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正文

朱德的敢死精神

2020-12-07 12:14 来源:《祖国》杂志

    朱德总司令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先后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优秀战士,到护国名将,到新型人民军队的总司令,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他身经百战,历尽艰险,功勋卓著,用“百战余生者,群材可撑天”的敢死精神,在革命每一个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

“重九起义”一马当先生擒李经羲

    1908年朱德从师范学堂毕业,回老家成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员,但在当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排挤下,他深感“教书不是一条出路”。1909年春节后朱德辞去教职,写下“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的诗篇,只身徒步跋涉三个月到云南昆明,投考蔡锷所主办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踏上了从军救国的征途。

朱德(前排左一)与云南陆军讲武堂部分同学合影

    1911年10月10日,震惊全国的武昌起义爆发,掀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10月30日,为响应武昌,在蔡锷、李根源等人的领导下,昆明爆发了“重九起义”。

    当天晚上,蔡锷率领第七十四标由巫家坝向昆明城进击。部队出发不久,刚刚从讲武堂毕业、担任七十四标二连左队排长的朱德突然大汗淋淋、气喘吁吁地跑到蔡锷面前报告:“我们连长带着部队叛变,我把部队追回来了,但是连长跑了!”原来,朱德的连长是一个落后的反动军官,在起义爆发时带领其他两个排逃跑。朱德得知消息后,在没有时间向上级请示的情况下,当机立断,只身疾追逃跑的部队,截住了他们。在朱德的感召和影响下,士兵们纷纷表示愿意跟他回去参加起义。这时的朱德虽然只是一个排长,但对此事的果断处置展示了他的带兵才能和威信。于是蔡锷当即下令说:“你做得很好,我现在就任命你为连长!”就这样,朱德在火线上被蔡锷提拔成为“敢死连”连长,部队作为先锋攻打总督衙门。

    云贵总督衙门,座落在昆明城南门内,五华山南麓,衙门四周高墙壁垒,两道铁门紧闭。围墙内外都构筑有碉堡、工事,有卫队营、机枪连和辎重营防守,是一座城中之城,易守难攻。

    朱德带领队伍还未靠近总督衙门,守敌的机枪已经响了,吐着火舌射向四方,根本无法靠近,几次搭梯子翻越围墙也未成功。朱德便到炮营去请求炮火支援。炮营轰开南门后,大多数炮都调去攻打另一个据点军械局去了,剩下的只有1门重炮和3发炮弹。他对炮兵们说:“独门炮,是当头炮。3发炮弹足够了!”“轰!轰!” 两声巨响,震得大地颤抖,从渐渐散开硝烟中看到,不仅第一道大门轰开了,连第二道大门也打了一个大洞。起义军战士们一阵欢呼。紧接着,第三发炮弹又炸响了,总督衙门的大门全部摧毁了,连门口上的旗杆也炸断了。在一片喊杀声中,朱德带队冲进了总督衙门的第一道大门。而奉命据守第二道大门的卫队营里,有不少四川人,起义前朱德通过哥老会做了许多宣传工作。这时,他们纷纷起义,同首先冲进来的突击队一起,打开了第二道铁门。卫队见状纷纷缴械投降,云贵总督李经羲,见大势已去,从地下通道里爬出城,逃命去了。朱德冲进总督衙门后,四下里搜了个遍,不见李经羲的影子。

    后来,俘虏供认,李经羲已逃到城外萧巡捕家藏起来了。朱德带着左队的人,赶到四集城,一下将萧家大院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喊话说:“萧巡捕,你听着:这个大院已被全部包围,赶快把李经羲交出来。不然,枪一响,火一烧,你这院子就全完了!”

    大院里,既没反应,也没有动静。有的士兵等不得了,要冲进去。“莫慌,再等等!” 朱德站在墙头上喊话了:“李经羲,你只要下令云南新军都投降了,就可以免你一死。有立功表现,还可赎罪!”这一招,还真灵。没有多久,萧巡捕挑着白布条子,站在院子当中,扯着个嗓子喊:“各位长官,听着:只要不杀头,李总督啥子条件都答应!”朱德走进萧家大院,命令李经羲立即分别写信给滇东的镇守使夏豹伯、滇南蒙自关道使龚心湛,让他们立即投降。

    之后,朱德带着李经羲回到城里向蔡锷报告:“我看此事如能成功,就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伤亡。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好处。到时,可以把李经羲资送出境。” 蔡锷权衡利弊,欣然同意。这一着棋,使云南全省兵不血刃就改换了共和旗帜,夏豹伯、龚心湛所辖40个巡防营,共1万多人,全部归顺了云南军政府领导。

朱德

    在“重九起义”中,朱德英勇善战,表现出色,蔡锷当面嘉奖他:“才华出众,智勇双全,军政兼通。”

棉花坡白刃冲敌成就“护国名将”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6年,以蔡锷为主力的云南护国军北上“护国讨袁”,没想到入川时受挫退守纳溪。面对兵力10倍于己的北洋军,进攻泸州的护国军“命悬一线”。危急关头,2月17日,蔡锷令任第一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队长的朱德星夜兼程赶往纳溪要塞棉花坡。

在昆明时的朱德

    部队抵达纳溪后,朱德立即宣布战场纪律,说:“我们要消灭北洋军,打倒袁世凯,就得不怕死,要勇敢冲锋。在战斗中,士兵退,班长杀;班长退,排长杀;排长退,连长杀;连长退,营长杀;营长退,团长杀;我朱德退,全军杀。这是铁的纪律,人人都得遵守。”随后,朱德立即指挥部队向前冲锋,将敌人击退。之后,部队布防在棉花坡正面的高地上,与据守在红庙高地上的北洋军形成对峙局面。

    朱德有勇有谋,深得蔡锷的赏识。蔡锷火线提拔他为先锋团支队队长,并电令他到总司令部参加军事会议。会上,蔡锷让朱德指挥第三支队,在陶家瓦房背后,担任正面主攻,但不能马上进攻,而是要吸引住敌人的火力。蔡锷从徐府调来两支部队,命令他们从左右两侧进攻,当两侧的部队打开缺口时,让朱德再全力进攻,一举攻下对面的红庙高地,不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并定下2月28日对北洋军发起全面进攻的时间。

    朱德回到第三支队时,对面的红庙高地上,敌军又增援了一个团的兵力。而朱德的这个支队正承受着4倍于己的敌人进攻。枪炮弹雨点般落在阵地上,陶家瓦房全部被炸塌,变成了一片瓦砾,而这瓦砾又被炸飞,盖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新土,每时每刻几乎都有人流血。

    在几天的激烈争夺中,这里已血流成河。朱德清点人数时,发现部队伤亡已近一半,又没增援,最可怕的是弹药也将用完。面对强敌,只能用计谋取胜。如何取胜?在反复思考中计上心来的朱德,召开各营的军官会议,宣布了组织敢死队潜伏敌军阵地实施突然袭击的计划,并且部署了各营、连的具体任务。

    会议结束后,数百名官兵聚集在阵地上,等待朱德下达命令。看着衣衫单薄但精神抖擞的士兵们,朱德慷慨激昂地讲了话,深受感染的官兵们士气高涨起来。朱德说道:“我现在挑选敢死队员,不怕死的,愿意跟着我去冲锋陷阵的,站出来! ”话音刚落,士兵们几乎都站了出来,朱德当场挑选了80名敢死队员。27日夜深人静之时,朱德带着这些敢死队员,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敌人阵地前的开阔地,悄悄地潜伏下来,等待总攻的命令。

    到了拂晓时分,护国军发起总攻信号,朱德带着敢死队队员突然跃起,插入敌阵,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北洋军面对这突然出现的护国军,措手不及,吓得魂飞魄散,只顾四处逃窜。朱德率领的敢死队队员个个如猛虎下山,在一片喊杀声中,越战越勇,他们越过战壕,冲向敌阵,一直冲到了敌军的司令部,大获全胜。

朱德

     棉花坡战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护国战争的局面,使护国战争由被动变为主动,不仅从军事上击溃了北洋军,还从政治上影响到了全国各地,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护国讨袁运动。

    此次战役,朱德披坚执锐,斩将搴旗,以少胜多始终站在最前线,敌军一看到头戴红边帽,高擎绣有“朱”字军旗的护国军,就望风而逃,朱德的名字从此威震敌胆,成为远近闻名的 “护国名将”。

1921年朱德与滇军将领在昆明,前排左三为朱德。

三河坝血战断后保存革命火种

    南昌起义结束后,起义部队撤离南昌向广东进发,一路遭遇国民党重兵堵截。部队开进长汀后,前委根据形势发展做出了在大埔三河坝分兵的部署: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领主力向潮州、汕头进发;第九军军长朱德率领第十一军二十五师和第九军教育团共约4000多人,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

     而国民党“追剿”的部队有粤系三个师兵力,在丰顺、揭阳集结;有蒋直系四军三个师,组成左路军,,在梅县松口镇驻防;有以桂系一个师为主的中路军配合,企图切断起义军主力与扼守三河坝的起义军的联系。朱德需要以缺粮少弹的4千人抵挡兵强马壮的国民党军超过3万余人围追堵截,给主力部队留出3天的转移时间。

    三河坝位于广东大埔县南面,是一个地处三江口上的大镇。从北面飞流直下的汀江,同从西南面奔腾而来的梅江及海潭河在这里汇合成韩江的起点,故称为三河坝。朱德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就在这里打响。在三河坝对岸有一座八十多米高的笔枝尾山,它形如鱼尾,山势险要,松林茂密,群峰叠嶂,可攻可守,大有一山镇三江之势,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10月1日,朱德带领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和党代表李硕勋等,仔细地观察了三河坝的地形。朱德认为三河坝位于三江会合处,发生战斗时,第二十五师如果留在三河坝必将背水作战,这是兵家历来的大忌,于是,决定把部队转移到三河坝对岸的东文部、笔枝尾山、龙虎坑、下村一带布防,连夜构筑工事。师指挥部设在龙虎坑东边高地。朱德、周士第、李硕勋等都在这个指挥所,准备随时迎击敌人。

    第二天午后,朱德和其他士兵一样,背着小斗笠,穿着短裤和草鞋,在河滩竹林旁边召集全师官兵讲话。他动员道:“我们要坚守三河坝,牵制敌人兵力,为向海陆丰进军的我军创造有利条件(当时主力军已占领了潮汕)。”同时他指出,我军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革命的军队必须与农民结合,才能取得革命胜利。他号召大家要发扬会昌歼敌的精神,保持铁军的荣誉,战胜来犯敌人。朱德还仔细地讲解了如何构筑工事,如何防守阵地;对渡江的敌人,什么时候打,怎样打最为有利。听讲的军官都十分敬佩朱德坚定的胜利信心和渊博的军事知识。

    布防方毕,国民党钱大钧就带着3个师10个团约2万人扑来。他们用二十多条小船,在半夜顶着浓重的夜幕,开始偷渡。当木船行到江中,早在滩头阵地上严阵以待的起义军战士遵照朱德“半渡而击”的指示,一齐开火,一举将强渡之敌船打沉,强渡之敌亦全部被消灭在河中,一些无人把舵的船只在河水中团团打转。

    10月3日拂晓,韩江江面上浓雾沉沉。敌人利用浓雾的掩护,调集大批船只,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分多路强渡韩江。起义军战士虽经昼夜激战,又已粮绝,仍坚持顽强拼搏。当夜幕落下时,起义军已陷入对方的重兵包围中。朱德认为起义军与数倍的敌人经过三天三夜的顽强作战,大量杀伤敌人,掩护主力进军潮汕的任务已经完成。起义军在激战中伤亡也很大,为了保存实力,必须立即撤出战斗,去追赶主力。于是下令留下第二十五师七十五团第三营作掩护,其余部队交替掩护,迅速转移。

    在三河坝战役中,为最大可能消灭和拖住敌人,给主力南下争取宝贵时间,朱德用对革命的一腔热血和不畏牺牲的坚定意志,率领起义军在既无火炮又无后援,甚至连子弹、手榴弹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与五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拼杀。就在敌人形成的三面包围圈越来越小时,朱德果断下令“次第掩护,逐步撤退”,从而保存了我军有生力量,为“朱毛井冈山会师”奠定基础。

土城战役亲赴前线扭转战场危局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协力配合,准备指挥仅剩的3万多红军在赤水地区北渡长江,在成都西南或西北建立新的根据地。此时,蒋介石已经在黔北地区集结了大量兵力。当红军北移赤水之时,蒋介石随即命令“合剿而聚歼之”。

朱德向红军战士讲话

    1935年1月24日,红军占领土城及其周边地区,川军随即蜂拥追来。毛泽东决定利用土城以东山谷夹峙的有利地形,在青杠坡地区围歼尾追的川军郭勋祺部四个团,为下一步北渡长江创造条件。

    28日早晨,红3、红5军团向当面之敌发起猛攻。但激战数小时,红军没有取得预想战果,反而形成僵持局面。红5军团的阵地甚至被敌突破,郭勋祺的部队正一步步向土城推进。红军如果顶不住敌人,后面是赤水河,红军将背水一战。此时,中央才知道情报有误,与红军作战的郭勋祺部不是4个团6000多人,而是6个团1万多人。

    紧要关头,时任中革军委主席的朱德提出亲自到前线直接指挥作战。朱德从井冈山时期就与毛泽东一起南征北战,两人配合默契,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土城战况如此激烈,朱老总要亲自上战场,毛泽东非常担心。他沉默地吸着烟,没有答应。朱德见状说道:“得啰,老伙计,不要光考虑我个人的安全。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朱德的!”毛泽东犹豫再三同意了,并带领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夹道送朱德上火线。

    朱德亲临一线指挥,并手提“花机关”向敌人扫射,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指战员的战斗热情。枪炮隆隆,杀声阵阵。陈赓、宋任穷率领干部团猛打猛冲,硬是攻到了郭勋祺师部附近。红军遏制住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势头,巩固了阵地,稳定了战局。

    当晚,毛泽东和政治局几位主要领导同志开会,根据敌人各路大军奔集而来的新情况,决定改变北渡长江计划,迅速撤出战斗,渡赤水河西进。

    为让中央红军全身而退,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迅速做出部署:朱德、刘伯承继续留在前线指挥,牵制川军;周恩来负责指挥在赤水河架设浮桥;陈云负责安置伤员和处理军委纵队的笨重物资。

    1月29日凌晨,红军开始撤离土城,一渡赤水。当天,刘湘的“模范师”向红军阵地压上来。朱德手提驳壳枪,亲临指挥,掩护大部队过河。在场的同志们都担心朱德的安全,几次劝他赶快撤下去,都被他拒绝了。朱德说:“急什么,诸葛亮还摆过空城计呢!”

    在朱德率领前线红军阻击川军进攻的背后,是大部队按计划静悄悄撤离。周恩来指挥工兵部队奋战终夜,在赤水河上架起三座浮桥;陈云带领战士们把重炮沉进河里,处理了笨重物资,使红军轻装行动。至29日上午,红军安全渡过赤水河,甩开了国民党军的重兵追堵。

    土城这一仗,朱德亲赴火线指挥战斗,上至总司令下到普通战士团结一心,用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决心,掩护主力部队及时渡过了赤水,摆脱了尾敌,改变了被动局面。红军果断地变为轻装,甩掉了包袱,行动更自由了,更能打运动、游击战了,这又为后来三次渡赤水打胜仗,创造了有利条件。

抗战时在延安的毛泽东与朱德

    纵观朱总司令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生涯,他始终在革命最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不怕牺牲,披荆斩棘。朱德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使命与责任,对革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无限忠诚,对获取胜利英勇顽强、舍身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断提振人民军队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血性,引领着一代代将士们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赴汤蹈火、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本文作者管灏宇系朱德战争年代贴身警卫管开智之孙)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