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李楠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再次强调“全民健康体重管理”,倡导以科学方式防控肥胖及相关慢性病。“中医将肥胖视为脏腑功能失衡的结果,而非单纯热量过剩。”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减肥门诊专家白富彬指出,“采用过度节食、剧烈运动的方式减肥,会耗伤大量阳气和气血,有损健康,我们倡导通过针灸、穴位埋线等中医特色疗法实现科学减重。”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中医减重的神奇魅力吧!
“虚胖”真相:脾胃失调与痰湿堆积
从中医角度来看,肥胖与人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肥胖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脾胃功能失常和痰湿的堆积。
在白富彬看来,“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如同身体的“中央厨房”,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营养,运送到身体各处。如果脾胃功能失调,食物中的精华就无法正常转化,会形成痰湿,堆积在体内,最终导致肥胖。“很多人觉得胖只是因为吃得多、吸收好,但其实是因为代谢差、不消化。”
“中医调理肥胖是从整体出发,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健康减重的目的。”白富彬向记者介绍,南阳市中医院开展减重项目20余年,实施辩证减重,常见的方法有针灸、穴位埋线、艾灸和耳穴贴敷疗法等,这些方法因人而异,受益者众多。
四大中医疗法:打造个性化减重方案
针灸减肥塑身形。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针灸疗法通过刺激天枢、大横、中脘等特定穴位,调整体内气血运行,平衡脏腑功能,提高新陈代谢,可用于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单纯性肥胖等。针对青春期、更年期女士,还能改善月经推迟或提前的症状,缓解月经期疼痛。此外,针灸还可以消斑除皱,改善面部气色,起到美容效果。
穴位埋线助健康。穴位埋线是在针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将经络理论与现代生物医学材料相结合形成的治疗手段。该疗法根据患者体质特点,辨证选穴,在相应穴位埋入胶原蛋白线,长效刺激穴位,达到健脾益气、调和阴阳气血的功效。埋线疗法具有操作频率较低、疗效持久的特点。
艾灸温阳调脂减重。艾灸在减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量刺激穴位,进而激发经络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促进肠道蠕动,调理气血,达到减重的目的。
耳穴调衡控食控脂。耳穴有较多的神经分布,通过贴敷刺激耳穴,调节内分泌以达到体脂平衡;刺激迷走神经,抑制食欲;调控中枢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脂质分解、代谢,达到减重目的。每3天至5天贴压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贴压后饭前进行按压,可降低食欲。
“减肥想有效,全面出击妙。耳穴点按揉,体穴刺灸罐,饮食控制到,运动不能少,坚持很重要,身轻体更好!”白富彬提醒,中医减重强调整体观与个性调理,减重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唯有调和脏腑、疏通气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方能实现“瘦而康健”的理想状态。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