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南昌交响乐团首部大型原创交响乐《江西组曲》在国家大剧院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璀璨亮相。老一辈革命家后代、英烈家属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并聆听了这场音乐艺术盛典。
《江西组曲》以交响乐为笔,勾勒出一幅幅赣鄱大地的灵魂画卷。鄱阳湖的粼粼波光化作长笛与弦乐的婉转低吟;井冈山的烽火岁月在铜管与定音鼓的铿锵中澎湃激荡;婺源茶山的云雾、景德镇瓷器的清韵、赣江两岸的烟火……诸多熟悉的家乡意象,皆在音符中鲜活流淌。
坐在观众席上的井冈儿女联谊会创会会长陈宜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新中国第一任江西省委书记、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陈正人之女,她多次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旋律挥舞手臂,激动低语:“很亲切,地地道道的家乡韵味!”
作为成立不久的南昌交响乐团来说,首次进京演出意义非凡。
《江西组曲》是由江西文演集团出品、南昌交响乐团委约著名作曲家张帅打造的一部极具江西地域特色的交响组曲。作品以展现江西全貌为出发点,作曲家从自然地貌、农业生态、人文历史、革命情怀、建设发展、展望未来等方面,用六个乐章与一首尾声歌曲《我在江西等你》的形式,构筑新时代江西精神图谱,全景式展现江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观众从每个音符、每句旋律中感受到亲切与心悦,也让更多人在音乐中“听”到江西的风采与气质,进而向全世界传播江西声音,讲述江西故事。
本场音乐会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和一级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朱曼共同担纲指挥,并特别邀请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女高音歌唱家王丽达倾情演出。
交响乐时而婉转悠扬,时而雄浑激昂,恢宏磅礴,荡气回肠,与观众的心灵进行了深度交汇。
江西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更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丰富。在近代以来的这片英雄大地上,无数革命仁人志士为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事业,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做出了彪炳青史的伟大牺牲和卓越贡献,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江西人高举红旗,继往开来,团结拼搏,高歌奋进。
陈宜生感慨道:“演出非常感人,充分反映出江西的整个社会面貌。我的父母在井冈山相识、战斗、结婚、生子,我们这些子女对江西的感情非常深厚。这些年来,江西的经济、文化、教育都有很大发展,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也很愿意为支持江西的经济发展做些贡献。在此,我祝愿家乡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祝愿南昌交响乐团不断创作出更优秀的艺术精品!”
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理事、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陈人康谈道:“《江西组曲》用音乐的旋律奏响了时代的欢歌,为首都的春天平添了来自江西人民的情感和温暖,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的父亲是跟随毛泽东同志参加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并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发展入党的井冈红军,父辈从井冈山艰苦创业一路走来,如今新时代的传承正一路向前。感激江西父老乡亲!感谢南昌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出!”
郭沫若之女郭庶英表示:“《江西组曲》交响音乐会的各个部分演出都非常精彩,声音十分和谐,曲子特别优美。难得能听到这样的艺术作品,它很独特地表现出了一个经济和文化大省的社会发展全貌。我的父亲曾经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还有两年就是南昌起义一百周年,也就是建军百年了,衷心祝愿江西各方面都能蓬勃发展。”
“海空卫士”王伟烈士的夫人阮国琴感慨道:“一曲《我在江西等你》唱出了祖国大家庭其乐融融的亲和力,唱出了美丽中国国泰民安的主旋律,整场音乐会跌宕起伏,特别是合唱,更是气势磅礴,有力量。彰显了江西革命老区这片英雄大地上,无数革命者为民族的解放浴血奋战,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砥砺奋进,爱我中华。”
据悉,该组曲自2022年创作以来,在社交平台一直有较高热度。高关注率的背后,是一群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耗时三年的精心创作。创作一部大型原创交响乐,源自南昌交响乐团成立之初的设想。该作品的作曲、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张帅在谈到“大型原创交响乐”“组曲”“全景式反映江西风貌”等标签时,也感叹“这是一件很有雄心壮志的事儿”。
盛典现场,掌声如潮,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演出结束后,江西文演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的演出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还将开启《江西组曲》的巡演,让更多人了解江西,来到江西,关注江西。(本文作者胡山系原国家外经贸部干部、外交官,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首任青年部部长。)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