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正文

朱光亚的1978

——纪念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诞辰94周年

2018-12-25 10:02 来源:战略前沿技术

    钱绍钧、朱明远、朱明燕、陈建平、刘长利、俞启宜、刘世文等审阅修改,朱明燕、朱明远供图,鲁京江执笔

    12月25日,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建设事业组织领导者之一、原子弹氢弹“两弹”攻关技术总负责人朱光亚先生诞辰94周年。在举国上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不禁好奇,朱光亚先生的1978年是怎样度过的呢?翻开历史的尘封,打开隐秘之门,小编收集了这位杰出科学家40年前的一些珍贵资料,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深切怀念。

70年代的朱光亚同志

    这一年,朱光亚54岁,已经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8年(1970年6月12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任命钱学森、朱光亚任国防科委副主任),主管核武器、核材料、核动力的科学研究和发展工作。


毛泽东接见朱光亚(右)

    在1977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大上,他与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当选为中央委员,政委李耀文、副主任钱学森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张爱萍(中)与钱学森(左)、朱光亚

    1978年1月3日,国防科委党委批准了朱光亚组织研究制订的《三年核试验规划汇报提纲》。2月14日,朱光亚向华国锋主持召开的中央专委会汇报该提纲,并介绍战略核武器、战术核武器的发展趋势,对发展战术核武器的利弊进行了详细分析。

马兰基地礼堂   

马兰基地场景(毛公山)

    这一年,朱光亚赴马兰基地组织领导实施了3次核爆炸试验。3月15日和12月14日两次地面核爆炸试验是新型核武器原理性试验,为我国核武器小型化、提高突防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两次核试验分别在全国科学大会(3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12月18日)召开前夕爆炸成功,是献给两次大会和改革开放的隆重贺礼。

 核爆炸场景 

核爆炸场景

    10月14日的核爆炸试验则是我国首次竖井地下核爆炸试验。按照邓小平“要抓紧发展地下核试验,尽快结束在大气层试验”的指示,从1975年开始,朱光亚就组织有关单位在实施第二次平洞地下核试验的同时,着手开展较大爆炸当量的竖井地下核试验准备工作。试验成功后,朱光亚及时组织总结,形成了《关于首次竖井地下核试验的初步总结及竖井试验下一步安排意见》。1979年3月26日华国锋主持召开中央专委会听取朱光亚汇报,叶剑英、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参加,给予高度评价。后来又进行3次竖井地下核试验后,我国完全掌握了地下核试验技术,宣布不再进行大气层核试验。

竖井地下核试验

我国早期平洞地下核试验场景


华国锋(中)、叶剑英(左)、邓小平

    这一年,朱光亚推动开展了我国中子弹研制工作。中子弹是能够改变战争方式的新型核武器,是对付装甲坦克集群的利器。1977年7月美国总统卡特证实美国中子弹研制成功,10月卡特下令生产中子弹,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朱光亚组织有关单位迅速反应,提出发展我国中子弹技术建议。应军事科学院政委粟裕同志邀请,朱光亚1977年9月赴军事科学院作了专题报告,1978年5月5日,又给国防科委机关干部讲解中子弹技术知识。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迅速启动了中子弹研制工程。在朱光亚直接领导下,由邓稼先、于敏、陈能宽等具体组织,很快取得突破,震惊了世界。

中子弹示意图   

中子弹爆炸场景图


朱光亚与彭桓武(中)、邓稼先(右)在天安门城楼上

朱光亚与于敏(左)、陈能宽(中)讨论问题

    这一年,朱光亚协助张爱萍、钱学森等组织领导了我国首枚洲际核导弹研制工作。多次参与组织指挥低弹道、高弹道飞行试验;6月29日参加中央专委会,7月5日讨论导弹全程飞行试验有关问题;9月28日,与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型号总设计师俞大光研究洲际导弹核弹头有关技术问题。1980年我国首枚洲际核导弹发射成功,拥有了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核打击能力。

欢送洲际导弹试验队出征(站立讲话者张爱萍,张爱萍左侧第二人朱光亚、右侧第三人钱学森)


朱光亚陪同王震、耿飚、张爱萍等领导同志乘任务专机赴上海,欢送参加洲际导弹发射太平洋落区任务的海军舰艇和远望测量船部队


我国首枚洲际核导弹发射成功  

朱光亚与俞大光(右)在执行任务结束回京专机上讨论工作

    这一年,朱光亚大力推动了我国海基核力量建设。继1971年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航行后,经多年刻苦攻关,1982年10月成功发射第一枚潜地核导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水下发射导弹能力的国家。

 核潜艇

我国首枚潜地核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这一年,朱光亚主持了我国核武器科研项目清理整顿工作。按照小平同志指出的“搞科研也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武器装备要更新,方针是少而精,少是数量,精是一代代提高”的指示,在聂荣臻、张爱萍等领导下,朱光亚组织有关单位从国际战略形势和我国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出发,对某些核武器科研项目进行清理整顿,12月13日起草《关于停止研制某型号的请示报告》,进一步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发展先进技术的发展战略,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中国特色核武器发展道路。

     聂荣臻(左)与朱光亚在核试验场

    这一年,朱光亚大力推动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建设。按照周恩来总理生前嘱托和亲自审查批准的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方案,朱光亚代表国防科委组织二机部、上海市等单位研究提出了264项研究试验和技术攻关项目,不辞辛劳多次赴浙江秦山、上海松江等地考察选点,9月7日,向国防科委常委会议汇报了核电站建设发展规划等问题。1984年2月,朱光亚代表国家计委、经委和国防科工委主持秦山核电站扩大初步设计审批会,1985年开工建设,1991年并网发电成功,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走出了核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一大步。

秦山核电站全景

    这一年,朱光亚参加了影响深远的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他是主席团成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是中央委员中唯一的科学家代表。全国科学大会审议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他是其中国防科技发展规划部分的重要组织领导者之一。因长期严格保密,当时许多人还不知道他的具体工作,只有少数领导同志和科学家了解他的巨大贡献。他对改革开放政策热烈拥护,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谋划。两次大会的召开,使朱光亚如沐春风,长期压抑的心情得到解放,极大增强了干劲和活力,在推进国防科技和国家科技改革发展伟大事业中,扬起风帆,踏上新的征途。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主席台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朱光亚参加十一届三中全会时的笔记,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的细致思考

    197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元年。这一年,朱光亚为我国战略武器和大国重器的发展奔波操劳,为核领域的改革发展殚精竭虑。他的心血和贡献铭刻在祖国繁荣昌盛的历史上。十年后,1988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专门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没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在我们专注投身改革开放、享受经济繁荣带来的幸福时,有一批“筑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朱光亚们,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我们保驾护航、维护和平安宁。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谨以此短文向朱光亚先生和众多为国奉献者致以崇高敬意和无限怀念。

1974年朱光亚五十岁时全家福


朱光亚20多年前的部分观点和言论

    经过历史岁月的沉淀,回过头来再看20多年前朱光亚先生的观点和言论,更加感受到先生思想的深邃、立场的鲜明、眼光的洞察。现摘录部分观点和言论如下,与君共享。

  • 我们在五、六十年代决定发展核武器完全是被迫的,当核威胁核讹诈出现时,中国科学家别无选择,只能努力抓紧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消灭它。我们科学家的理解是,为了要消灭它,就得掌握它。(1991年)

  • 有人问我,各行业都讲“党的领导”、“大力协同”、“确保质量”,为什么核武器试验可以一次成功、次次成功?我回答,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为核武器研制队伍始终保持一种精神,抱着为国家和民族争气的精神,大力协同、无私奉献、对事业认真负责的精神,艰苦奋斗、拼搏向上的精神,科学求实、勇攀高峰的精神。(1996年)

  • 今后二、三十年战略军事平衡仍将是以核威慑为基础,核威慑又是以进攻性核武器的优势为基础。要继续完善我国核武器技术,遏制超级大国的核威胁。(1986年)

  • 我们要适应战略武器技术由核向非核转变的自然趋势,并且作为核技术的必要补充,要跟踪研究非核战略武器技术。(1986年)

  • 根据原子能事业发展所遵循的规律,要从军用开始,把原子能发电等带起来,走军民结合的道路。(1979年)

  • 重大科技工程项目涉及专业繁多,相互联系复杂,必须注意发挥专家和科技人员的智慧与作用,群策群力,在集中指导下发扬民主,在民主基础上进行集中。(1999年)

  • 尖端技术要上去,就必须把基础打好。基础不牢,规律认识不清,工作就比较被动。(1979年)

  • 回顾国防科技工业的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说明,在战略问题上决策正确或失误,对整个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宏观不搞好、微观反复大”,我们过去科研工作的成功与失败都是与宏观决策有关。(1985年)

  • 研究发展战略,要把整个国防科技的发展战略和各行业的发展战略很好地结合起来,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和未来作战理论也必须紧密结合、相互促进。(1985年)

  • 总结国防科技发展经验,大家都感到要狠抓科研,否则战略武器很难有新的突破,常规武器也难以摆脱仿制的局面。(1986年)

  • 预先研究是保持技术领先的关键环节,是吸引、培养高水平科研队伍的重要措施。加强预先研究是改变研制周期长、经费效益差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战略转变、实行军民结合,使国防科研单位由消耗型变成增值型的有效途径。(1986年)

  • 国防科技管理改革,要改变拨款制度,实行合同制。要打破部门、地区界限,实行项目招标制或专家评议,把任务落实到却有优势的单位和人。不按部门和单位切块拨款,经费随任务下达,专款专用。要实行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把承担任务的各个单位组成柔性研究机构或联合开发中心,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潜力。(1986年)

  • 高技术的研究不仅仅为了“填补空白”,而是为了四化建设的需要。目标是长远的,但也有一个远近结合问题。(1986年)

  • 我们要研究制定能保留技术骨干和吸引青年优秀科技人才政策,尽可能地采取多方面措施,改善国防科技人员待遇,例如,在合同制的基础上的奖励政策,重点攻关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津贴等。(1988年)

  • 国防科技的研究成果是对国家安全利益的贡献,也是对全社会的贡献,如何把这种贡献量化成一种表现形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要研究国防科技效益的表现形式,以便为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解决科技人员的待遇,提供合情合理的依据。(1988年)

  • 军事革命是社会、经济、科技变革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引起这场军事革命的主要力量是技术进步,而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是基础和核心。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战争胜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1995年)

  • 要努力把科协和学会的有关工作和活动,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相结合联系起来,为使经济建设真正转轨做出实际的贡献。(1992年)

  • 学术交流与决策服务相结合,是学会和学术交流面向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知识变成力量、学术观点转化为决策行动的桥梁,也是科技人员的报国热诚和学术才华得以充分施展、增强科协、学会对科技工作者凝聚力的重要园地。要为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学术交流、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积极创造条件。(1992年)

  • 复杂性和综合性是工程技术的主要特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能够充分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在第一线上,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1995)

  • 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带动下,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学科相互交叉、融合,使得高技术不断产生、传统产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工程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1995年)

  • 工程院的咨询,应当坚持以方向性、战略性、综合性作为立项的主要标准。做好工程院的咨询工作,不仅要研究具体的工程项目,对立项的科学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意见,更要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问题,对制约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发展的、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对涉及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规划、计划及实施问题,从工程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认真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1995年)

  • 我们正处在科技和经济更加开放的时代。不仅地域之间、国家之间要开展双边或多边的科技合作,有些全球性的、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大气、海洋、环境研究等,更需要全球合作。就中美两国而言,合作的前景是更加广阔的。(1993年)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在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作用的同时,培养、造就千百万年轻一代科技人才,建设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

  • 科教用以兴国,才能真正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作用,才能实现科教工作者报国为民的宏愿;兴国只有依靠科技,才能真正找到强大持久的动力。(1995)


    主要参考文献:

    1. 奚启新,朱光亚传,人民出版社

    2. 杜祥琬等,战略科学家朱光亚,原子能出版社

    3. 朱明远等,风范长存天地间——朱光亚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文集,人民出版社

    4. 秦宪安 陈海强等,朱光亚画册,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