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关注民生 >社会保障>正文

绵阳市涪城区金融“1+7”扶贫“唱大戏”

2018-12-12 14:30 来源:《祖国》

《祖国》消息  贫困地区贫在没有产业支撑,困在没有产业推动。如何改变现状,拔掉“穷根”?今年以来,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以金融扶贫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促使贫困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1+7”模式助力扶贫产业保障,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实现精准扶贫和如期脱贫,首先要了解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需要什么,然后因地施策、精准帮扶。”绵阳市涪城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调动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键。“扶贫工作和贫困群众实现双向互动,才能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扶贫工作要改“输血”为“造血”,资金则是血之源头。今年以来,绵阳市涪城区积极构建“金融+产权抵押+保险服务+风险补偿+担保服务+股权投资+社资合作+资金互助”多元投入模式,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构建金融扶贫模式解决贫困农民发展产业的重要平台。 “该模式主要是为盘活财政扶贫资金,撬动金融资本进入扶贫工作领域。”该负责人说。

构建金融扶贫新格局,解决好“谁来扶”。绵阳市涪城区积极创新运用政策工具,发挥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和鼓励金融资源向贫困农户聚集。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产业引领、市场运作、重点突破、风险可控的重要原则,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在确保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有序高效带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入,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以及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通过产业发展引领和新型主体带动,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向贫困地区延伸服务网点,为贫困人口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全覆盖。

创新金融扶贫模式,解决好“怎么扶”。绵阳市涪城区运用“金融+”思维,将金融机构自身优势与扶贫政策、财政资金相结合,探索创新扶贫贷款新模式,推动信贷资金流向农村,流向贫困户。在创新金融扶贫工作中,涪城区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1+7”多元投入模式,重点支持各类资本参与产权抵押、保险服务、风险补偿、担保服务、股权投资、社资合作和资金互助等涉农服务产品和体系建设,将财政资金以产业基金、风险基金、担保增信、贷款贴息、保险补贴等方式注入产业发展,通过以上模式的创新,精准对接特色产业、贫困个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拉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实现贫困人口收入的稳定增加和脱贫致富,实现金融扶贫精准定向滴灌,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的可持续性问题,避免脱贫人口返贫现象的发生。(文 刘仁喜 杨海燕 杨崇崇)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