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财经报道 >产业经济>正文

第三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启幕

2020-11-03 10:05 来源:人民网


  对于一座韧性城市而言,当危机和挑战来临时,文化韧性在凝聚社会力量、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等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座城市只有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历史文化传统,才能拥有更强的文化韧性。

  在应对此次疫情冲击和恢复经济的过程中,得益于深厚的天府文化底蕴和近年来“三城三都”建设的丰硕成果,成都展现出了极强的文化韧性,助力城市迅速恢复常态的同时,更是激发出成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月28日、29日,以“从文化空间到城市认同”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在成都拉开帷幕。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沙龙、时尚创意设计与城市空间沙龙、中欧文旅创新发展(成都)峰会等精彩活动逐一上演。
  数百名全球知名文化大咖、业界领袖、相关领域权威机构汇聚蓉城,深入探讨文化与城市认同、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等重要议题,聚焦文化、旅游、时尚设计等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成都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建设建言献策。
  此次活动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组委会(WCCF)主办,成都传媒集团承办,每日经济新闻执行,采取了“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从举办时间和形式上“无缝衔接”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年度峰会。
  重磅报告发布
  聚焦世界新兴城市文化空间
  据了解,2018年、2019年,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组委会与成都市人民政府成功举办了首届和第二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每届论坛都邀请到全球30余个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代表,以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近400名嘉宾汇聚成都,共商文化发展大计。
  10月29日下午,以“从文化空间到城市认同”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主论坛在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拉开帷幕。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头戏”,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秘书长保罗·欧文斯重磅发布了《世界新兴城市——从文化空间到城市认同》报告并围绕一系列世界城市经典文化空间案例对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
  与此同时,国内外的文化大咖,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从不同维度探讨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以“城市文化吸引力与城市认同”为题献上了精彩的主旨演讲;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教育部艺教委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着重探讨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深入探讨了城市空间中的美学意义。
  此外,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文化委员会创始委员乔迪·帕斯卡则为正在迈向世界旅游名城的成都分享了世界城市旅游目的地塑造的经典案例。
  这些国内外的文化大咖对文化空间塑造和城市发展有着长期深度的观察。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多年前就提出中国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延续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在街区保护过程中,城市文脉应与城市功能相结合。
  成都近年来在传承文脉,塑造城市文化空间,凝聚城市认同时正是秉持的城市文脉与城市功能相结合的原则,世界文化名城的吸引力显著提升。
  以宽窄巷子为例,在近2年的改造提升中,作为天府传统文化和市井文化集中缩影的宽窄巷子成功地串联起了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项目,营造出丰富多元的城市文化空间,在地理层面和心理层面构建起城市的文化核心,直接辐射方圆2.5公里半径内的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青羊宫、永陵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等集成了成都三千年璀璨文化精髓的人文生态景区。
  与此同时,成都通过宽窄巷子将这些景点串联起来,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文旅圈”,不断吸引着人们前去深度旅游,在传承创新文化空间的同时,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释放出巨大的叠加效应。
  当谈到成都近年来文化领域的发展时,中外文化大咖不吝对这座城市的赞美。“成都是一座非常有品味的城市,在音乐、时尚、设计等创新领域发展得非常不错。” 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秘书长保罗·欧文斯表示,“成都的文化氛围非常好,成都市民积极的生活方式、活跃的城市文化参与度是这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
  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沙龙开启
  传承天府文化 激发城市活力
  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根脉,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深刻地认识到文化遗产是其迈向世界文化名城的核心竞争力。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成都在传承天府文化的同时,还注重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的有机互动,打造出众多底蕴深厚的文化场景,持续推动旅游和文创产业发展,激发了城市创新活力。与此同时,成都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文明互鉴,天府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作为此次论坛最重要的主题沙龙活动之一,10月28日下午,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沙龙在水井坊博物馆开启,中外文化大咖深入探讨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其中,如何延续城市文化精髓,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打造城市独特文化名片等议题成了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沙龙上,欧洲遗产协会——世界最大遗产大会主席(萨格勒布)托米斯拉夫·奥拉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通过对巴蜀文明历史进程演变的讲述,勾勒出成都数千年的文脉发展胜景。
  在圆桌对话环节,成都市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谭平,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卜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谭继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大英图书馆高等教育和科学主管马贾?马里切维奇等专家学者围绕“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深度对话,并对成都加速建设“三城三都”表达了高度认可。
  “天府文化作为城市永远不会改变的‘不动产’,是成都冲向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与传统巴蜀文化不同,天府文化从时间上来看横跨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仅有传统元素,还注重现代都市存在。”谭平表示。
  在谈到如何进一步发挥文化遗产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时,谭平指出,关键在于要进一步弘扬天府文化,塑造成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在他看来,目前,成都已形成了天府文化独特的建设路径。成都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全面开展天府文化“九进”系列活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让天府文化真正浸润百姓生活。在大力推进“三城三都”建设过程中,天府文化创新发展,最终走向世界,提升了成都在全球范围内的城市竞争力。
  在持续推动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建设的过程中,成都始终以文化为根基、创意为灵魂、产业为支撑,把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化中心摆在重要位置。
  如何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和文创产业?颜劲松从四个维度进行了解读:一是做好考古发掘与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这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基础;二是积极培育城市多样化文化生活需求和文化消费场景,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升级;三是打造享誉中外的城市文化品牌;四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框架下,推动成渝文旅产业抱团发展,积极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成都跻身时尚第一方阵
  时尚大咖探讨时尚创意与城市发展
  时尚,于城市而言,是引领发展潮流的文化形态,是一座城市最容易被人铭记的鲜明标识。
  近年来,成都成功跻身中国时尚城市第一方阵,奢侈品消费总订单量和消费人数仅次于北上。相关专家认为:“与国际接轨的视野、开放包容的天府文化以及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是成都在时尚领域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的关键。”
  近日,从2020中国设计大秀亮相宽窄巷子再到ELLE风尚大典首次移师成都,成都凭借其强大的时尚影响力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目前,时尚创意产业已逐渐成为成都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城市更新的关键动力和新范式。成都也正在积极地探索时尚创意如何更好地为城市发展赋能。
  10月28日下午,以“时尚创意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的时尚创意设计与城市空间沙龙在成都尼依格罗酒店举行。成都市商务局局长张金泉和RENEW咨询顾问公司董事长威廉·奈特进行了精彩的现场致辞。
  参与到这场时尚交锋的大咖可谓是“众星云集”,包括时尚传媒集团副总裁余辉,英国时装协会商业总监杰玛·朱维勒,50后跨界设计者王亥,《时装》杂志社社长、出版人、主编、时装传媒集团总经理赵跃红以及通过线上方式为成都时尚产业“打Call”的伦敦时装学院创新中心主任马修·德林克沃特等。
  全球时尚潮流届顶尖大咖“坐镇”中国现象级商圈IFS·太古里,共同探讨城市时尚艺术空间打造、时尚经济发展路径,无疑是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时尚之都的最好写照之一。
  那么成都建设国际时尚之都,优势何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看来,“成都经济实力雄厚、消费市场巨大、文化底蕴丰富。人才方面,这里高校、科研院所很多,人才聚集,可以为时尚产业提供充实的人才保障。产业方面,成都在服装服饰、黄金首饰、家具家装等消费品产业上有良好的基础。这都是成都发展时尚产业具备的优势。”
  中欧文旅创新发展(成都)峰会开幕
  助力成都迈向世界旅游名城
  近年来,成都文旅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9年,成都接待游客2.8亿人次,同比增长15.24%;旅游总收入4663.5亿元,同比增长25.6%。
  成都还跻身猫途鹰(TripAdvisor)“旅行者之选”中国最佳目的地榜单第四位,获得亚洲旅游红珊瑚“最受欢迎文旅目的地”奖。在迈向世界旅游名城的过程中,成都的城市吸引力进一步彰显。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成都在文化旅游领域主动作为,出台了成都文旅产业20条重磅措施,并通过“文创通同舟行动”等积极举措,实现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复苏,为未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据了解,新冠疫情以来,在各项政策积极推动下,成都旅游整体呈现出加快复苏的良好态势。2020年7月,成都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0%,接待人次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恢复率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
  10月28日下午,以“后疫情时代的文化旅游创新”为主题的中欧文旅创新发展(成都)峰会在宽窄巷子钓鱼台精品酒店拉开帷幕,聚焦中欧双边优势文旅产业资源对接合作,世界旅游名城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推动文化旅游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等重大议题。
  在比利时前驻华大使、欧盟中国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创始人帕特里克·奈斯致辞后,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来也股份创始人杨振之围绕疫情之后的文化旅游复苏进行了精彩演讲;西班牙马拉加市代表则重点分享了欧洲智慧旅游发展之路。
  圆桌对话环节,西班牙马拉加市毕加索基金会主席弗朗西斯科·斐尔南多、融创成都文旅城总经理李鸣镝、域上和美集团董事长邱伟、四川省旅游协会秘书长柴延祝等针对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各抒己见。
  世界城市书店沙龙开启
  探索城市书店“未来形态”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书店已不仅仅是书籍的阅读和售卖场所,已成为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和文化符号。
  2018年,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首次对外发布《中国城市书店数量排行榜》,成都仅次于北京,排行第二。近2年,成都通过积极构建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实体书店健康发展,阅读正成为成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10月29日上午,以“现代书店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为主题的世界城市书店沙龙在方所书店启动。该沙龙采用线上+线下模式融合开展,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书商》杂志编辑菲利普·琼斯通过线上进行了主旨演讲。
  随后,原三联书店总编辑翟德芳、言几又营销副总裁王敏慧、新山书屋创始人李晖、散花书院创始人廖芸等在现场围绕现代书店的未来发展之路和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之道,热烈探讨现代书店能否塑造城市特色、影响城市书店受欢迎的关键因素等问题。
  在法国火神的锻造间出版社创始人大卫·默勒曼看来,“成都的书店产业充满了潜力,未来还应该继续增强创新能力,加强文化的融合交流。”
  根据相关规划,成都致力于到2022年建成“中国书香第一城”,让成都的市民综合阅读率、城市综合阅读指数、个人阅读指数、公共阅读指数位居全国前三,实体书店发展水平位居全国一流。
  在各大主题活动精彩上演的同时,第六届中国艺术金融年会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开幕,来自文化和金融领域的专家大咖、业界领袖共同探讨金融创新助力艺术品流通,新技术赋能艺术确权等重要议题。此外,聚焦项目交流、产业互动、融资对接的公共平台——世界文化名城全球路演联盟也正式亮相。
  当前,成都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在保持高速发展同时,文创、旅游、赛事、音乐、美食、会展等多个领域呈现出深度融合趋势,对经济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无疑,此次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是对成都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后疫情时代成都遗产保护开发、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时尚创意赋能城市发展等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将在未来孕育出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助力成都加速迈向世界文化名城。


(责任编辑:王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