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刘文涛 肖磊 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的淅川县荆紫关镇,素有“一脚踏三省 ”之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重要门户。近年来,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立足区位优势和生态禀赋,以营商环境优化为突破 口,聚焦企业需求痛点,创新服务模式,厚植发展沃土,推动镇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政务服务“三省联合 ”打通企业办事“最后一公里 ”。 荆紫关镇以深化“放管服 ”改革为抓手,打造“一站式 ”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审批流程再造。通过设立企业服务专窗,推行“一网通办 ”“三省联合服务 ”等机制,建立“ 问题清单 ”和“责任清单 ”,实现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
法治护航“有温度 ”构建公平透明市场环境。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荆紫关镇联合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法治护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此外,设立企业法律服务站,定期组织法律顾问进园区、进企业,提供合同审查、风险防范等公益服务,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某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主动送法上门,让我们在合规经营中更有底气。 ”
产业配套“强支撑 ”打造特色发展生态圈。依托“文旅名镇 ”和“一村一车间 ”两张名片,荆紫关镇精准布局产业链,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一方面,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吸引眼镜厂、伞厂等一批企业入驻,形成加工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深挖三省交界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商贸街区,通过减免租金、政策奖补等措施,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要素保障“全方位 ”破解企业发展瓶颈。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用工难问题,荆紫关镇落实上级“政银企 ”对接机制,联合金融机构开发“ 生态贷 ”“文旅贷 ”等特色金融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同时,建立“人才服务驿站 ”,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与县人社局积极对接,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训什么技能,既解决企业用工缺口又安置了我镇居民就业。某新材料企业负责人感慨:“从资金到人才,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全链条支持,企业落户后产能提升了三成。”
如今的荆紫关镇正以营商环境之“优 ”促经济之“稳 ”、谋发展之“进 ”。随着“三省枢纽经济示范区 ”建设的深入推进,这座千年古镇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中,不仅擦亮了“投资热土 ”的金字招牌,更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产城融合的振兴之路。未来,淅川县荆紫关镇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