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构建法庭、基层组织与人民调解员“三级联动”调解网络,是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时代价值,基层司法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近日,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九重法庭联合人民调解员邹会平成功调解了一起亲姐妹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让横跨在姐妹之间的鸿沟得以消除。 原被告双方系姐妹关系,妹妹因资金周转,口头向姐姐借款25万元。2021年1月18日,姐姐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分两笔10万元、15万元出借借款。经姐姐多次催要,妹妹还款14万元。后剩余11万元,妹妹借故久推不还,无奈,姐姐将其诉讼至淅川法院。 收到案件后,九重法庭认为该案属家庭成员内部矛盾纠纷,不宜直接进入诉讼,而是适宜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解决,既能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又有利于修复家庭关系。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转至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员邹会平处进行诉前调解。 由于双方均在外地,而本案涉及姐妹关系,考虑到疫情影响,调解员邹会平决定通过电话和网络远程进行调解,随后调解员邹会平联系原告,了解到原被告只是因言语冲突,致使矛盾激化,便通过原告代理律师刘昶协助调和双方矛盾。经过调解员和刘律师的耐心劝说,从亲情、法理的角度向姐妹二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释法说理,使妹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即使是借亲姐姐的钱也应该按时偿还。同时,姐姐也觉得自己有点冲动,因为是家人更应该与亲妹妹沟通解决,不应该不由分说就告上法庭。 最终,在调解员的耐心沟通及律师的帮助下,姐妹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姐姐当场撤诉。至此,一起亲姐妹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通过人民法庭、调解员、代理律师三方通力合作,而圆满解决,更重要的是姐妹二人冰释前嫌,手足亲情得到了及时挽回。 本案系人民法院依托诉调对接机制,发挥调解平台远程解纷作用,通过线上云调解,一站式化解了矛盾纠纷,不仅修复濒临破裂的亲情关系,化解了积怨,也体现了在审判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淅川法院将继续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创新发扬枫桥经验,坚持调解优先,将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刘振伟 张玉峰 全晓宇)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