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伊宁垦区公安局肖尔布拉克派出所三楼会议室却灯火通明,刚结束日常巡逻和接处警任务的民警们,顾不上洗去一身疲惫,已纷纷落座。在他们面前摊开的并非案卷笔录,而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读本和笔记本,一场专属于他们的“夜校”课堂准时启动。
夜校“加油站”——啃透法规练内功
“交巡合一”绝非简单岗位叠加,法规与技能是基础支撑。肖尔布拉克派出所的“夜校”应运而生。
时间灵活接地气:避开白昼勤务高峰,每天在晚间相对固定时段开课,确保全员“进得来”。
课堂氛围求实效:没有照本宣科,只有“刨根问底”。有些同志对繁复法规颇为吃力,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标记,课后常拉着业务骨干“开小灶”直到弄懂。他说:“现在上路处理事故有底气了,知道该问什么、查什么、怎么处置更规范。”
马路“练兵场”——知行合一见真章
夜校所学,必须回归街头巷尾接受检验,派出所将“实践”作为关键一环。
“战训合一”新常态:民警带着夜校所学内容上路执勤。警务站同志们运用夜校强调的“先普法后处罚”原则,耐心讲解法规和安全风险,不少群众从最初抵触到最终理解配合。
成效初显——平安路上添底气
民警“底气”更足:全所民警普遍掌握了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核心流程、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识别查处等必备技能。面对复杂路况和突发事故,指挥调度更从容,处置更规范高效。
执法“盲区”锐减:“交巡合一”释放出巨大潜力——巡逻途中遇轻微事故,民警当场就能高效处理;高峰时段疏导交通,手势标准、指令清晰,秩序明显改善。
第四师伊宁垦区公安局肖尔布拉克派出所的“夜校”灯光,照亮的不仅是书本,更是民警们脚下延伸的平安路。当每一名基层警员都成为交通管理的“行家里手”,当每一次巡逻执勤都自带“交通视角”,有限的警力便如星火汇聚,在广袤道路上织就一张更严密、更灵动、更得民心的安全网。交巡合一,不仅是职能的叠加,更是守护力量的乘法。(戴文 原洪涛)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