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时代人物>正文

袁国映:全疆生态结构的助推者

2023-04-12 11:08 来源:《祖国》杂志

他是世界四大迷团之二“野人”和“湖怪”的研究发现者,是震惊世界的喀纳斯湖怪(7条240米长的哲罗鲑)的最初发现研究者。63岁穿越撒哈拉沙漠,在新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袁国映几乎就是一个传奇。
  袁国映,男,1939年10月生于甘肃张掖,1962年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1962年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现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工作;1978年到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院)进行科研工作至今,先后从事过土壤地理、遥感、三废污染治理等工作,近50多年来主要从事干旱区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研究和保护。1994年享受国务院津贴。现任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院)荣誉理事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专家顾问,是自治区环保科研带头人。

  袁国映在撒哈拉中心的比尔玛大沙漠
  否定巴音布鲁克建水库 守护白天鹅
  在袁国映的工作生涯中,对巴音布鲁克沼泽湿地的守护,是他最为欣慰的一件事。
  上世纪80年代,水利部门计划在巴音布鲁克的尤尔都斯盆地建设水库,水库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当地电力供应短缺状况。在项目建设前,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调查工作,这项任务交给了袁国映。
  “接到任务后,我带队进驻巴音布鲁克草原。每天,我们骑马穿行在草原沼泽地带,要时刻提防陷入沼泽的危险。”袁国映说,大家渴了就喝溪水,饿了就吃口干馕,在野外一干就是两个多月。
  而调查结果与建设水库的设想产生了冲突。“尤尔都斯盆地是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的核心地带,经过科考,估算出当时那里有大约3000只天鹅以及2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袁国映说,天鹅成功繁殖的条件十分严苛,水库一旦建成,不但将淹没385平方公里的优良草场,更严重的是,还将淹没90%的天鹅集中繁殖区和70%的天鹅栖息地。时隔近40年,袁国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动容。
  袁国映否定了在巴音布鲁克建设水库的项目,引来了质疑声:难道天鹅比人更重要?在他看来,这不只是为了天鹅,而是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袁国映联系了国内知名的鸟类和动物学家共同呼吁保护湿地生态,他的意见最终被采纳,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和九曲十八弯得以保留。
  2003年自治区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给袁国映颁发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状
  解决水磨河污染 推动全疆“三废”工作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子孙后代守护好绿水青山,让人民群众能看得见蓝天白云、喝得上洁净的水,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的责任。
  水磨河是乌鲁木齐市重要的地表水体,20世纪60至70年代,袁国映负责对水磨河污染防治的工作。袁国映回忆说:“当时沿水磨河建设了不少造纸厂、电镀厂,厂家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里,河水又脏又臭,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生活。”
  为了出具详细的水质调查报告,袁国映每天骑着自行车,花3个多小时往返乌鲁木齐和当时的米泉县开展工作,对沿河的各类造纸厂、电镀厂等小企业进行实地调研。3年间里,袁国映提出了众多污染废水治理方案,并提出污水再利用的各种意见。
  最终政府在水磨河上建起了污水库,进行清污分流,并成立了污水治理组。通过多种途径,渐渐解决了米泉县群众饮用水源污染问题。
  20世纪70年代,政府开始对大气污染实施监测,袁国映参与了乌鲁木齐市的大气污染监测工作,并参与了新疆第一台锅炉除尘器的加工生产和实验推广,推动了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在对全疆主要工业城市有污染排放的厂矿企业“三废”污染及综合利用开展调查工作中,袁国映和同事们得出的调查结果被汇总编写成册,其中的数据推动了全疆污染防治和“三废”综合利用工作。
  袁国映和他的单峰驼座骑穿越撒哈拉大沙漠
 执着工作 嘉奖无数
  “执着”,是周围人对袁国映的评价,袁国映的儿子袁磊对这个词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随便提及新疆任何一个地方的生态结构,我父亲都能准确地说出来。”袁磊说,“这与父亲常年外出实地科考调研密不可分。年轻的时候,父亲一出差就是一两个月,即便已经70多岁,父亲还带队进行野外科考活动,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一待就是两个月。家人都担心父亲的身体,但大家也都明白,劝是劝不住的。父亲一旦认准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在父亲的影响下,袁磊大学时选择了生态地理研究相关专业,毕业后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在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
  “这几年,父亲年纪大了,到野外的时间少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态环境书籍的编撰中。”袁磊说,有学校和机构邀请父亲讲课,父亲都会欣然答应,他先后为社会各界举办报告会和讲座90余次,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对环境保护的热情。

  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简·海尔先生合作进行国际野骆驼考察中,经过四年6次进入罗布泊无人区考察,行程3万余公里,规划并协助环保局建立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当时最大的亚洲保护区。2000年论文《请留下最后一片原始森林》被世界华人国际组织评为“国际金奖”,授予“世界华人杰出创新人物”荣誉称号。2001年秋冬,为保护野骆驼筹集资金,他和简·海尔组织中英撒哈拉环境科学考察队,乗单峰驼和徒步由南到北,从尼日里亚穿过尼日尔到达利比亚首都的利波里,穿越北非撒哈拉大沙漠中心地带进行科学探险考察,克服了干渴、疾病、盗匪等死亡危胁,走了100天,行程2353公里,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穿越撒哈拉的中国人。

  50多年来,袁国映的足迹踏遍新疆的山山水水、沙漠绿洲,主持并参加过20多项野外科学考察活动和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文章260多篇,出版专著近30部,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决策建议30余项。

    1999年,袁国映退休。尽管离开了岗位,但并没有离开工作,虽已耄耋之年,他仍为保护新疆的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四处奔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的担当和作为......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