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崔国安 扛起责任健全机制,化解矛盾强化治理。2024年以来,河南省新野县上港乡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四个强化”为抓手,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全乡和谐稳定基础持续夯实,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强化“引领力”,构建高效联动格局。上港乡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常态化研究工作并推动责任落地。强化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健全首问负责、督查考核等机制,构建权责清晰、部门协同的基层治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责任精准落实。全乡每周定期召开由班子成员、派出所、司法所、各村支部书记参加的研判会议,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等关键要害,对全乡的治安形势、重大纠纷化解情况、重点人员管控情况、突出涉稳隐患问题,进行汇报、整理、研判,对全乡维稳工作进行集中研究、集中调度、集中解决。
强化“硬实力”,锤炼基层治理尖兵。上港乡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充实网格力量,做到应配尽配。推行“五微治理”,常态化开展微整治、微调解、微服务、微普法、微榜样,推动在职党员、人大代表、志愿者等力量,参与网格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有效助推专项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启动群防群治队伍,建立16支村级巡逻队伍,联合派出所对全乡重点区域和重点路段开展联合巡逻,提高见警率、增强震慑力。
强化“治理力”,健全源头预防体系。上港乡完善乡村“多元治理”“五微治理”等治理机制,常态化开展访情信息录入工作,按照网格区域划分,每个网格都将人、事、物全部纳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村组管理服务网格体系,第一时间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使网格员成为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安全隐患的排查员、法律政策的宣传员、治安防范的监测员、服务管理的信息员、群众心理的疏导员、社会事业的服务员,切实打造“小网格、大服务”的社会治理工作品牌。
强化“法治力”,涵养依法办事新风。上港乡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防范电信诈骗、养老诈骗、扫黑除恶宣传力度,提升政法宣传影响力。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依托乡村党群服务中心、法律顾问,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等服务,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在16个村培育一批懂法、善调的法治骨干力量,引导群众自觉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动自觉,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全乡“信法不信访”的良好风尚日渐浓厚。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