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正文

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五个之“最”

2020-09-28 11:45 来源:《祖国》杂志

    评衔授衔是军队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解放军在战争年代曾数次酝酿准备实行军衔制,但由于在战争期间,加之物质条件有限,因而军衔制未能得到实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抗美援朝结束后,实行军衔制便被提上了日程。

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五个之“最”

1955年中南海授衔现场

    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90余年的血火征程,就不能不说到65年前所举行的举世瞩目的新中国首次授衔。

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五个之“最”

毛泽东主席为十大元帅授勋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及授予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

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五个之“最”

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务院授予为开国大将授衔

    同一天,国务院隆重举行授予将官军衔的典礼仪式,周恩来总理发布命令,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大将军衔。

回顾我军的几次授衔经历

    新中国成立不久,可谓是百废待兴。早在1948年淮海大战还没有结束时,中央军委就讨论过军衔的问题。因为没有军衔,在作战中部队发生过扯皮现象——特别是部队协同作战时,在上级没有明确指定指挥官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其实,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我军就有过几次授衔的经历: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1939年5月30日,八路军总部颁发训令,规定全军军官实行军衔制。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授予中将军衔。但在评定过程中遇到不少矛盾,1942年4月24日,由于国民政府既不给中共军队武器装备,更不给发饷,中共中央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这次军队定衔工作暂停。

    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我国东北。随后,为协调中苏两军行动,便于工作,1945年9月16日,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名义,授予彭真、陈云、叶季壮中将军衔,伍修权少将军衔,段子俊、莫春和上校军衔,并用中、俄两种文字写了任命书。这是一次临时性的授衔。

    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了“停战协定”,双方承诺共建一个和平的国家。之后不久通过的“政协决议”中,规定了改编两党军队的内容。1946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发布指示,决定“我军各级干部即须执行将校尉的正规制度”。随后,各部队作出了具体安排。例如新四军规定,军长、政委为上将军衔,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为中将军衔……同年,为了便于解放军派往各地的军事调停处的代表与国民党的代表进行平等工作,再次进行了临时性授衔。例如,当时解放军驻沈阳代表饶漱石被授予中将军衔,驻本溪代表许光达、驻徐州代表韦国清等人被授予少将军衔,驻淮阳代表韩念龙、驻德州代表符浩被授予上校军衔。在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他们的军衔也就自动被取消了。

    1950年7月4日,在中央军委会议上,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的罗荣桓有一个讲话,他说:总干部管理部准备进行军衔、奖励的准备工作。

    同年9月,朱德在总干部管理部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军衔制度,尽量争取在第二年的服装上把军阶标出来。”

    就在军队的领率机关积极筹备授衔工作时,朝鲜战争爆发,授衔工作暂时停顿。在中朝军队协同作战中,朝鲜人民军有军衔,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却没有军衔,在确定指挥关系上出现了很多不便。1951年8月,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表示:“规定职务识别,在目前战斗中已感必要。”后来在与美军谈判过程中,军衔讲究对等,也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五个之“最”

朝鲜战场上的彭德怀与金日成

评衔工作复杂而艰巨

    人民军队的首次评衔,是一件政策性极强的工作,也是一项极其繁杂的任务。

    1953年2月17日,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成立了“军衔实施委员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萧华为副主任。3月7日,在军衔实施委员会下又成立“军衔审查研究组”,负责实施军衔制度的具体工作。为稳妥、慎重起见,3月9日,中央军委下达《关于评定军衔的步骤与范围问题的通知》,对原定实施军衔工作的计划步骤调整为3期,将军衔实施推迟到1954年3月底前完成。

    对于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具体确定,特别引人关注。首先是人民军队的最高统帅授什么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明确规定: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五个之“最”

1955年,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元帅在授衔仪式上。

    1955年1月14日和15日,中央军委开了两天会,具体对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人选进行研究。会议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主持。经过充分研究讨论,最后取得一致意见:授予现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元帅军衔。元帅军衔又分为两级:大元帅和元帅。16日,彭德怀、罗荣桓联名将所提名单和意见报告毛泽东。毛泽东听后,摇摇手说:“我不当那个大元帅!”此事在高层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时,民主人士纷纷发言,认为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是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创建者,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应该给他们授衔授勋。毛泽东功劳最大,应该授予大元帅,授予3个一级勋章。有人提议要形成一个决议。主持会议的刘少奇(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知道毛泽东的态度,说还是不作结论为好。一位民主人士说:“我们人大作了决定,他有什么办法?”刘少奇笑笑说:“人大可以作决定,但他是国家主席,要他签署命令才行啊!”“人大作了决定,国家主席就得签署命令。”争论来争论去,刘少奇只好说:“你们不是经常可以见到毛主席吗?你们当面去说服他,争取他的同意,我们这次先不作决定。”

    毛泽东说:“你们搞评衔,是件很大的工作,也是件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多不方便呀!”毛泽东态度坚决,确实起到了表率作用。也正是在那次会上,毛泽东对刘少奇说:“你也在部队搞过,你也应该评元帅!”刘少奇挥了挥手,说:“不要评了,我现在不在军队工作了。”毛泽东又问周恩来和邓小平:“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周恩来连连摆手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邓小平笑笑说:“当什么元帅哟,早不带兵了。”

    按照中央决定,已到地方工作的部队干部原则上不授予现役军衔,考虑到历史情况和现实需要,有的人可以授予预备役军衔。陈毅和邓小平,除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与军事工作直接有关外,主要还是从事政府和党务工作。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在军队中都没有其他职务。按照这一原则,既可以给他们授予军衔也可以不授。

    毛泽东又看看李先念、邓子恢、张鼎丞等人,很有几分幽默地说:“你们几位的大将军衔还要不要啊?”李先念操着浓重的湖北口音说:“我没想过当大将,我也不要评大将。”张鼎丞和邓子恢也直摆手:“不要评了,不要评了。”毛泽东说:“依我看呐,现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评军衔为好。”

    后来,中共中央书记处再次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授予元帅军衔的问题。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杨尚昆、宋任穷列席会议。周恩来打电话给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谈了自己的意见,主张授予陈毅元帅军衔。周恩来说:“军衔授予,对陈毅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穿)。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原也有元帅衔,现在他做部长会议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帅头衔了。可以说是一个例子。”

    授予元帅和大将军衔的名单经过反复权衡,多次调整,授予其他将级军衔的名单也经过了多次斟酌。9月15日,军衔实施委员会确定了《将级军衔名册》,先后经国务院副总理陈毅、陈云、邓小平审阅后,由彭德怀向周恩来总理呈报,请总理审阅批示。至此,评衔工作基本结束。

军衔等级设置:6等19级

    讨论军衔的等级设置时,总政、总后、军务部和苏联顾问卡苏林等对军衔工作进行了研究,设计出一套方案,1952年11月26日上报中央军委。初步计划军衔分6等20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三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这个方案除准将外,基本与苏联的军衔一致。1953年,以上部门在充分考虑苏方意见,同时参考当时朝鲜的军衔制,并结合我军具体情况,拿出了第二套方案,即6等21级。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同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我军采用世界通用的军衔体制。军衔设6等19级: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五个之“最”

解放军55式军官军衔

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五个之“最”

解放军55式士兵军衔

开创军史上的授衔之“最”

    1955年的开国将帅授衔,已经载入史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光辉的一页。这次授衔,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创造了军史上的若干个“唯一”。

    世界上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恐怕没有哪支军队会一次授予12位因战争而致残的军人将帅衔。元帅刘伯承眼睛伤残,上将彭绍辉、贺炳炎独臂,中将余秋里、晏福生独臂,中将钟赤兵独腿,少将童炎生、左齐、彭清云、陈波、苏鲁独臂,少将谢良独脚。

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五个之“最”

1955年,贺龙元帅为“独臂上讲”贺炳炎授勋。

    世界上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恐怕没有哪支军队会一次授予多位少数民族将军军衔。粟裕大将(侗族)、乌兰夫上将(蒙古族)、韦国清上将(壮族)、阿沛·阿旺晋美中将(藏族)、廖汉生中将(土家族)、万毅中将(满族)、覃健中将(壮族)、朵噶·彭措饶杰中将(藏族)等。

    世界上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恐怕没有哪支军队会在一次授衔中给多位起义将领授衔。上将董其武(原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1949年9月在绥远起义)、陈明仁(原华中“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8月在长沙起义)、陶峙岳(原新疆警备总司令,1949年在新疆起义),中将孔从洲(原陆军三十八军副军长,1946年5月在巩县起义,毛主席亲家)、曾泽生(原第一兵团副司令,1948年10月在长春起义)等。

    这次授衔中,还有归侨将军和外籍将军。叶飞上将是菲律宾归侨,庄田中将和卢胜中将、吴克之少将、陈青山少将分别是新、马归侨,曾生少将是澳大利亚归侨,少将叶松盛是印尼归侨等。越南人洪水,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广州起义、五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开始被定为正师级少将,后毛泽东指示,至少应定正军级少将军衔。

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五个之“最”

毛泽东主席为李贞少将等授功勋章

    1955年授衔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第一位女将军——李贞。周恩来把少将军衔的命令状授予李贞时,对她说,“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是红二方面军英勇女将,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参加了保卫延安和解放大西北等重大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理顺了军官的编配关系,有效地调整军官队伍的比例结构,对于增强军人责任心和荣誉感、提高军官素质,加强军队的指挥、管理、保障和协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也标志着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