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红色记忆>正文

参军入伍 感念党恩——缅怀原铁道兵第八师战士雷懋洲(一)

2019-12-31 11:56 来源:《祖国》

作者:文方清

雷懋(茂)洲(1929年五月初三至2002年正月初二,享年73周岁),1947参军历任铁道纵队战士,铁三师班长、排长,铁道兵八师连长、营长、40团参谋长、40团副团长,1979转业。老伴安兴兰(1936年八月十五——)


紧靠大队部(营部)过道北侧窗棂,一位满头银发留着平头的慈祥老人端庄在藤椅上,右手轻轻地敲打着右腿,满含热泪,嚅嚅(rú)的说:“好总理呀!人民的好总理呀!……”

这是1997年7月间某个周日上午11点,这位慈眉善目老人与我们刚看完北京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放《周总理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1973年6月一天,周总理乘坐吉普车过延河,因水大流急无法通过,延安人民听说是总理的车,纷纷跳入水中双手抬着吉普车趟水过河,总理双眸垂泪从车窗伸出手不停的向两岸人群招手。老人看着人们爱戴的总理深受人民爱戴的纯朴情怀,忍不住老泪纵流,转身坐在门外的藤椅上,泪流不止,往日被总理接见的一幕涌上心头……

1956年4月30日至5月10日,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4月30日,会议在北京体育馆开幕,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出席。老人因参加武汉汉水大桥建造表现突出荣立一等功,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荣幸地与主席、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握手。当总理温暖的大手与他粗糙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老人当时感激之情无法言表!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贫农出身的农家子弟,能面对面端详日理万机的总理?在旧社会这是不可能的事,这种情感也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深深地体会到!那一刻,总理和善慈祥的笑容镌刻在他的脑海,激励着他、温暖着他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跋山涉水、铺路架桥,为新中国铁路建设废寝忘食、不辞劳苦、呕心沥血!

老人名为雷懋洲,1929年农历五月初三出生于原山东省泰安道肥城县孙北村(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老三,大哥英年早逝、二哥十五六岁为混口饭吃闯了关东。1947年春季,老人所在泰西革命根据地全境解放,地无一垄、房无一间的他分到了田地,心情格外激动!饥一餐、饱一顿的凄惨生活终于结束了,幸福的生活来临了,从此翻身农民当家做了主人,怎能忘了党的恩情?

怀着对党无比感激之情,十八岁的他毅然告别家乡亲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参军入伍来到白山黑水。

乍寒乍暖的日子,老人走进担负东北地区约5000公里铁路护路任务,成立于1945年8月的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司令部在哈尔滨)。穿上崭新的土布军装老人忍不住潸然泪下,多少年吃苦受累、忍饥挨饿,什么时候不是穿着补丁落补丁的衣服?如果不是来到咱贫苦大众自己的队伍里,何时才能穿上新衣、吃上饱饭?

经过阶级教育、诉苦大会,老人更加坚定了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的政治信念,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坚决打倒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四大家族”,保卫劳动人民的胜利果实!阶级仇、家国恨让满腔热情化作政治学习、军事训练的无穷动力,队列、跑步、刺杀、投掷手榴弹、射击与爆破、土工作业、战术训练,以及跋山涉水、负重行军等训练,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身先士卒、勇猛向前!因当时处于战时状态,练中战、战中练,老人很快成长为一名政治立场坚定、军事过硬的优秀战士!

为全力抢修东北、华北地区铁路,支援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同年7月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决定,以护路军为基础,吸收东北各铁路局1200名铁路技术骨干和二线兵团补入的8500人,组建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

1948年8月,为配合解放战争战略反攻,老人所在部队奉命抢修陶赖昭松花江大桥,经过84个昼夜奋战,大桥胜利竣工。这是铁道部队诞生后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老人入伍后参加的第一次维修大桥任务。多年后仍记忆犹新。时任东北军区副政委陈云,在大桥通车典礼上的讲话:“松花江大桥的修复,为东北人民修通了一条胜利之路!”

是年秋,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辽沈战役即将开始。为之全纵队上下之,争分夺秒地抢修一条条铁路线。入伍一年有余、已加入党组织的老人(1948年10月,由曹文生、陈光同介绍。)与战友们一起,按照护路军首长的战略部署,身背钢枪、手挥钢镐、肩抗铁轨枕木,以“地火龙”安营扎寨,睡着波浪床(木杆铺炕,粗细不平)、吃着红高粱、喝着化雪水和“三省汤”(省油、省盐、省菜),不断挑战极限,积极筑路架桥修复战区遭受破坏的铁路。同时,还负责运输警戒、搜山、扑特、歼灭小股土匪和敌人的散兵以及反击敌人伞兵的袭击,保护、运营解放区铁路交通线。期间东野总部紧急命令,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东线部队全部用车转移到辽西前线。从9月12日到21日的9天时间里,老人和战友们日夜兼程不可思议地将集结在东线和四平一带的近10万部队,秘密运到辽西前线,为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坚强后盾。

1948年12月初,随着东北全境1万公里干线铁路的全部通车,东北根据地得到巩固,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支援解放战争。老人跟随大部队从绥化、哈尔滨启程,过吉林、辽宁从锦州、山海关迅速入关,在蒋介石靠美元武装起来的飞机大炮轰鸣声、爆炸中,不断移驻津浦线、陇海线、京汉线等铁路沿线,斗血风、战弹林,昼夜施工、站岗巡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彻底打倒“蒋家王朝”挥舞铁锤、手抬铁轨、肩挑碎石抢修快修铁路,坚决保证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条条铁路大动脉畅通无阻。

“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将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4),受军委铁道部部长直接领导。随着革命形势的急剧好转,特别是渡江战役结束后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反动派统治的覆灭。此时,铁道纵队抢修铁路任务,已由局部战场转向全国范围,战事紧、任务重,经过两年战斗洗礼和革命乐观主义、大无畏革命精神武装的老人,已担任班长,完全能够熟练处置各种复杂战况条件下,战斗准备与轨道、桥梁、涵洞、隧道等快修抢修技能。

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刻,1949年10月老人随军南下,争分夺秒抢修被蒋军破坏的铁路延展到衡阳,确保四野三个兵团(12、13、15)和二野第4兵团迅速集结衡阳、宝庆地区周边实施左翼、右翼迂回包围,为全歼白崇禧集团和二野经湘西进军云南创造有利条件。因战斗频繁各种维修器材物质有时很难及时补充,老人和战友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缺少枕木、伐树砍锯,缺少钢钉、打铁自拈,路毁基塌、夯土搬石……以忘我的革命斗志凭借双手双肩为前线胜利铺路架桥,让各种战略物质源源不断输送到前线。老人因抢修工作英勇果敢、表现突出,荣立一等功。

前线将士也积极英勇杀敌向新中国献礼,在历时34天(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衡宝战役(中南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湘南和湘西大部地区,对解放华南、西南地区起到关键作用。此次战役也是进军中南地区以来首次重大战役,与海南岛战役、西南战役并称为渡江后的三大战役,更是横跨开国大典的唯一大战! 

此次战役硝烟未散,鸭绿江边狼烟四起。老人与战友们速回鸭绿江边,即将担负起保家卫国的历史重任。

据统计,从1948年夏到1949年底,铁道部队广大官兵和铁路员工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地完成抢修线路1629公里、桥梁976座、车站房屋5898平方米、修复信号232站,15条被国民党破坏的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北地区铁路干线全部通车,为渡江南下、进军西北,解放全中国提供了铁路保障,有力地促进了战后全国经济恢复与发展!




(责任编辑:李园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