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贾小凯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8月15日上午,河南省镇平县曲屯镇曲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掌声阵阵,"金秋助学·圆梦起航"助学金发放仪式正在这里举行。这是该村连续第三年为考上大学的学子发放助学金,本土爱心企业的善举不仅为2025届准大学生们送上了沉甸甸的祝福,更在乡邻间吹起了一股"重教兴学、简办宴席"的文明新风。
仪式现场,17名准大学生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对未来的憧憬。据了解,今年曲屯村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共有2名学子被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985院校录取,7名学子考入一本院校,8名学子考入二本院校,优异的成绩让整个村庄都为之自豪。
"三年前,我们村两委和几家本土企业合计,与其让乡亲们为孩子升学宴互相攀比、增加负担,不如把这笔钱省下来,实实在在资助孩子们上学。"曲屯村党支部书记贺洪江介绍,这一想法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拥护,村文化广场旁的树荫下,几场院坝会开下来,"取消升学宴、设立助学金"的规矩就定了下来。如今,本土企业每年主动拿出一笔钱注入曲屯村助学基金,不仅为大学生们发放数万元助学金,还为他们准备了包含行李箱、家乡特产的"行囊礼包"。
"拿到这笔助学金,比摆十桌宴席更让我骄傲!"考入武汉大学的时永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声音里满是激动。这个从田埂上走出的姑娘说,小时候总见大人们为升学宴的排场发愁,如今村里用助学仪式代替宴席,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让她感受到了全村人对知识的尊重。"这份来自家乡企业和乡亲们的温暖,会成为我在珞珈山下努力学习的动力,将来一定学有所成,回报这片养育我的土地。"
在现场,为助学金提供支持的爱心企业家代表杨林波的话朴实而真挚:"我们是土生土长的曲屯人,深知农村孩子考大学不容易。企业赚钱了,就该为家乡做实事。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有出息,比啥都强!"他的话刚落,实践站内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少村民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暖心的瞬间,发在家族群里,感慨"现在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不比吃喝比学习,这才是真光荣"。
据了解,曲屯村通过连续三年的助学活动,不仅让"升学不摆宴、节俭传家风"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带动了全村崇文重教氛围的日益浓厚。村里的老人们说,如今农闲时,麻将桌旁的人少了,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多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少了,捐资助学、关爱邻里的多了。一股崇德向善、崇文重教的文明新风,正随着助学金的发放,吹遍曲屯村的每一个角落。
仪式最后,17名准大学生集体向全村父老和爱心企业鞠躬致谢,他们手中挥舞的录取通知书在秋日暖阳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这场没有觥筹交错的"升学礼",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教育的价值,也让移风易俗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了文明和谐的丰硕果实。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