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正文

开国将军李德生:大别山放牛娃的“红军之路”

2018-05-15 14:18 来源:祖国网

开国将军李德生:大别山放牛娃的“红军之路”

李德生将军

  生活贫困的放牛娃

  留在李德生记忆里的童年是苦涩的,他曾回忆说:“我们家里很穷,我9岁时,母亲因无钱医病早早地去世了,留下我与父亲相依为命。那时父亲给地主当长工,辛辛苦苦干一年,连饭都吃不饱,两个弟妹也养不活,先后死去。由于家境贫困,父母亲希望我能学门手艺,7岁时便叫我去拜师学裁缝。因不堪忍受师傅的虐待,李德生9岁时又去给富裕人家放牛、砍柴,成为一个不拿工钱、只图混口饭吃的放牛娃。13岁时,他边放牛边读书,断断续续念了半年。上学是在李家祠堂里,祠堂边有一棵300多年的大银杏树,现在还枝繁叶茂,可算得上是李家洼历史的见证。


  迈出革命的第一步

  1929年,他们村成立了童子团,后来叫儿童团,有二十几个人,李德生被推举为童子团团长。当时,还有一个“牧童工会”,他也参加了。

开国将军李德生:大别山放牛娃的“红军之路”

劳动童子团(资料图)

  童子团的活动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大人们也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有人说,没想到这些孩子能干这么大的事。加上苏维埃的领导经常表扬他们,影响就更大了。

儿童们组织起来参加一些革命活动,李德生最深的体会是感到做人的地位提高了,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一下子翻了身,扬眉吐气,成了主人,这不能不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他们干起革命工作,浑身都是劲,真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

  粉碎敌人的“会剿”和“清乡”,童子团也有一份功劳,除了站岗放哨,盘查行人外,还担负送信、带路、转移群众的任务。他们那些穷孩子,都是土生土长的,放牛、砍柴、玩耍,常年都在山上转,路熟、地形熟。哪里有路,哪里没路;哪里树多,哪里树少;哪座山好上好下,哪座山不好上不好下,熟悉得很,带路从没出过差错。让他们送信也有把握,因为路熟地形熟,送信从不走大路,都是钻树林走山间小路,又隐蔽,又快捷,准确无误。童子团还给红军搞情报,有的反动武装要进攻根据地,他们得到一点消息,就赶紧向红军报告,起了不小作用。

开国将军李德生:大别山放牛娃的“红军之路”

劳动童子团(资料图)


  那时尽管革命道理懂得不多,但具备了起码的阶级觉悟,也具备了干革命的勇气。从那时起,李德生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跟着共产党走,跟着红军干革命。应该说,这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


  靠跑赢比赛当上红军

  看着一队队红军战士扛着枪从村前经过,李德生非常羡慕,便向父亲提出参加红军的要求,父亲舍不得离开惟一的儿子,没有答应。1930年2月,不到14岁的李德生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参加红军的念头与日俱增。一天,他毅然下定决心,瞒着父亲报了名,要求参加红军。

  红军营长见他太小,不想接收他,又不忍心让满腔热情的李德生失望,就提出:“你跟我的通讯员赛跑,你要是赢了他,我就带你走。”李德生就拉着那个通讯员去赛跑。李德生从小放牛,爬山跑路不在话下,而通讯员背着子弹带不大方便,结果,李德生轻松地赢了通讯员,如愿以偿地走进了红军队伍,成了部队里最小的“红小鬼”之一。

  李德生曾幽默地说过:“我是跑步当上红军的!”


  未能尽孝留遗憾

  想当红军时怕当不上,心里着急,什么都不考虑;一下子当了红军,就要离开家,李德生又犯难了:他要是走了,留下父亲一个人怎么办!自从母亲去世后,李德生的父亲既当爹又当娘,父子相依为命;房子让反动派烧了之后,无力盖新房,父亲住长工屋,他住牛棚,过年过节,父子俩连团聚的地方都没有。

  经过营长的同意,李德生跑回村里去向父亲道别。父亲得知他当红军的事之后,哭了,但还是拉着李德生的手说:“去吧,孩子,听长官的话。好好干,别记挂我。”听了父亲的话,李德生也哭了。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当时他也说不出更多的话来安慰父亲。两年后,有一次李德生所在的部队转移,住进了离他家不远的八合洼,父亲听说后,特意跑去看他。父亲非常高兴地告诉他:家里分了田,盖了新房,生活不愁了。听到这些,李德生更坚定了在部队干的决心。李德生和父亲说了些家常话之后,父亲就回去了。没想到,这一次竟是他们父子最后一次见面。

  不久,红四方面军向西转移,撤出了鄂豫皖,敌人占领了李德生的家乡,家里刚刚盖起来的草房又让敌人烧了。父亲孤身一人,无地无家,靠打工糊口,日子更艰难。因为是红军家属,李德生的父亲受到了牵连,国民党抓“红属”,他只好离开村子,东躲西藏。但最终还是被国民党抓去,关进了监牢,捆绑吊打,受尽了折磨和凌辱,等放出来时,已奄奄一息。为了活命,他不得不挣扎着打短工,沿门乞讨,最后惨死他乡。父亲去世时还不到50岁。

直到1947年李德生所在部队回到大别山,他回家探望时,才从邻居那里得知了父亲的死讯。李德生在《回忆录》里写道:“我这个当儿子的没尽到孝道,没能报答他的养育之恩。”

开国将军李德生:大别山放牛娃的“红军之路”

新县英雄山红旗雕塑

  在白色恐怖时期,根据地的人民坚贞不屈,坚持地下斗争,前赴后继,红旗始终不倒。据解放初期统计,新县不足10万人口,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就牺牲5.5万余人,家家户户都有红军烈士,大别山的人民,真是英雄的人民!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