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正文

风雨同舟 砥砺前行——中朝建交70年历程回顾

2019-06-21 17:05 来源:《祖国》

    《祖国》杂志记者 郑杰川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中国国民党政府就有“二战后对朝鲜如何安排”的设想,但因美国不同意而暂时作罢。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政府又因为发动内战,没精力去过问有关朝鲜的问题,于是就放弃了跟朝鲜的关系,朝鲜半岛就交给了美苏两国处理。后来联合国成立了朝鲜委员会,李承晚在麦克阿瑟的支持下抢先控制了南朝鲜;1948年9月9日金日成在苏联支持下,抢在李承晚之前进行选举成立了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新中国与朝鲜建立了外交关系。回顾中朝关系70年的历程,可谓风雨同舟、砥砺前行

 

1958年11月,金日成访华抵达北京,周恩来陪同。


中朝建交后的同盟关系

    基于历史及地缘的联系,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方而,中朝两国在思想与行为上发出了和谐的共鸣之音,无论是从精神上进行声援,还是在政治、军事上给与的相关支持,中国都给予了朝鲜很多帮助。例如朝鲜“三·一运动”失败后,中国东北地区随即成为朝鲜人民抗日复国的大后方,1930年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朝鲜共产主义者开始以个人身份大批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两国人民并肩作战,并在随后形成东北抗日联军,金日成也曾担任过第一路军第二军第六师师长,抵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此时因为共同的敌人和民族利益使两国两党结成了战时“同盟”关系,为中国和朝鲜的抗日战争共同奋斗。1945年雅尔塔会议形成了有利于美国发挥地缘平衡作用的“托管”朝鲜半岛的决议,朝鲜与中国东北地区也被苏联看作自身利益,朝鲜半岛又一次成为极具争夺价值的战略要冲地区。1945年,美国进攻日本本土,苏联也从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发动了对日本占领军的进攻,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随即成为美苏抗衡的牺牲地区。8月14日,美国发布划分日军向盟国投降区域的北纬38°线,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于99日宣布结束,朝鲜也就成了美苏分裂争夺的结果。1947年11月14日,联合国设立朝鲜临时委员会,实际上被美国隐形强制管理,半岛南北先后建立了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和大韩民国,美国支持韩国一方,随即就与李承晚政府签订了《韩美临时军事协议》以及《韩美经济援助协议》。苏联则支持北朝鲜,并于1948年10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10月6日与朝鲜建立了外交关系。由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和苏联的支持下建立的,和中国同属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此中国共产党奉行《共同纲领》中“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思想,积极推动中朝两国外交关系,展开双边贸易等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紧接着就是抗美援朝战争,再次让中朝两国更加紧密地走在了一起。1950年6月,因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入朝鲜半岛干涉朝韩内战,迫使朝鲜人民军退守到鸭绿江一线,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中国遂于1950年10月19日被迫派遣志愿军参战,帮助朝鲜抵抗美帝国主义。

    朝鲜战争结束后,全球冷战开始,朝鲜也进入了战后恢复期,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给予了朝鲜全面援助,支持其重建家园。1953年11月12日,金日成访问中国,周恩来与其会谈后达成建交合作上的一致观点,签署了两国经济文化合作协定,纳入了经济、贸易、交通、文化、教育等不同层面不同方面的合作内容。随后,中国在交通、物资、科研、技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支援与协助方面给予朝鲜支援和帮助。朝鲜为我国北方提供优良稻种,并与我国开展有关水文、治水、渔业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两国于1957年底签订《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58年9月签订《1959-1962年长期贸易协定》、《关于中国向朝鲜提供两项贷款的协定》。1961年7月11日金日成访华,为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中朝之间的兄弟般的友好合作互助关系,共同保障两国人民的安全,维护和巩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签订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强化了两国军事同盟关系。中朝双方深信,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互助关系的发展和加强,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1961年7月,金日成访华时参观北京798联合厂基地。


冷战时期僵持的中朝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进入“密月期”,但因赫鲁晓夫开始执政后,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越来越大,直到发生了“珍宝岛战役”,中苏开始交恶。朝鲜此时反而成为了中苏之间的平衡杠杆,自身也进入其国家的经济恢复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金日成提出“主体思想”,“在思想方面的主体”、“在政治方面的自主”“在经济方面的自立”、“在国防方面的自卫”。因而在中苏关系恶化分裂之时,朝鲜选择超然中立的态度,两边互不倾向,分别与苏联签订了《朝苏经济技术援助协议》、《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与中国签订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确立了同盟关系。

    但是好景不长,60年代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并席卷全国,因国外担心中方外交人员“输出文革”和其他有争议的外交行为,使得中国同有外交关系的40多个国家中的近30个国家发生了外交纠纷。在关键时期,中朝关系日趋紧张,加上朝鲜与苏联关系的发展——1966年朝鲜与苏联签订了《1966-1970年经济与技术合作协定》,朝鲜对苏联的依赖性增强,使得朝鲜开始倾向于苏联,随即中朝关系进入了低潮。

    1958年,我国领导层开始注重缓解消除外交上的不正常状态,凭借“普韦布罗”号事件发表声明,再次赢得了朝鲜当局的认可,并在1969年后修复了两
国关系,逐步恢复两国友好状态,消除了文革期间的两国关系僵局。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有所调整,中朝双方进入到高层互访频繁的顺畅时期,无论是中国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华国锋、胡耀邦等,还是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姜成山、李根模、金钟玉等,高层的相互走访使得两国的政治互信稳步升温,两国经贸合作交流也日益扩大化,伴随各种协定的签约与实施,两国边境贸易量迅速增加,相互依赖性更强了。

这是6月18日在朝鲜平壤拍摄的金日成广场。


中韩建交之后中朝的胶着关系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关系风云变幻。中东欧新格局产生、德国统一、华约与苏联相继解体,促使中国从双边外交向多边外交转型。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后,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权开始与韩国互表友好态度,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因共同的意识形态同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因而大韩民国也选择了与中国敌对互不承认的外交状态。当中国在80年代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后,中韩两国通过磋商,开始发展体育、文化、经济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而与朝鲜则更偏重政治、经济、军事的密切联系。90年代后,中国政府通过重申“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1992年后开始进入双方国家领导人积极互通往来的时期,经过几轮会谈,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成功与大韩民国建交,并提倡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的完整,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中韩建交一方面是适应改革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想作为中间人推动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和解,同时也推动了美日改善对朝韩双方的态度和关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开始积极学习韩国的技术和经验,引入外资,发展建设,快速扩大了合作领域和规模。
    鉴于中韩建交和两国关系的快速发展,朝鲜对中国的态度发生极大转变,两国关系开始冷却,双方的友好合作也因朝鲜经济建设模式的局限造成了合作伙伴关系日趋冷淡,中朝双边贸易额逐年下降,减少了外交互访,虽然中国依旧表现得很积极主动,但仍不能改变这一趋势。中朝关系胶着化,朝鲜则开始提议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199410月21日,朝美在日内瓦签订《框架协议》,朝鲜争取朝美关系正常化的国际地位,并解除美国对朝鲜实施的经济制裁,实现了短期内“以核武器换经济发展”的目标。1997年,在日内瓦围绕朝核问题的四方会谈正式开始,朝鲜强调改进朝美关系,排斥中韩两国参会,但中方用耐心低调的姿态积极与朝鲜半岛相关方进行四方会谈,与国际社会一道寻求建立朝鲜半岛新的安全和平机制,维护持久和平。但经过六轮的四方会谈之后,朝鲜依旧表现出僵持的态度,四方关系依旧没有较为清晰明朗和改善的结果。

这是6月18日在朝鲜平壤拍摄的中朝友谊塔。 


全球化新型伙伴关系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朝鲜也调整了内外政策,从而对中国有了更深的认知和了解,以经济建设和发展为共同目标,使得中朝关系进入到发展全球化新型伙伴关系的阶段。
    2000年以来,中朝两国通过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军事外交、频繁国际互访等形式,两国高层密切进行沟通。朝鲜官方媒体开始大量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肯定了中国选择的发展模式,赞扬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并陆续出台一系列经济调整政策和措施,多次派出官员和经济专家到中国、越南、欧洲等地考察访问,重点培养市场经济、金融、贸易、高新科技等方面的人才。2009年举办“中朝友谊”之后,朝鲜唯恐自己也会像南斯拉夫一样,开始提出“中朝两国应再一次结成战略提携关系”,积极表达支持中国的政治态度。作为回应,中国也积极支持朝韩双方和平改善双边关系。自此,中朝两国进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发展的良好氛围时期。1996年两国签订了《中朝经济技术交流协定》,2005年签订了《关于投资优惠和保护协议》。这说明朝鲜在经济支持与资本流入的合作中较为开放,但在一定意义上反射出其没有加强相关军事外交合作的意图。而中国也只能较为主动地为其经济建设提供援助,促使东北亚经贸合作成为可能。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长春、吉林、图们为代表的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东北亚国际合作新格局展现出区域间的外交政治良好局面和伙伴关系,这也刺激了朝鲜增强与中、俄、日的经济合作意愿。
    “9·11”事件极大刺激了美国和朝鲜的神经,美国布什政府负责东北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国务卿凯利对朝鲜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随后挑明了朝核问题,朝美关系随即进入争议期。2003年4月,中、朝、美进行三方会谈,为接下来的六方会谈奠定基础。美国开始利用中国的外交力量,引入多方外交,于是此后一方面促使中国聚拢欧盟、北美、澳洲等地的国家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促进中国实现中、朝、美、韩、俄、日六方会谈,在接下来几年的《主席声明》、《共同声明》、《共同文件》等作用下,中国进入到多方斡旋关系中。中国一直是积极表明自身立场,占据积极主动的位置,同国际社会一道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展开频繁的外交斡旋,发起并积极推进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致力于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2009年,朝鲜公开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试验,使得六方会谈陷入僵局。朝鲜重申不参加会谈的立场,中国积极介入,主张无核化、国际化、公正化、和平化、平等化国际外交,并以民族振兴为契机,主动表达外交观点,从传统的“同盟关系”向着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睦邻友好的新型国家关系转变。总的来说,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外交机会。在对朝的关系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态度更为缓和乐观。
    中朝关系几经曲折,但从总的发展历程来看,70年的时间里,虽然有过摩擦与矛盾,但两国关系的发展态势基本上是比较平稳的。在深厚的传统友谊支撑下,两国经受了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两方面的权衡和考量之后,最终建立起了睦邻友好的新型国家间关系。

新型国家关系的确立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被打破,单极格局也被扼制,多极化格局开始形成并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向缓和的方向发展。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加注重务实和灵活,最大化地实现本国的利益。中国的对外开放也进入了新时期,需要适当调整外交政策,中国提出“愿意与所有邻国都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朝鲜与美、韩、俄、日等国的关系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调整了其对外关系,正是如此,中朝两国对于双边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

    新型国家关系更加主张开放与合作。从安全关系层面来看,互信是思想基础,互利是物质基础,平等是政治基础,协作是实现途径,区域合作是微缩现实。中国在2002年7月31日向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提交了《中方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系统阐述了中国的新安全观念,互信、互利、平等、协作这“八字”原则构成了中国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新理念。即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各国应经常就各自安全防务政策以及重大行动展开对话与相互通报。顺应全球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

    在新时期、新思想的推动下,中朝两国领导人及高层官员增进沟通,增强互信,使得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在地区问题上也保持着畅通的沟通渠道,保障了相互协作的可能性。两国秉承着“继续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合作”的方针原则,使得中朝的军事同盟关系逐渐转变成了更加符合地区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伙伴式新型国家关系。2009年“中朝友谊年”以来,两国的关系更是加快了向新型国家关系方向的转变。

2018年以来中朝最高领导人四次会晤

    2018年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四次会晤,共叙中朝传统友谊,共商发展中朝关系大计,创下了中朝建交7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纪录。在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共同引领推动下,中朝传统友谊焕发出勃勃生机,两国关系也由此掀开新的时代篇章。

——2018年3月25日至28日,金正恩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习近平和金正恩在北京实现历史性首次会晤。访问期间,习近平同金正恩就发展新时代中朝关系达成四方面原则共识。第一,中朝传统友谊是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发展好中朝友好合作关系是双方坚定不移的方针,也是唯一正确选择。第二,中朝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双边关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加强团结合作、交流互鉴。第三,两党高层交往对于引领双边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双方应保持经常往来,加强战略沟通,增加理解互信,维护共同利益。第四,夯实民间友好基础是推进中朝关系发展的重要途径,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两国人民交流往来,为中朝关系发展营造良好民意基础。

  ——2018年5月7日至8日,习近平同金正恩在大连举行会晤,就中朝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全面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表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各项共识正在得到良好的贯彻落实。我愿同委员长同志一道,继续指导双方有关部门落实好我们达成的共识,推动中朝关系不断向前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本地区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金正恩说,我同总书记同志举行卓有成效的历史性会晤,推动朝中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发展。相信再次会晤将加深彼此互信,推动朝中友好合作关系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取得更为密切的全面发展。

  ——2018年6月19日至20日,金正恩对中国进行访问。其间,习近平与金正恩举行会谈,一致表示要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共同推动朝鲜半岛和平稳定面临的良好势头向前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说,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党和政府致力于巩固发展中朝关系的坚定立场不会变,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友好情谊不会变,中国对社会主义朝鲜的支持不会变。我们支持朝鲜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支持朝鲜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金正恩表示,将把牢不可破的朝中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希望同中方及有关各方一道,推动构建朝鲜半岛持久牢固和平机制,为实现半岛持久和平共同努力。

  ——2019年1月7日至10日,金正恩对中国进行访问。习近平与金正恩就中朝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双方一致表示,愿共同努力推动中朝关系在新的时期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持续推进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朝建交70周年,对中朝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我愿同委员长同志一道,共同引领好中朝关系未来发展。中方坚定支持委员长同志带领朝鲜党和人民贯彻落实新战略路线,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金正恩表示,希望以两国建交70周年为契机,同总书记同志就巩固朝中传统友谊、加强朝中交流合作深入交换看法,推动朝中友好关系日益巩固和发展。朝鲜将继续大力落实新战略路线,并为此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