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历史人物>正文

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谭冠三将军做出卓越贡献

2019-04-09 13:57 来源:《祖国》

    原标题: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谭冠三将军为彻底埋葬封建农奴制度做出卓越贡献

危难之际显英雄

    1959年3月10日,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怂恿支持下,西藏上层反动集团经过精心策划,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在拉萨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公开声明“西藏独立”,十四世达赖出逃印度。在此情况十分复杂、斗争极其尖锐的关键时刻,谭冠三将军(时任西藏工委副书记、西藏军区政治委员、中央驻藏代理代表)主持工委和军区全面工作。他和战友们身处拉萨第一线,坚定地执行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和方针政策,依靠西藏百万农奴和广大干部、战士、职工,团结西藏上层爱国进步人士,对西藏上层中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和叛乱武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危难之际表现了他及时地洞察全局、勇于决断、大智大勇、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

谭冠三将军果断下令平息拉萨叛乱

    西藏达赖上层反动集团发动的叛乱,揭开了党中央彻底平息西藏叛乱和进行民主改革的序幕。至1959年3月22日,拉萨战役胜利结束。3月28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号召西藏人民为建设民主和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奋斗。获得解放的百万农奴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维护封建农奴主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开创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在世界屋脊上铸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西藏工委和驻藏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央制定的“关于在西藏平息叛乱和实行民主改革的若干政策”,依靠翻身农奴,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放手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1959年至1961年底,西藏全区除墨脱地区因交通不便,又靠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按总参指示暂不进剿外,西藏全区的叛乱武装基本肃清,从而使西藏在短短的三年内,即圆满、胜利地完成了平息叛乱的任务,使西藏走上了人民民主和建设新西藏的康庄大道。

中央来电:“拉萨战役打得漂亮,打得好!”

    拉萨平叛开始后,我军一五五团驻拉萨部队只有两个营,任务是防止叛乱闹事,保卫西藏军区、西藏工委的安全。谭冠三政委指示155团政委乔学亭带155团一个营坐阵在军区大院,又指示加强营看着代本楼,其他部队守备好。乔学亭参与了反击作战全过程。战斗打响以前,藏在代本楼上的叛乱分子有好几十人,两挺轻机枪就对着军区。我们坚持不打第一枪,不能先开枪。没打响以前,张峰营长向乔学亭报告叛军两挺轻机枪如扫射军区,居高临下,军区会有伤亡。乔学亭指示他:“如果有情况,你先把它打掉,冲进去一个排,先把两挺机枪缴了,先把它干掉!”乔学亭即向谭政委报告,谭政委说,“这样好!”

    反叛乱计划有三个方案:先打市区,还是先打罗布林卡,或者先打布达拉宫?谭政委对乔学亭说,“你说说你的意见。”乔学亭说,“先打药王山,控制制高点。”谭政委:同意!我军炮兵团首先控制了药王山,结果敌人溃散,我军打下药王山就抓了五个喇嘛。

    拉萨西郊有个交通运输局青藏兵站,敌人开始围攻,第一次没有攻进去,第二次攻进去了。青藏兵站告急,呼叫军区:赶快派部队来。邓少东副司令员指示,要死守。在敌人已经发起进攻的情况下,必须要打了。邓副司令请示谭政委:“打不打?”谭政委拍板说,“打!打药王山!控制制高点。”那时,西藏叛匪已达两万多人,其中拉萨的叛乱武装就有7、8千人。中央的部署是:你们要坚守,不打!坚守把敌人吸住,成都54军往那里调,兰州的11师也往那里调。两个师到了以后,里外夹击敌人。

    当时打下药王山以后,中央军委来电:还是不要打!这时机关有的人说是乔学亭惹起来的事。谭政委批评说,“什么乔学亭惹起来的?你不打,敌人要跑;敌人跑了,你更难打,更难追。现在不是要不要打,而是怎么打法的问题!”谭政委叫乔学亭提个方案。乔学亭说先打掉罗布林卡,因为叛匪总部在罗布林卡,指挥部也在罗布林卡,只要把它打下来,敌人就乱套了。谭政委问乔学亭:“有把握吗?”乔学亭说“有把握”。谭政委一拍桌子说道:“好!有把握就打,出问题我负责,中央要追查就追查我。不是我们要打,是叛乱武装逼着我们去打,不打不行了。”

    我们打罗布林卡,几百个敌人反冲过来,从罗布林卡正门冲出来3、4百人,他们穿红的、带黄的,还念经。但是我军轻重机枪一扫,扫死很多叛匪。后面的敌人就往里面跑。这时我军一个营的战士就从东边冲进去了,另一个营又从西边打进去了。两个营抓俘虏、看俘虏,外头抓了一千多,里头抓了两千多,共3000多人。我军部队光看俘虏都看不过来啊!

    这时,军区扶廷修副参谋长给乔学亭打来电话:“你赶快带着部队到小昭寺去,小昭寺有一千多敌人,如果把这个地方打下来就好办了,你赶快过去。”乔学亭说,“我这里两、三千俘虏,我一过去俘虏不就跑了吗?俘虏跑了就会拿起枪来打我们的。这俘虏你来接吧。”扶廷修说,“没部队了怎么办?”乔学亭说“你想办法凑嘛,不够就从汽车团抽几百个兵来看俘虏。”乔学亭说“我带这个2营把小昭寺包围了,团长肖猛把西铁寺包围了。”

    小昭寺里面有机枪,还有炮,是叛乱分子的主力。乔学亭就先打了一阵子,以后又喊话,喊敌人缴枪。哎呀,越喊敌人打得越凶,造成我军伤亡十多个人。后来我军爆破了一个洞,把墙爆破烂了,我军部队冲进去了,里面有西康的叛乱分子,很顽固。我军把他们围起来,他们还在抵抗。此时,乔学亭请示谭政委:“我现在攻,可以攻下来,但是伤亡会大。为了减少伤亡,我想拿火焰喷射器去攻击,行不行?”谭政委说,“行!”

    那个火焰器一喷,火冒得很高,整个拉萨市的敌人都动摇了。很多敌人都吓得缴枪了。后来我军又去包围布达拉宫。我军正在行动的时候,还没有对敌人形成包围圈,布达拉宫的叛匪就举起白旗下来缴枪投降了。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发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

    拉萨平叛战役的关键时刻,谭政委指挥果断,不到三天就解决了战斗。拉萨战役打完以后,谭冠三写检讨请求中央处分:“我们没有听从中央指挥就打了,请求处分。”邓副司令、詹副政委也请求处分。谭政委说,“你们请示啥?我是政委,要处分就处分我,写检讨我一个人写。”谭政委就写了检讨上报中央。中央说,“拉萨战役打得漂亮,打得好!免予处分。”

谭将军给达赖喇嘛写了三封信

    1956年,中央洞察西藏态势,为争取达赖,提出了“六年不改”的方针,但是以达赖为首的西藏上层反动集团要的是“永远不改”和“西藏独立”,于1959年3月断然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

    1959年“3·10”事件紧急关头,谭冠三将军给达赖喇嘛先后写了三封信。这三封信既坚持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原则,又充分体现了我党我军对达赖喇嘛的尊重、爱护和关怀。同时,及时地对分裂主义分子的阴谋进行了揭露和斗争。这三封信发表后,在国内外影响很大,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进步人士的一致好评。在这严峻关头,谭冠三坚持革命原则性与斗争策略的统一,同西藏上层分裂主义分子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临危不惧,在西藏各族人民的支持下,领导西藏军民,沉重地打击了分裂主义分子的破坏活动,挫败了他们的罪恶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团结和统一。

    在此期间,谭冠三十分关心爱国朋友的安全。情况紧张的时候,谭冠三冒着“打冷枪”和“扔石头”的危险,亲自请阿沛搬到安全的地方居住。当阿沛以工作为重,不顾个人危险,坚持住在家里时,谭政委亲自布置警卫人员加强对他全家的保卫措施,保证阿沛和他一家的安全。谭政委还邀请其他爱国朋友搬到安全地方居住。帕巴拉·格列朗杰等许多爱国朋友、上层友好人士,就是在谭政委的关怀下携带家属住进了安全地方的。拉萨平叛战斗刚刚结束,谭冠三亲自到罗布林卡视察,指示部队官兵说,“要保护好达赖的住地。”达赖住室外面阳台上有两盆牡丹花,谭冠三叮嘱工作人员说:“要把达赖喜爱的牡丹花保护好,要看远一点……”

为彻底埋葬封建农奴制度做出卓越贡献

    叛乱平息后,按照中央“边平叛边改革”的方针,中共西藏工委领导全区人民,进行了一场彻底埋葬封建农奴制度的翻天覆地的民主改革运动。

    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西藏民主改革政策,特别注意到西藏的特殊性,对爱国的农奴主的土地实行赎买政策(由国家出钱买农奴主的土地,分给农奴)。谭冠三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忠实地执行了这一政策。有的爱国朋友不愿意接受赎买金,谭冠三再三地、真诚地劝他们收下。这样,既使西藏农奴分得了土地,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又维护了上层爱国朋友的利益,增强了民族团结。在民主改革期间,谭冠三还十分注意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集中集体的智慧,研究制定了符合西藏实际情况的具体政策,使西藏民主改革顺利进行,取得了伟大胜利。

西藏百万农奴彻底翻身解放,销毁农奴主非法帐目、房契、地契等。

    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方针政策和方法步骤上,都与内地的民主改革有很大的不同,充分反映了西藏的特殊性。其根本任务是推翻封建农奴主阶级的统治,解放百万农奴,变农奴主所有制为劳动农牧民个体所有制;废除僧侣贵族专政的“政教合一”制度,建立人民民主的新西藏。中央明确指出:现在的方针是边平边改,叛乱的地区先改,未叛乱的地区暂时不改。消灭封建农奴制,西藏地方政府拥有的耕地必须分给农奴所有,其债务、乌拉差役应予废除。对于贵族封建占有制也要一律废除。在做法上应根据他们的政治情况加以区别对待。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西藏工委在张经武、张国华、谭冠三的主持下,认真研究制定了《当前平叛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决定》(简称十三项政策),并报中央批准执行。对农区、牧区、寺庙和城镇的民主改革制定了不同的政策。西藏民主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以三反(反叛乱、反乌拉差役、反奴役)、双减(减租减息)为内容,第二步以分配土地为内容,明令宣布废除乌拉差役、废除高利贷,废除农牧民人身依附;没收参叛贵族、寺庙及原地方政府的土地。对未参叛的贵族、寺庙的土地、房屋等实行赎买政策。为了了解西藏农牧区的阶级关系、阶级剥削和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谭冠三等工委领导,亲自到基层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西藏地区土地制度改革的方案》、《关于划分农村阶级的方案》、《关于执行赎买政策的具体方法》等。这些具体政策,既体现了从西藏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又达到了将西藏民主改革进行到底,解放百万农奴的根本目的,具有创造性和鲜明的西藏地方特点,也是西藏工委领导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又一具体体现。

用艰辛和汗水铸就“老西藏精神”

    在进军西藏的途中,谭冠三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研究进军西藏的各项政策,强调对部队进行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的重要性。进藏部队坚决执行中央确定的“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方针,严格执行《进军守则》和政策纪律,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寺庙。部队宁可在风雪交加中受冻,也不住寺庙,宁可挨饿也不取藏族群众一粒粮食,借住民房时向房东赠送砖茶等物,若损坏丢失房东的器物,必须照价赔偿。当地群众深受感动,解放军被老百姓称赞为“新汉人”、“菩萨兵”。

    为了团结藏族人民共同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西藏军区党委号召部队学习藏语文、生活高原化。谭冠三身先士卒,带领全区部队这样做。在一次军区召开的师团干部会议期间,谭政委邀请全体与会人员“赴宴”。大家十分高兴,以为谭政委可能弄些稀有的美食佳肴慰劳大家。结果,宴会桌上摆的却是酥油茶、糌粑面,谭政委揉着糌粑面,举起酥油茶杯,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们,吃啊!在西藏要过‘生活关'、‘语言关',我们才能扎下根呀!”说完,带头将酥油茶一饮而尽。身教重于言教,全区部队掀起了学习藏语文、生活高原化的热潮,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增强了藏汉团结。

藏族同胞组织担架队支援人民解放军

    谭冠三还高度重视和关心民族干部的培养。进藏途中,部队就开始吸收藏族同志参军,同时还办起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习藏语文,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进军纪律。部队进驻拉萨后,他立即倡导举办起了藏文干部训练班,亲自选调干部、教师,和大家一起研究课程设置,编写教学大纲,编选教材。他号召学员们学习“抗大”精神,边学习,边建校舍,半年多时间就建起了十多幢房子,基本上解决了教室和住宿的需要。藏文训练班第一期学员结业后,立即将其改为藏语文干部学校(藏干校),谭冠三亲自兼校长和党委书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藏族和青年优秀学员。平叛改革后,西藏工委进一步高度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发出了关于培养民族干部的指示,提出要关心藏族干部政治上的进步,把他们放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使他们有职有权,受到实际锻炼。由于党的培养教育,许多中青年积极分子都锻炼成为党政干部。特别是进入稳定发展时期,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民族干部队伍迅速壮大,到1965年自治区成立时,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已有16000多人,其中有1000多人分别担任各级领导职务。这些干部绝大多数是农牧民出身,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藏族群众,经历了革命斗争的考验与锻炼,成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骨干力量。

    1951年《十七条协议》签订后,维护协议,执行协议,认真做好西藏上层统战工作就成为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的主要任务。根据西藏当时的特殊情况,中央指示:“你们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工作仍应是上层统一战线。首先是争取和团结达赖和班禅及其上层集团的大多数,以便争取时间,解决自给和交通运输问题”。谭冠三认真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为了促进藏族内部的团结,促进达赖与班禅重新和好,谭冠三将军和工委其他领导做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实现了达赖与班禅1952年的历史性会见。他对西藏上层爱国人士尊重爱护、赤诚相见,从政治上团结他们,从经济上、生活上关心他们。他经常深人到上层人士家中座谈交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聚会、座谈、看电影等多种方式与上层爱国人士联络感情。他着手筹备成立了拉萨爱国妇女联合会,同拉萨市爱国青年联谊会一起组织藏、汉族妇女、青年学习政治、文化,开展歌舞、体育活动。组织西藏地方政府与班禅堪厅联合派出致敬团、参观团、国庆观礼团到祖国内地参观访问,增进他们对祖国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由于西藏工委和谭冠三将军坚决贯彻中央的方针,排除内外干扰,使上层统战工作以争取团结达赖为主,同时坚定地团结班禅集团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谭冠三在西藏高原坚持戎马戍边十三年(任职十八年),经受了多少风风雨雨,熬过了多少艰难困苦,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按照规定,干部可以回内地休假。可是谭冠三在西藏工作的十三年中,很少休假!谭冠三不仅热爱西藏人民、热爱边疆山河,甚至对西藏一草一木都有极深的感情。他曾带着农业技术人员步行勘察西藏拉萨河两岸的土地,亲自收集了十二口袋草籽和土壤标本,号召、组织部队开荒种菜、种草、种树。他自己开了一片地,除种菜、栽苹果外,还种树苗。每年春节,他都带着秘书、警卫人员出去向部队、机关、农场拜年。走到哪里,就把自己苗圃里的树苗赠送到哪里,动员同志们都来种树。他常常对同志们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在边疆,种树就更有意义!绿化风雪高原,改变生态状况,增加氧气,调节湿度,防止风沙!这是建设西藏、巩固边疆的百年大计啊!”如今,西藏军区大院杨柳成荫;拉萨城内外,林卡翠绿,花果飘香;柏油路旁林荫小道枝叶茂盛,春意盎然!看见西藏生机蓬勃的花木,吃着香甜的苹果,人们怎么不怀念谭冠三将军和成千上万的西藏老同志?他们像柳树一样,把自己的青春岁月献给了西藏,把根深深扎在了祖国边陲!有人说:如果把谭冠三和其他长期战斗在西藏的老同志们称为边陲优秀儿女,他们是当之无愧的!

1954年元旦,藏族学员向藏干校校长谭冠三祝贺新年并请谭冠三签名留念。

    谭冠三同志把一颗赤诚的心,献给了西藏高原,十三年如一日,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胜利凯旋,他因辛劳过度,眼底出血、心脏病发作了。在党中央、毛主席、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心爱的西藏边疆,回内地治病。

    1985年12月6日,谭冠三将军久病不愈,不幸在成都逝世。他临终向党组织提出的唯一请求是他去世后,将他的骨灰送回西藏安埋,党中央批准了他的请求。1986年8月1日,成都军区、西藏军区党政军民在拉萨西郊八一农场苹果园举行了隆重的“谭冠三骨灰安放仪式”,实现了他“永远和西藏人民在一起”的夙愿。

    谭冠三同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为人民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尤其是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以他为代表的老西藏们铸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视西藏为故乡,视藏族人民为亲人,为西藏和平解放、平息叛乱、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深受西藏各族人民和部队官兵的敬仰和爱戴。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