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财经报道>正文

刘英:“一带一路”赋予全球化新的内涵

2017-05-24 13:40 来源:作者:刘英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强调指出,经济全球化进程向着更加包容和普惠的方向发展。这赋予全球化以新的内涵。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全球化红利,但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还暴露出一些缺陷,例如贫困人口数量的增长等等。虽然目前出现了“去全球化”“反全球化”“改革全球化”“再全球化”“包容性全球化”的各种思潮,但全球化的脚步时刻没有停止。

    新一轮全球化的突出特点为包容和普惠、和平与发展。具体来说,包容性增长是针对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面临瓶颈、新问题、新挑战时,需要突破增长极限,实现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享和谐。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不平等、贫困、环境污染等现象普遍,这些仍束缚着经济不能很快复苏。在自由、共享的基础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智慧,致力于寻找让世界经济复苏、让全世界贫困人口真正脱贫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旨在通过加强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新一轮全球化。


    共商共建共赏“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一带一路”通过加强“五通”在内的互联互通,来加强国际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增长,扩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金砖五国均地处“一带一路”沿线,通过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助于促进金砖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推动金砖国家参与全球产业链,促进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有效提高金砖国家整体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

    这里所说的大联通,不仅包括政策沟通,而且还包含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首先从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港口、地下管网及网络的六位一体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开始,建立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通过创新引领行动,推进亚非欧互联互通建设。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发掘区域内市场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引擎。尤其是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本身就能促进贸易往来进而助推经济发展。根据麦肯锡的统计,GDP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直接或间接为印度带来300万个就业机会,给美国带来150万个就业机会,给巴西带来130万个就业机会,给印尼带来70万个就业机会。从1992年到2013年的20年中,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了世界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中国基础投资拉动GDP增长8.6个百分点,印度的基础设施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非洲的基础设施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而美国和西欧的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2010~2020年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就需要8万亿
    推进六大经济走廊建设
    “一带一路”推进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国际经济走廊的建设,沿线国家积极参与世界最长经济走廊建设。
    中蒙俄经济走廊,中俄蒙三国元首2014年就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对接,打造两条中蒙俄经济走廊。华北地区从京津冀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和俄罗斯;及东北地区从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到内蒙古满洲里和俄罗斯的赤塔。2016年《关于编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的签订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2016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将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快发展。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从中国江苏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港的国际化铁路交通干线,中国境内由陇海、兰新铁路干线组成,到中哈边界阿拉山口出境。其中途经的波兰连续11年成为中国在东欧最大贸易伙伴,目前中波已有多条铁路干线用于中国与欧洲的贸易。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从中国新疆出发至波斯湾、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主要涉及中亚五国和西亚的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是中国—中亚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通道,国内辐射新疆、陕西、甘肃等地。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东起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沿南广高速公路、南广高铁,经南宁、凭祥、河内至新加坡。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越南,推动了“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对接;2016年5月,老挝国家主席本扬到访中国,双方共同推动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有机结合;2016年6月,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访华,“一带一路”与柬埔寨国家发展“四角战略”有机对接。
    中巴经济走廊,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公里,连接丝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四位一体”的贸易走廊。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巴基斯坦,将中巴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签署并发表了中巴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巴合作涵盖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业、贸易、金融、海洋科学等领域,加强了中巴经济走廊及区域经济建设。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缘起《昆明倡议》为代表的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构想。2013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提出,四国建立经济合作机制。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有利于中国西南部地区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加强云南、广西、西藏等省区同南亚及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综合运输规划包括“三横五纵”8条运输通道、33个运输枢纽的规划方案,全面反映了4国利益诉求,促进了互联互通建设。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研究,贸易便利化对促进贸易的影响甚至会比取消关税更大。贸易便利化可以使全球贸易平均每年增加1万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出口增加7000多亿美元,从而使全球经济增长率提高约0.5个百分点。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达9955亿美元,占全国贸易总额的25.1%。
    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贸易和投资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加强区域合作要促进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一带一路”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逐步取消各项贸易和投资壁垒,构建区域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决定“一带一路”贸易畅通、联通亚欧经济圈的关键。
    电子商务时代创新贸易方式。跨境电商是促进“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主要抓手和重要商业模式创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分别对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三大类地区出台相关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推动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强产业集聚提升价值链。2015年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在境外形成了一批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有效平台。截至目前,中国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80个。其中,中白工业园、泰中罗勇工业园、中印尼综合产业园区等建设取得积极高效进展,成为中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与相关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要载体。
    国际产能合作构建新全球化的产业链。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重点推动电力、轨道交通、园区建设领域以及与重点国别地区的产能合作。中国已与2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协议,开展机制化的产能合作。并且,一大批重点项目在各国落地生根,如通过参与“容克投资计划”,共建投资平台,促进对欧产能合作;与马来西亚共建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区;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稳步实施多边合作,实现多方共赢。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已与巴西、秘鲁、印尼、埃塞俄比亚等17个国家建立产能合作机制。
    加快推进双多边自贸区,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中国正在逐步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目前,已全面实施中国—瑞士、中国—冰岛自贸协定。签署自贸协定14个;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8个;正在研究的自贸区4个。2015年与韩国、澳大利亚新签自贸协定,与东盟签订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此外,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开展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强化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体制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中国已初步在贸易投资便利化、创新贸易方式和共商共建自贸区等促进贸易畅通的大方向上建立了政策性支持体系,构建了“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网络,促进制度和政策层面的互联互通,打造样板工程,发起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联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口联盟”等多边贸易与投资合作平台。
    促进全球化的新价值链生成
    资金融通是保证“一带一路”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撑。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与沿线国家或国际金融机构展开跨境金融合作,以满足沿线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和金融服务需求;不断拓展沿线国家及其人民币贸易结算、货币互换等业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合作,防范区域经济金融风险。
    国内政策性金融是“一带一路”跨境金融合作的先导,开发性金融是主力。2015年国家开发银行建立涉及60多个国家、总量超过900个的“一带一路”项目储备库,投资资金超过8900亿美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进出口银行涉及“一带一路”项目上千个,在沿线国家贷款余额超过5200亿元。
    国际金融合作日益密切。中国主导成立了20多个基金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例如,中国成立400亿美金的丝路基金专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中国—中东产能合作基金、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丝绸之路黄金基金等都共同致力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又名金砖银行)也参与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和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等跨国银行合作机制也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提供了金融便利。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将降低区域经济风险。2015年9月底,中国银监会与63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协议。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6个境外反洗钱机构正式签署金融情报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证监会同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62个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合作将有助于降低区域经济金融风险。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会遇到政治风险、安全风险等挑战,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国际机制合作建设,以及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促进“一带一路”沿线亚非欧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投资便利化,能直接推动和提升沿线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促进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对于开拓第三方市场,加速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本文作者系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俊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