬兵团创造了条件。1114日对黄百韬兵团展开围歼,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和发扬近战、夜战的特长与炮火的威力,激战至22日,全歼黄百韬兵团,斩断了徐州“剿总”的右臂。

徐东阻击战。蒋介石为解救黄百韬兵团,令徐州“剿总”以邱、李两个兵团5个军共12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坦克、炮兵的支援下,于1112日由徐州出动东进。华东野战军首长以3个纵队于徐东大庙、侯庄等20多里的阻援阵地上,以阵地防御与运动防御相结合挡住敌人,保障我主力全歼黄百韬兵团。各坚守部队以“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奋勇阻击,一天打退敌人10余次攻击,与敌反复争夺阵地,机智地炸毁敌人的坦克,激战至22日,将敌拒于大许家南北一线,敌伤亡万余人,也不能挽救黄百韬兵团被歼的厄运。

成立总前委,统筹一切。中央军委鉴于战局的迅速发展,于1116日致电刘、陈、邓等:“中原、华东两军必须准备在现地区作战三个月至五个月(包括休整时间在内)”,“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解决。望从这个观点出发,统筹一切。统筹的领导,由刘、陈、邓、粟、谭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成立为实现歼敌主力于徐州附近的决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战役第一阶段,华野、中野共歼敌1个兵团部、8个军部、18个整师,重创敌各路援军,孤立了徐州,取得了淮海战役的第一个伟大胜利 。


战役第二阶段: 歼灭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

1119日,中央军委采纳刘、陈、邓建议,中野准备歼灭黄维。后刘、陈、邓望粟派4个纵队参加歼黄维。粟除派兵参加攻歼黄维兵团外,决定阻击徐州邱、李、孙兵团,蚌北李(即李延年,第6兵团司令官)、刘(即刘汝明,第8兵团司令官)诸兵团增援黄维。

中央军委授权刘、陈、邓临机处置。1119日,在尚未歼灭黄百韬兵团时,蒋介石就电令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由信阳地区驰援刘峙集团,并已进到蒙城地区。在此紧急情况下,刘陈邓致电中央军委提出:“我们决心先打黄维”。23日,刘陈邓又致电中央军委:黄维兵团孤军冒进,态势突出,“歼击黄维时机甚好”,再次表示:决心在浍河以北诱敌深入,聚歼黄维。2415时,毛泽东复电称“(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即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张(即华野副参谋长张震)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睿贤融合,此战必胜。

中野华野协力歼黄。黄维兵团是国民党军的主力兵团之一,辖4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共12万余人。遵照中央军委指示,粟裕派4个纵队,由刘陈邓指挥,组成3个集团,协力围歼黄维兵团。经过由运动战仓促转入野战阵地攻坚战,转变为近迫作业战,提高了攻击效果。当黄维以4个主力师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突围时,中共秘密党员、第85军第110师师长廖运周,事前与中原野战军联系好突然率部起义,使敌突围计划失败,黄维被迫转入困守。中野则采取“以地堡对地堡,以战壕对战壕”的攻坚战术,实行稳扎稳打,逐点攻击,攻占一村,巩固一村,并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黄维兵团已有3万余人被歼或起义、投诚。激战至1215日,黄维兵团被全歼,黄维在突围中被俘。

徐南、蚌北阻击战。粟裕为了保障歼灭黄维兵团,还以华野主力一部分别担任阻击徐州出援的邱、李、孙兵团和由蚌埠北进的李、刘两兵团,并完成了阻援任务,使敌不敢越雷池一步。

华野追截合围杜聿明集团。在歼灭黄维兵团之后,毛泽东于1128日要求总前委注意:须估计到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武汉逃跑的可能。果然不出毛泽东所料,杜聿明西逃之事发生了。黄维被歼使杜聿明深感危在旦夕,遂于30日与蒋介石磋商后慌忙放弃徐州,率领前进指挥所及邱、李、孙3个兵团连同裹挟的青年学生等共30余万人,向西南永城方向撤逃。121日清晨,华野侦查人员从电话中获悉徐州敌人西逃,并向野司作了报告。粟裕得悉,马上命令就近部队分路追击、截击杜聿明集团,于4日即将混乱不堪的杜聿明集团合围于永城陈官庄地区,并截歼了单独突围的孙元良兵团 。

淮海战役结束时的陈官庄战场一角

战役第二阶段,中野、华野协力歼灭了国民党军2个兵团部、6个军部、16个师(含起义、投诚2个师)、1个快速纵队,共20余万人,解放了徐州,并合围了杜聿明集团,取得了淮海战役决定性的胜利。


战役第三阶段: 战地休整,全歼杜聿明集团

在杜聿明集团被围后,平津战役发起,中央军委为使蒋介石难以下定从平津撤退的决心,令粟裕暂停对杜聿明集团的攻击,以10天时间转入休整,然后发起攻击。

为配合平津战役进行战地休整。华东野战军于1216日转入休整。在休整期间,恢复和整顿了组织,提拔补充了干部,将18个地方团、大批新战士和解放战士补入野战军,开展了评功、选模和火线入党活动;开展了群众性的政治攻势,至194915日,争取了投诚来降的官兵达1.4万余人;开展了军事民主和支前物资准备活动。在此期间,杜聿明集团陷入无粮弹、无援兵的惊恐不安、悲观绝望的困境。

全歼杜聿明集团。在平津战役攻克新保安、解放张家口和扫清了天津国民党守军外围据点时,华东野战军于194916日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华野以10个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组成东、北、南3个突击集团,从各个方向勇猛插入敌阵地纵深,激战至7日,歼灭李弥兵团主力和邱清泉兵团一部。9日,杜聿明集团残部在飞机掩护下,施放毒气,企图夺路西窜。华野各部猛打猛冲,攻入敌指挥中心,迫敌纷纷投降。战至110日下午,将杜聿明集团全歼,杜聿明被生俘,邱清泉被击毙,李弥潜逃。

战役第三阶段,华东野战军于休整后,歼灭了徐州“剿总”前进指挥所、2个兵团部、8个军部,共23个师(旅),歼敌17.6万余人,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歼敌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决战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此战胜利,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已得到解放,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上海和武汉已处在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极大地推进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文/毕建忠)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