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正文

王诚汉上将:13岁加入红军,未能尽孝成终身憾事

2018-11-21 17:02 来源:祖国网

身经“千”战的王诚汉上将:13岁加入红军,未能尽孝成终身憾事

王诚汉,1917年12月23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1930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团长等职,参加了郭家河、杨泗寨、九里关、独树镇、商县、雒南、榆林桥、直罗镇、瓦窑堡等战役战斗,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副营长、营长、教导员、科长、大队长、团长等职,参加了反“扫荡”、反“蚕食”、白栗坪、佛光峪、龙尾、禹西、伏牛山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旅长、师长等职,参加了桐柏、“两淮”、盐城、鲁南、莱芜、孟良崮、胶东、临汾、晋中、太原、咸阳、秦岭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师长兼军分区司令员、副军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西藏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参加了解放大西南作战、抗美援朝和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王诚汉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2009年11月20日,王诚汉同志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

    王诚汉上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双全、功勋卓著一代名将。他13岁加入红军,15岁当班长,16岁当排长并入党,17岁当连长,19岁被提升为团长,班、排、连、营、团、旅、师、军——一级不落地成为大军区司令员。张爱萍将军为此曾感叹:像他这种复杂多变的战斗经历,在全军将领中是不多见的。


少小离家参军 终生难忘母爱

    王诚汉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那年,家人节衣缩食,将王诚汉送入本湾的私塾读书。12岁那年,父亲因患肺病去世,为挣钱还债,在乡亲的介绍下,王诚汉辍学来到河口镇一家杂货铺当学徒。在王诚汉印象里,全家最苦、最累的就是母亲。她天天都在忙,从来没有看到她闲过。

    王诚汉13岁那年,红一军副军长兼红一师师长徐向前率领部队开进了河口镇。王诚汉受到了强烈的感染,自愿参加了红军,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

    1931年春节刚过,母亲听说儿子当兵的地方在河口镇,心里特别高兴,就专程赶到镇上看望儿子。王诚汉也非常想念母亲,但又担心被母亲领回去,从此当不成红军,就躲藏起来。他远远地望着母亲的身影,却未能和母亲见面。母亲等了许久,非常失望地离开了河口镇。从那以后,王诚汉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

    1946年春节刚过,王诚汉所在旅部移驻河南光山县的白雀园一带。这里离自己的家乡很近。于是,王诚汉便四处打听母亲的消息。从一位乡亲的口中,王诚汉惊闻母亲早在10年前已经因病去世。去世时,母亲还不到40岁。王诚汉不禁悲痛欲绝。

    1950年,身为师长的王诚汉即将赴朝作战前夕,第一次请了两天假返回家乡。长跪在母亲的坟墓前,声泪俱下地痛哭:“娘啊!儿回来迟了,儿对不起娘啊!”

身经“千”战的王诚汉上将:13岁加入红军,未能尽孝成终身憾事

王诚汉(前)与战友在朝鲜战场上

    在他数十年革命生涯中,王诚汉把对母亲的爱一直深深珍藏在心里。

    王诚汉将军后来回忆说:“我在河口镇当学徒3个月后,1930年的春节到了。老板放假让我回家过大年,并给了我一块银元、一包水烟作为几个月的报酬。为使苦命的妈妈高兴,我连夜一口气跑了50多里路,急匆匆地赶回王家大湾。还没进家门,我就连声大喊:‘娘!娘!我挣钱了!’当我把水烟和银元交到妈妈手中时,妈妈看着离家在外当学徒谋生的年少儿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把把我搂进怀里,母子俩抱头痛哭。妈妈握着这块银元,说:‘我的儿总算有出息了,能挣钱了。’我当时想,我定会挣更多的钱报答慈爱的母亲,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是我一生中惟一在母亲活着时能孝敬她老人家的一块银元。”

    在1935年10月1日打响的劳山战役中,王诚汉第一次立功受奖。那时,他已是红75师225团4连连长,战斗中,他率领全连指战员英勇战斗,歼敌100余人,击毙敌营长,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他受到军团的特别物质奖励,奖品是一支20响的驳壳枪和一双胶皮底的布鞋。   

    王诚汉回忆说:“这两件奖品在当时是最让人羡慕的。我多需要有双好鞋啊!我梦中常见妈妈为我补了多少次的那双布鞋。行军中我穿草鞋、很多时候是赤着脚走过来的。所以,当我从首长手中接过这双胶皮底的布鞋时,热泪盈眶。可能在场有许多同志对此感到不理解,因为此刻妈妈为我补鞋过大年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如果妈妈当时在跟前,我肯定要跑到她老人家面前对她说:‘妈,我有最好的鞋了,再也不怕走夜路扎脚了!’我对这双布鞋格外珍惜,舍不得穿,它一直陪伴我走完了以后八年抗日战争的征程。”


身经千战的“老虎团”团长

    1934年11月16日,王诚汉所在的红25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开始战略大转移。这一行动引起了敌人的高度注意,派出数十倍于我军的兵力进行围追堵截。26日下午1时多,王诚汉所在的先头团行进至方城县独树镇七里岗,突然遭到了敌第40军115旅和驻叶县骑兵团的猛烈袭击。

    在王诚汉的记忆里,七里岗恶战是红25军长征途中生死攸关的一场战斗,其惨烈、悲壮的程度更是少见。王诚汉所在的先头团当时伤亡特别大,许多战友就在王诚汉的身边倒下。王诚汉挥舞着大刀,率领全连战士奋力砍杀,并大声喊着:“同志们,先砍马腿,再杀敌人!”不久,王诚汉也成了一个血人,身上多处挂彩。在这次血战中,红25军牺牲了200多人。

    1935年11月21日,在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直罗镇战役中,王诚汉率领部队突击,先是左手负伤,后在追歼逃敌时,左腿股动脉被子弹穿过,血流如注……战斗结束后,王诚汉被转到红军医院进行手术割腐和药物处理。由于当时麻醉药物奇缺,为了把药品留给重伤员,他把一根木棍咬在嘴里,忍受那钻心刺骨的疼痛。把医务人员感动得眼泪直流……几个月后,王诚汉左腿的伤基本痊愈。但从此左腿比右腿萎缩了几厘米,以致此后他左脚的鞋里总是要多垫几双厚鞋垫,即便如此,走路还是能看得出来。1936年6月,他在红军大学学习结束时,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命令,任命他为红军第30军第262团团长。

身经“千”战的王诚汉上将:13岁加入红军,未能尽孝成终身憾事

1949年10月,王诚汉在陕西宝鸡。

    王诚汉以勇猛顽强著称,他的人生履历也在枪林弹雨中越来越丰富:1944年7月,王诚汉担任豫西支队35团团长,成为皮定均手下的虎将,35团也被称为“老虎团”。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王诚汉率团抢占285高地,断敌74师退路,打退敌军数十次反扑,有效保证了对敌人这个“王牌师”的全歼。1949年,王诚汉出任61军181师师长,指挥咸阳阻击战,重创“马家军”,受到彭德怀的称赞。1951年,181师调归60军建制,他率师入朝鲜作战……王诚汉在枪林弹雨中身经百战,据他的秘书讲:“将军一辈子先后参加过1308次战斗。”

身经“千”战的王诚汉上将:13岁加入红军,未能尽孝成终身憾事

抗美援朝夏季战役六十军沙盘作业,军长张祖谅(左一)、副军长王诚汉(左二)现场审研


身经“千”战的王诚汉上将:13岁加入红军,未能尽孝成终身憾事

1955年,王诚汉被授予少将军衔。



连续3次到火车站迎接下任司令

    王诚汉第一次离休,时值中国百万大裁军的1985年秋天。当时中央军委已决定撤销成都军区,作为司令员的王诚汉虽然感情上难以割舍,但他的心情很快就转入平静,并告诫全区官兵:“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影响执行军委命令的事不做,公家的财产一份也不拿。”这位被誉为“西南通”的“在野司令”,从西南战略全局着眼,和政治委员万海峰将军一起,积极向中央军委提出军区定点的6条建议。然而,成都军区“保”住了,王诚汉得到的却是免职命令。他连续3次到火车站迎接下任司令,带头支持新班子的工作,深受大家的爱戴和崇敬。

身经“千”战的王诚汉上将:13岁加入红军,未能尽孝成终身憾事

王诚汉(右一)与杨尚昆、刘华清在一起。

    然而,这种“准退休”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这年10月,王诚汉在解放军总医院检查身体期间,时任总政干部部部长的李继耐专程到医院看望他。王诚汉以为只是来看看病号而已,没想到李继耐给他通报了一个重要情况:“军事科学院的领导班子要进行调整,军委和总政考虑安排你到军事科学院作政治委员,并派我来征求你的意见。”王诚汉一听,当即表示自己已经被免职几个月了,已经开始了退休生活,还是另选年富力强的同志到军事科学院工作,请他向军委反映自己的意见。过了几天,李继耐又到总医院,告诉王诚汉“军委经慎重考虑,要选派一个老同志到军事科学院带班,还是决定你到军事科学院任职”。既然如此,王诚汉就不好再重申个人意见了。

    11月30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了任命王诚汉为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的命令,并经中共中央批准王诚汉任军事科学院党委书记。意料之外,同时王诚汉有些激动。于是,王诚汉全身心投入到新的使命之中,在军事科学院任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一干就是4个多年头。 直到1990年4月,他才轻轻松松地退出领导岗位。

    “一双铁脚走天下”,将军一生戎马倥偬,走了多少路,爬了多少山,无法计算。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功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史册,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