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正文

革命先驱廖仲恺:孙中山的钱袋子,共产党的忠诚伙伴

2018-08-21 16:46 来源:祖国网

    他,出生于中国备受欺凌和歧视的时代,在美国旧金山的华工家庭度过了童年时光;他带着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信念,于少年时期辗转返回家乡惠州;他曾潜心研习国学,却最终走上推翻封建反动势力、争取中华民族独立的革命道路,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政治家;他与妻子何香凝的“天足之缘”成为清末民初的传奇佳话;他一生追随孙中山,是其最信赖的战友和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为护法运动和北伐筹集了大量资金,曾被誉为孙中山的“钱袋子”;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伙伴,国民党左派的代表者和领头羊,面对国民党右派分子的暗杀威胁视死如归,积极推进国共合作。他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

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孙中山的“钱袋子”,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伙伴

    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廖仲恺于1877年4月23日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华工家庭。当时,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许多客家人流亡海外。廖仲恺的父亲廖竹宾正是在这一时期离开家乡赴美国谋生的客家人。

    在华人备受歧视的美国出生、长大的廖仲恺,从懂事开始,就耳濡目染地了解到华工在国外遭受歧视、虐待和凌辱的悲惨遭遇。12岁时,他更是亲眼目睹美国白人殴打、枪杀华工的惨案。残酷的现实让廖仲恺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冲击,伴随他成长的,就是这种强烈的不公正感:“为什么华人要受欺辱?”童年的经历,为他日后投身奋斗终生的事业埋下了伏笔。

    虽然当时排华风潮弥漫美国,但他的父亲廖竹宾没有忘本,他不仅经常教育儿女要爱国、爱乡,而且特别注重用中华文化与客家文化教育影响年幼的廖仲恺。因此,他在把廖仲恺送到美国学校学习的同时,还将他送到华人私塾学习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典籍,这对少年时的廖仲恺有着极大的启蒙和教育作用。由于同时接受了西学和国学的共同熏陶,廖仲恺比同龄的孩子有了更深刻的思想。他越来越认识到正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软弱可欺,才让华人在异国他乡寄人篱下受尽歧视,因而萌发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

    1893年是廖仲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父亲廖竹宾突然病逝,母亲忧伤过度病倒。年仅16岁的廖仲恺扶着父亲的灵柩,携着重病的母亲和年幼弟妹登上旧金山开往香港的轮船,辗转回到家乡,投奔时任清政府招商局总办的叔父廖志岗,自此结束了侨居美国的生涯。

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孙中山的“钱袋子”,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伙伴

廖仲恺

    在叔父的安排下,廖仲恺拜当地的硕儒为师,进入私塾潜心研读儒家的“四书五经”。虽然酷爱国学,廖仲恺还是很快认识到,单单依靠经史子集难以强国富民。尤其是甲午战争惨败的消息传来,更是给了希望从国学中寻找救国良方的廖仲恺当头一棒。而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纲则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要光复中华,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落后地位和国人受压迫的命运,必须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1896年,廖仲恺考入香港皇仁书院,转而研习西学。


    遵习俗娶大脚媳妇何香凝

    说起廖仲恺,就不能不提何香凝,这一对夫妻献身革命事业、推进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故事早已是脍炙人口。可廖何二人的“天足之缘”却是鲜为人知。

    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教授周兴梁曾对此段史实进行过考究。他介绍说,崇尚读书,女子不缠足,是客家人独特的风俗。廖竹宾至死不忘故土风俗,临终时特别叮嘱廖仲恺,小脚女人受洋人歧视,要求儿子必须遵照客家人的习俗娶一个大脚媳妇。科举出身的廖志岗虽对此很不理解,但长兄遗训在先,也就二话没说,张罗着寻找一位门当户对的“大脚千金”。

    虽然当时想从上流社会找一位大脚“千金”确非易事,但世间的佳缘往往就是好事常有天作巧合。廖志岗经过打听,很快得知香港地产大亨何戴家的九小姐何香凝就留有一双“天足”。

何香凝年幼时便受太平天国女兵的影响坚决不缠小脚,并且一次又一次将母亲给她缠的裹足布剪碎。几番执拗之后,爱女心切的父母终于妥协,随她意愿,何香凝因此保住了一双大脚。

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孙中山的“钱袋子”,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伙伴

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与子女廖梦醒、廖承志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当廖志岗派人前去说亲时,何香凝的父亲几乎是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廖仲恺同何香凝于1897年在广州举行了婚礼。婚后的廖何将新房设在广州的廖公馆。起初,二人借住兄长家一楼的一个房间,后来为了减少家庭矛盾,便在二楼左侧屋顶的阳台上搭了一间小屋居住。在这里,廖仲恺和何香凝相识、相知、相爱,度过了一生中最浪漫的岁月。


    “想参加革命工作,愿效微力”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很多青年出国留学,希望学成归国后,改变中国危亡局势。出洋留学的风气盛极一时。廖仲恺结束了香港皇仁书院中学生活后,也有了去日本留学的愿望。

    为了进一步寻求强国之真理,何香凝变卖嫁妆凑成路费,1903年1月,廖仲恺暂别何香凝,先行赴日。之后何香凝又把所有的杂物都卖掉,在同年4月抵达东京,开始了夫妇二人的旅日留学生活。迈出了由爱国走向革命的第一步。

    在日本,廖仲恺先是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预科毕业,而后又考入中央大学政治经济本科学习。他在之后的财经工作上表现出来的才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时期的学习。

    1903年9月,廖何二人在一次中国留学生的集会上结识了孙中山。是时,孙中山关于民主革命的的演说吸引了许多留学生,廖何两人更是听得入了神。几天后,他们在黎仲实带领下,前往旅馆专程拜会孙中山。那一次长谈,孙中山从鸦片战争谈到太平天国再谈到戊戌变法,并提出了“推倒清廷,建立民国”的大胆设想。孙中山的教诲令廖仲恺大为钦佩,被他伟大的气魄、坚定的革命信念深深打动,遂向孙中山表示“想参加革命工作,愿效微力”。廖仲恺、何香凝二人遵照孙中山指示, 在日本“物识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此后,夫妇二人便追随孙中山,踏上了艰辛的民主革命之路,也与孙中山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孙中山的“钱袋子”,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伙伴

【1916年在日本与孙中山、孙夫人宋庆龄等合影。后排左起第二人为廖仲恺,前排右起第三为何香凝,第四人为孙中山,第五人为宋庆龄,第七人为廖梦醒,孙中山前面为廖承志。】

    1905年,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协助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同盟会,并先后入会。廖仲恺担任同盟会总部的副会计长和外务部干事、外务部副部长,而作为同盟会的首位女会员,何香凝担负了革命党人的联络和勤务工作。夫妇二人在东京的家,也成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联络站和聚会场所。

    辛亥革命后,廖仲恺夫妇追随孙中山回到祖国继续革命事业。廖仲恺先后担任过广东枢密员、财政司长兼国税厅长等职,对建立和巩固新生的广东民主共和政权作出诸多贡献。

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孙中山的“钱袋子”,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伙伴

1923年,廖仲恺(右一)、何香凝(后排右一)和亲友在广州东山双清楼寓所门前合影。

    国民党右派密谋暗杀廖仲恺

    廖仲恺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和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孙中山的“钱袋子”,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伙伴

孙中山与廖仲恺

    国民党改组以后,其内部分化为左中右三派。国民党右派反对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打击共产党,破坏国共合作。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与共产党人真诚合作,认为“想要打倒帝国主义,非与共产党亲善不可”。他积极赞助工农群众运动,亲自做发动农民的工作,全力支持反对帝国主义的省港大罢工。为了维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廖仲恺不怕任何威胁,同国民党右派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廖仲恺担任政府委员兼财政部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此外,他还兼黄埔军校党代表,成为孙中山去世以后左派的核心,革命政权的中流砥柱。他也因此成了帝国主义、地主买办阶级、国民党右派仇恨和集中打击的目标。从1925年7月起,一些右派分子在帝国主义指使下,多次召开会议密谋反对和暗杀廖仲恺。

    廖仲恺面对这种情势,无所畏惧,继续孜孜不倦地工作。当他听说敌人要用机关枪杀他时,一笑置之,并对人戏言道:“暗杀用手枪炸弹是所见的,若是用机关枪,却新鲜的很。”何香凝劝他多加两个卫士防备一下,他不以为然地回答:“增加卫兵,只好捉拿刺客,并不能阻挡他们行凶。我是天天到工会、农会、学生会等团体去开会或演说的,而且一天到晚要跑几个地方,他们要想谋杀我,很可以假扮工人、农民或学生模样,混入群众中间下手的。我生平为人作事凭良心,自问没有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总之,生死由他去,革命我总是不能松懈一步的。”

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孙中山的“钱袋子”,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伙伴

国共合作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工人部部长、农民部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的廖仲恺

    在1925年8月18日国民政府的一次会议上,坐在廖仲恺身旁的汪精卫给他写了一张条子,告诉他有人将对他不利,他当即表示:“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何事顾忌!”1925年8月19日,又有人以确切消息报告他,廖仲恺慨然道:“际此党国多难之秋,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所终日不能忘怀者,为罢工运动及统一广东运动两问题尚未解决!”这一天,他又为给黄埔军校等筹集经费工作到深夜,很晚才回到家中。


    “哀思惟奋酬君愿,报国何时尽此心。”

    1925年8月20日上午9点多,宽阔的羊城大道上,一辆汽车正朝着坐落在惠州会馆的国民党中央党部急驶。车内坐的是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工人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兼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廖仲恺和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何香凝。这对革命夫妻是去中央党部参加中央常务会议。途中遇见汽车抛了锚的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陈秋霖,陈应邀与廖仲恺夫妇同车前往惠州会馆。

    9点50分,汽车驶到了中央党部门口,廖仲恺、陈秋霖、何香凝及卫士们先后下了车,向大门走去。何香凝见到一位女同志,止步对那人说:“停二十分钟我就到妇女部,我有事情和你商量,请等着我。”这时候走在最前面的廖仲恺已登上了第三个台阶,突然,从中央党部大门前骑楼底下的石柱子后面,冲出来七八个凶徒,举枪对着廖仲恺等人猛烈射击。廖仲恺首先连中四枪,倒在台阶上,陈秋霖和一个卫士也中弹倒在血泊中。落在后面的何香凝大惊,意识到有人行刺,急忙冲过来俯身保护廖仲恺,就在她低头的一瞬间,几颗子弹擦着她的头顶飞过。何香凝一边悲呼:“仲恺!”一面又大声呼喊:“快些抓人啦!”卫士们此时已开枪还击,打伤活捉了一个凶手,其他刺客纷纷逃去。往常,中央党部大门都有警察站岗,可今天却不见了岗哨,一会儿,凶手们逃得无影无踪。

    廖仲恺的四周满地殷红,他身上的血还在顺着衣服一点一点地往下滴,已不能开口讲话了。何香凝与卫士急忙将廖仲恺扶上汽车飞驰向广东大学医科学院。飞驰的汽车内,廖仲恺的眼皮抬动了最后一下,嘴巴张了张,似乎想说什么,却头一歪,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孙中山的“钱袋子”,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伙伴

廖仲恺去世。左起廖承志、何香凝、廖仲恺、廖梦醒

    1925年9月1日,广州举行了廖仲恺的盛大丧礼,送葬队伍长达10多里,广州黄埔军校师生、工人、农民、市民群众等二十多万人参加了葬礼。何香凝痛赋悼诗:“哀思惟奋酬君愿,报国何时尽此心。”表示要继承廖仲恺遗志,投入报国事业中去。

    邓颖超评价:“廖仲恺、何香凝先生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建树了光辉的业绩。他们坚持原则,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廉洁奉公,不断进步,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