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关注民生 >百姓之窗>正文

河南省唐河县滨河街道:文明新风拂乡村 多方合力促振兴

2025-08-20 15:21 来源:《祖国》杂志

  《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贾婉玉   8月18日下午,河南省唐河县滨河街道王庄村部热闹非凡,2025年度优秀学子奖学金发放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市、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翟春艳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赵炳臣、民政所干部、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一同为17名优秀学生发放了23000元奖金,孩子们接过荣誉证书和奖学金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优秀学子的肯定与激励,更凝聚着人大代表、联络站、民政所以及红白理事会助力乡村文明建设的共同努力。事实上,在多方协同推动下,王庄村已连续多年在每年暑假举行这一活动,成为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的生动实践。


  以前的王庄村,升学宴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容易滋生攀比之风。这一问题一直是街道人大联络站和民政所关注的焦点。“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债’‘攀比风’,就是我们履职的发力点。”翟春艳代表在街道人大联络站联合民政所组织的村民议事会上说道。为此,街道人大联络站牵头,民政所主动提供政策指导和资源支持,组织人大代表多次走访调研、收集民意,联合村红白理事会共同商议,最终牵头制定了《王庄村红白喜事简办公约》。红白理事会主动扛起执行责任,对村内红白喜事全程监督指导,坚决抵制大操大办;民政所则将移风易俗要求纳入村规民约规范指导范畴,通过宣传册、村民大会等形式加强政策解读;同时多方联动推动举办优秀学子奖学金发放仪式,以集体表彰代替一家一户的大操大办,引导村民将关注点从物质炫耀转移到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人才的培养上,既节省了资源,又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王庄村一直以来都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人大代表、街道人大联络站、民政所以及红白理事会则是这项工作的“主力军”。除了推动奖学金发放活动外,多方力量还积极探索创新方式,让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创新性引入的“积分制”便是街道人大联络站收集村民建议后,联合人大代表、民政所与红白理事会推出的一大亮点。在代表们的提议下,民政所结合民生服务需求,将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公益服务等纳入积分管理事项,明确积分标准和奖励细则;红白理事会负责日常行为积分记录,街道人大联络站与民政所定期对积分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通过“表现换积分,积分兑奖励”的方式,让良俗善行“有分值”、村规民约“有价值”、乡风文明“可增值”。“积分掀起了文明新风尚,不文明行为少了、好人好事多了、邻里之间更和谐了。”村民王大爷的感慨,正是对多方履职成效的生动注解。
  在重要节日节点,人大代表、街道人大联络站、民政所以及红白理事会更是协同发力,组织各类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春节期间,街道人大联络站协调资源,民政所落实慰问资金和物资,代表们带头开展“孝老爱亲送温暖”活动,红白理事会成员上门摸排困难老人情况,共同为村里老人送去慰问品和节日祝福;重阳节民政所牵头制定敬老活动方案,联合各方举办“敬老宴”,营造孝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同时,街道人大联络站指导,民政所支持村里开展优秀村民表彰活动,对“乡村创业新农人”“致富带头人”“好媳妇”“好公婆”“移风易俗好榜样”等先进代表进行表彰,红白理事会负责宣传先进事迹,用身边榜样引领文明新风。

  如今的王庄村,在人大代表的履职推动、街道人大联络站的协调指导、民政所的政策支持、红白理事会的积极作为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文明新风吹遍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转变。优秀学子奖学金发放仪式等活动,让崇尚知识、尊重人才在村里蔚然成风,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未来,王庄村的多方力量将继续携手,坚守为民初心,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