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哈尔滨市公安局针对疫情期间市民上网频繁,电诈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的情况,组织全市反电诈战线将疫情防控与反电诈工作统筹推进,大力开展疫情期间反诈防骗宣传教育和精准劝阻预警等工作,为群众构筑防疫和反诈“双免疫”的坚实屏障。
为群众接种“反诈疫苗”
刑侦支队新型犯罪侦查大队利用全局民警护航全民核酸检测契机,面对面地向群众开展反电诈宣传,为群众接种“反诈疫苗”。他们组织民警在全市核酸检测点通过发放反诈宣传单、扩音喇叭广播、粘贴宣传标语、LED屏播放提示语等形式,营造浓厚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氛围,有效增强了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
“这个宣传好啊!快给我下载这个软件。上个月我在外地的小学同学就被电信网络诈骗了50多万,这个APP能拦截吧?”市民张先生问民警。在民警的指导下,张先生顺利地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他高兴地说:“真没想到,出门做个核酸的工夫,还给自己钱袋子上了一道安全锁。”
截止目前,全市注册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万余人次,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微信视频号、快手、抖音等政务号90余万人次,累计推广500余万人次注册“金钟罩”警民联防小程序,为实现精准预警劝阻、构建智能安防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线上宣传增强群众防骗意识
刑侦支队新型犯罪侦查大队将大水漫灌和精准点滴相结合,不断加大反电诈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了反电诈宣传的全覆盖。
他们针对疫情期间群众居家情形较多,在线上宣传方面积极策划,在搜集整理原有宣传品的基础上,创新创作了一系列短信、提醒、短视频等内容丰富的宣传品,先后制作了《疫情期间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快递“有新冠”,小心是诈骗》等推文、短视频,依托“声屏报网微端”等各类宣传媒介,累计刊发各类宣传报道50余篇,最大限度地将反电诈宣传触角延伸至社会各个领域。
他们制作的《哈尔滨警方打掉两个直播类诈骗团伙》短视频被公安部刑侦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媒体转发,通过“平安哈尔滨”抖音观看人数更是高达200多万人次,点赞超3万人,有4000多位网友互动留言,反响十分强烈。同时,短视频《破局冒充领导诈骗》也被公安部刑侦局和国家反诈中心采纳播发。
精准预警劝阻避免群众财产损失
刑侦支队新型犯罪侦查大队严格落实三级联动预警劝阻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上门预警劝阻,果断出手守护百姓的钱袋子。疫情期间,他们平均每天成功预警劝阻20多人,累计避免群众财产损失200余万元。
3月19日11时许,哈尔滨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在工作中发现,道里区居民李大娘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经多次联系老人手机一直关机。于是,他们立即启动三级预警工作机制,与辖区派出所民警兵分两路寻找老人,最后在辖区一家手机店内,将已经被严重洗脑的李大娘找到。此时,她已经将4张银行卡信息输入到骗子要求下载的“安全账户”,就差最后一步,李大娘的50多万元的养老钱就将被骗走。在民警的帮助下,李大娘避免了财产损失。
3月9日,木兰县公安局木兰镇第三派出所也阻止了一起电诈案件发生。当天下午,某小区住户陈某娟领着女儿急匆匆来到派出所向所长樊景龙反映,刚刚连续接到一个开头是两个0的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说她银行卡有问题,必须马上下载一个APP软件,注册一个支付宝号,说如果不下载,卡里的钱就没有了,并且每个月还要扣500元钱。因卡里有今年种地准备的两万多块钱,她当时非常着急,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女儿放学回家,听说此事后说:“妈,咱们去第三派出所吧,樊所长到我们学校讲过防电诈的宣传课,咱们问问他这事儿怎么办。”所长樊景龙听了她们的叙述,又查看了来电号码,说:“你们这么做就对了,这明显是电信网络诈骗,如果你们按照他的说法去下载注册,银行卡里的钱就都没了。”陈某娟说:“多亏我女儿让我找你,不然这种地的钱就被骗走了,真得谢谢你啊!”
3月23日15时,香坊分局和平路派出所接到市局反诈中心下发的预警劝阻信息,辖区居民李某可能正在遭受电信诈骗。接到指令后,民警立即拨打了李某的电话,对方手机却一直处于通话中。民警判断,电诈犯罪分子极有可能正在对李某实施诈骗。民警一边继续拨打电话,一边驱车赶往李某的工作地点。见到李某后,民警当即上前阻止。此时,李某正准备向电诈犯罪分子转账3万元。民警及时细心地劝解,使李某从骗局中清醒过来,并当场注册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金钟罩”警民联防小程序,还签署了个人防诈承诺书。(耿兴徐 陈思思)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