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历史档案>正文

“杜岗会师”为何选择杜岗?

2021-05-17 15:08 来源:《祖国》杂志

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提起“杜岗会师”,那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都知道杜岗是彭雪枫、肖望东、吴芝圃三支部队会师,组建新四军游击队会师纪念地,都知道“杜岗会师”是河南省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然而,“杜岗会师”为什么会选杜岗?选择杜岗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今天,我就给读者讲讲这里面鲜为人知的故事。

 

西华县“三岗”革命根据地“豫东特委”纪念塔

会师选址由县城改为杜岗

1938922日,确定新四军游击队会师地址的秘密会议在西华县城召开,会议地址就在北关安云中的家中。参加人员有县长楚博,魏凤楼、胡晓初、屈申亭、候香山四个区长,安云中、安翠府特邀参加。楚博直入会议话题,他说这是西华县第二次召开确定新四军游击队会师地址的秘密会议,第一次是20日,在我的办公室召开,会上我和四位区长一致决定,会师地址选择西华县城,县城人多财力丰厚,集体场所可供部队活动,并且安家有三处深宅大院,有10多种生意,大院可以住首长和部队机关,像酒坊、木材交易市场等可以驻扎部队,加上安云中、安翠府兄弟是我们的“知己”、“高参”,多次冒险为我们提供情报、安排会场、饭菜、买枪、捐款、凑粮等,这一次他们也一定能把部队安排好、照顾好。今天开会,主要是把这一决定通知到安云中、安翠府,相信你们俩一定会贯彻落实县政府的决议,圆满完成这次艰巨任务。

安云中、安翠府兄弟听后,压力很大,新四军游击队会师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会师选择地址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大事,必须慎之又慎。安云中、安翠府兄弟就会师选择县城当场商讨,指出了利弊。安云中说,县政府的决议我们兄弟俩理应执行,但是在县城会师有利也有弊,我就给你们说说利弊,供参考。县城人多财力丰厚,集体场所多,这是人所共知的优势,但是人多嘴杂,情况复杂,一旦走漏消息,会师部队被敌人包围,县城有城墙,突围困难,强行突围,势必造成人员伤亡。

参会人员都觉得安云中说的有道理,经过协商,决定听听安云中这位“高参”的“锦囊妙计”。楚博看着安云中,诚恳又带着希望地说,你说会师选哪更好、更合适?安云中说:“杜岗”。楚博若有所思地说,给大家说说理由。安云中胸有成竹地说:“杜岗村离‘三岗’‘豫东特委’近,党组织健全,群众基础好;村里有财主50多户,有供给部队的物质基础;杜岗东临新黄河,水流潺急,可以御敌;杜岗离县城6里,可以利用县城优势;我岳父蔡贵和是杜岗村的财主,其父蔡登云是全县闻名的武秀才,德高望重,蔡贵和兄弟3人,哥哥蔡永和,弟弟蔡国和,下辈有12个儿子,蔡国和的二儿子蔡疑德任西华县保安团营长,五儿子蔡新德是村联保主任,家族人多势众,财力物力充裕,定能安排好、照顾好部队,而且安全可靠。因此选址杜岗会师得天独厚”。

见安云中说得有理有据,与会人员一致同意会师地址改为杜岗。第二天,县长楚博带领四个区长和安云中,亲到杜岗村召开会议,宣布部队在杜岗会师的决定,要求做好迎接部队、安置部队的具体事项。

 

19578月安云中(右二)与妻子、儿子合影

为凑军饷弟拔刀刺中哥哥

193810月,西华县长楚博为杜岗会师部队凑集粮款,在西华县城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周密布置,达到了家喻户晓,形成了人人参与的局面,全县捐粮食3万多斤,捐款2万多块大洋,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其中为凑军饷弟拔刀刺中哥哥,就是感人故事的一个代表。

故事发生在城北关安家,安家30多口人,有土地百亩,深宅大院3处,楼房两所,其他房屋60余间,有酒馆、饭店、油坊、卷烟房、浴池、煤行等10多种生意。安家三兄弟都是30多岁,年富力强,老大安翠府,任县城联保主任,德高望重;老二安云中,热情爱国,曾与王其梅、魏凤楼、胡晓初、屈申亭、候香山等人义结金兰,多次冒险为党和抗日自卫军办事;老三安云喜勤劳持家。县长楚博为杜岗会师部队凑集军饷的任务交给了县联保主任安翠府。安翠府与安云中商量,县城整体捐钱由安翠府负责,家中的捐款由安云中负责,家中捐款要积极主动,目标捐钱2000块大洋。安云中与家人和10多个生意负责人协商,本着打紧开支,尽可能多捐钱的目的,很快凑够了2000块大洋。但是,安云中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三弟安云喜坚决不同意捐钱,他要求分家,他的财产留下。发生分歧争吵后,安云喜拔出匕首,在安云中的屁股上通了一刀。无奈,安家三兄弟分了家,安翠府、安云中兄弟拿出了钱财,又卖了酒馆、木料行,才凑够了2000块大洋,捐献给了杜岗会师部队。

 

西华县县直单位在杜岗会师纪念碑前举行入党宣誓

保证子弟兵有枪用有饭吃

安云中不仅支持杜岗会师部队,而且对活动在西华县境内的共产党员、人民子弟兵,也关心关怀备至。安云中说:“只要我有饭吃,就保证子弟兵有枪用,有饭吃”。他一诺千金,说到做到。从30年代初到解放前夕,他为共产党员、人民子弟兵多次筹备、运送、购买枪支弹药,多次凑集军粮军饷,为此受过伤、坐过牢,事迹感人肺腑。

1932年,中共中央北方局派沈东平来西华,恢复发展党组织,开辟革命根据地。沈东平深入西华县艾岗乡“三岗”,发展党员,建立农民武装。万事开头难,当时物资严重缺乏,军需更少,特别是枪支弹药奇缺。但是,群众支持新生的党组织、根据地、农民武装,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

艾岗乡安庄村(现新桥村)知名爱国人士武永光(武敌生父亲),利用与安云中家庭的亲戚关系,把安云中邀请到家中,语重心长地对安云中说:“现在‘三岗’根据地刚刚恢复建立,军需十分缺乏,你家庭比较富裕,社会人脉广,搞些枪支,支持‘三岗’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安云中毫不推辞,向武永光保证,尽最大努力去办。安云中利用全家社会关系,四处打听枪支消息,亲自带人到处购买枪支。同时,他利用妻弟史强文在国民党队伍当差的机会,为安云中偷盗枪支。很快,安云中凑集28只枪,他直接到安庄村找武永光,协商捐献枪支的事。武永光非常高兴,就陪同安云中来到“三岗”,把枪交给了沈东平。沈东平对安云中支持“三岗”建设的壮举大加赞扬,大会宣传,小会表扬,安云中成了“三岗”建设的英模人物。

19387月,中共河南省委指示西华县,速派一名得力干部到扶沟任县长,带领一些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有效打击日寇侵略者。西华县长楚博指名要安云中到扶沟任县长。安云中考虑家中有几十口人、十多种生意,需要他照管,西华的革命事业需要他当“高参”,就建议魏凤楼到扶沟县任县长。党组织批准、魏凤楼同意,到扶沟县任县长。不过,魏凤楼向安云中提出了要求,他到扶沟需要带武装、需要枪,你得支持。安云中果断的回答,这没问题。安云中说服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十多人,参加魏凤楼的部队,同时,购买了16只枪送给了魏凤楼。

1938522日,中共中央发出《徐州失守后华中工作的指示》,提出“组织领导群众,发动游击战争,组织游击队,建立游击区”的战略决策。河南省委、豫东特委,也作出了“豫东沦陷后,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西华县长楚博出面,沈东平帮助指导,迅速组织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到年底,西华县的抗日武装力量发展到千余人。武装力量发展迅速,枪支弹药缺乏。楚博就指示安翠府、安云中兄弟,要千方百计购买枪支弹药,以适应武装力量发展的需要。安翠府、安云中兄弟经过打听,得知杞县有一帮地方势力有枪,就带领5个伙计,到杞县买了120支枪、600发子弹,交给了楚博县长,楚博县长夸安翠府、安云中“为西华的革命大业立了一功”。

1938年前后,西华县组织抗日武装力量,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环境恶劣,物资匮乏,革命工作十分艰难。安云中作为县城的“大户”、爱国人士,曾多次卖掉土地、生意、楼房,为共产党、人民子弟兵捐粮捐钱。也多次到东夏镇袁八老、清河驿乡于八老、西夏镇朱家等,闻名全县的大财主家,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服动员他们为共产党、人民子弟兵捐粮捐钱。

1938年底,安云中为人民子弟兵凑粮款,替曹本成坐监的故事,西华县城家喻户晓,人口皆碑。当时以县长楚博为司令的西华县抗日自卫军发展超千人,本来物资欠缺,加上几次对敌作战,人力物力消耗严重,物资更加匮缺。楚博就动员当地有钱有势的大户,有钱出钱,有人出人,为抗日自卫军筹备军饷。全县群众积极响应,纷纷捐粮捐钱,唯有曹本成不愿捐。曹本成家住曹河村,地有千亩,是全县有名的富豪。楚博无奈,就把曹本成抓进监狱,因为安云中与曹本成关系好,楚博就派安云中,到监狱说服曹本成捐粮捐钱。经过安云中做工作,曹本成同意为抗日自卫军捐粮捐钱。但是,楚博为了给曹本成压力,保证捐到粮款,让安云中替曹本成坐监,曹本成回家凑粮款,曹本成的粮款到,再放安云中。就这样曹本成回家3天,凑粮千斤、凑钱100块大洋,交给了抗日自卫军,安云中才安然回家。

安云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确有一颗爱党、爱国和爱军队、爱人民的火热心肠,他为党和人民军队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也将人民群众的饥寒冷暖时刻挂心上。安云中制定的祖传家训说 “为人处世,德善为先,济困扶弱,惜老爱贫”。他带头践行,并祖祖孙孙、世世代代传下去。(程东建 彭世繁)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