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 >奇闻轶事>正文

跨越千年石锤 北川大画家证实禹生北川

2017-10-16 16:04 来源:祖国网

    《祖国》刘仁喜报道  大禹文化一直是近代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题。近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欧阳修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理事、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常务理事刘文传耗时数月,通过研究北宋大画家李公麟的画作《蜀川图卷》,又一次确定了大禹出生地在北川。李公麟的巨幅长卷《蜀川图卷》早在1000年前就为我们标明了大禹出生地“石纽”和纪念他庙宇“大禹庙”的具体位置。


明确标明“大禹庙”“石纽”等位置局部图
    此图全卷长746.5厘米,高32.2厘米,其中共记载有各类地名188个,主要包括府州军县、山水溪岭、城镇村寨、寺观祠庙、亭堂楼馆等。这幅巨作大约是1242年至1285年间完成的,现被美国华盛顿区弗利尔(亦称自由艺术)美术馆收藏。

    该图明白无误的标明了大禹出生地——“石纽”位于“岷山”山脉及“大禹庙”以下,即石泉(今北川)境内。该图也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历史地图,最为乾隆皇帝所欣赏,被列为“乾隆四美”之一而受到青睐,被再度复制并增加了收藏题款为《蜀川胜概图》。



明确标明“大禹庙”“石纽”等位置局部图及历代收藏款识章
    气势恢宏的《蜀川胜概图》画卷所绘内容,是宋代川峡四路(今四川、重庆)的着名山岳、河流、城池风貌,且对宋代的地理名称有详细标注,兼具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这幅清朝乾隆时期由翰林院画师董邦达领衔绘制的“四川全图”,共记载各类地名188个,主要包括府州军县、山水溪岭、城镇村寨、寺观祠庙、亭堂楼馆、井池园宅、桥梁津渡、石洞峡岭、州界禁碑等方面,通过此图让我们看到了宋代四川的历史风貌、社会生活、山川风物等状况。可以说这些精细的历史地图,就是一部浩瀚的古代四川历史教科书。
    据记载,自宋人李公麟花了数年时间画就此长卷后,这幅巨图最先藏于明代嘉靖年间上海着名收藏家顾从义(字汝和)手中,后辗转流传到上海人陈所蕴,再传到王思延等人手中。到了清代初年时,《蜀川胜概图》流入清廷宫中,藏于内府,甚得乾隆皇帝喜爱,被列为“乾隆四美”之一。该长卷右上方有乾隆御题“李公麟《蜀江卷》寻丈间有万里之势,脱尽笔墨痕与造物者游矣”款识。
    后来不知何时,此画又从宫廷流落到民间,美国人弗利尔从上海庞元济(1864—1949年)处购得,1916年赠送给美国华盛顿自由艺术美术馆。

    乾隆皇帝和高士奇的题诗中,还将《蜀川胜概图》标注的许多地名有机地融入句中,从中可见他们对这些地名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如其中“石纽秋风落日斜,别鬓往圣生于此;蚕丛鱼凫开国事,谪仙已莫详原委”等诗句,亦可见其“谪仙”李白题写“禹穴”等事迹传说的真实性。



李白题写“禹穴”等事迹传说拓本
    《蜀川胜概图》为水墨绘画,地名直接书于图上相关位置,但没有采用“签贴”方式,该图的绘制正是得益于当时在胜览之风影响下人们对山水地图的重视。这与北宋时期由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一样,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传世名画。


(责任编辑:李俊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