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 >地方名片>正文

河南省镇平县曲屯镇:“会长说事”立新规,村民省钱又省心

2025-09-02 14:52 来源: 《祖国》杂志

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小凯   河南省镇平县曲屯镇曲屯村,红白理事会的"会长说事"没有固定时间、不设专门会场。文化广场旁的长凳上、村口大树下的石凳边,甚至乡亲家的院子里,随时都可能成为会长和村民拉家常、议规矩、倡新风的"微课堂"。这一流动的、接地气的对话方式,正悄然推动该村乡风文明建设走向深入。

 

过去,曲屯村曾与许多乡村一样,面临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加剧的困扰。高价彩礼、铺张宴席和沉重份子钱,不仅掏空了村民的钱袋,更压垮了淳朴的乡风。为改变这一状况,村红白理事会主动作为,会长苏洪国以"会长说事"这一形式,深入村民中间,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风尚。

如今,走进曲屯村,文明乡风扑面而来。曾经动辄二三十桌的豪华宴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广场上简约温馨的婚礼仪式;曾经188彩礼负担消失了,3万元以内的合理彩礼成为新规;曾经令人窒息的"人情债"不见了,200元封顶的份子钱让邻里关系更加纯粹。据统计,自推行新规以来,村民红白事平均支出下降65%,户均年人情往来支出减少3000余元。全村形成了"不比排场比文明、不比彩礼比家风"的新氛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镇。

 

这一深刻转变源于"会长说事"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会长利用日常机会与村民零距离沟通,用拉家常的方式说清大道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村民贺鹏在理事会帮助下办了一场仅10桌的婚礼,节省开支5万多元;村里有老人去世,理事会主动上门协助丧事简办,既庄重肃穆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去年全村有7户家庭主动取消寿宴,将省下的钱用于改善生活和发展生产。

更可喜的是,新风气带来了新变化:村民将省下的资金用于发展烟叶、甜叶菊、玄参等特色种植养殖,一年能多挣万把块;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矛盾纠纷同比下降40%;敬老爱幼蔚然成风,评选出"好媳妇好公婆好儿女"等榜样30人。红白理事会的工作也得到了年轻一代的积极响应,多名返乡大学生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新生力量。

"会长说事"虽从一家一户的红白事入手,却撬动了乡村文明的大变革。它通过随时随地、接地气的方式,把文明乡风建设从文件要求转化为村民自觉行动,探索出一条"组织引导、群众主体、文化浸润、常态长效"的乡风转变路径。

如今在曲屯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已成为乡村振兴最亮丽的底色,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这个曾经的普通村庄,正以其独特的"会长说事"模式,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的生动篇章。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