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9时,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政府党校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见面会”准时开启。随着视频画面在镇政府主会场与大湖村、法隆村、新街村三个片区分会场之间清晰切换,王英镇首次“问题诉求视频直达”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王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彭易刚在主会场动情开篇:“今天,我们打破空间阻隔,让乡亲们的声音‘一键直达’镇党委政府。大家有问题尽管提,我们现场听、现场办!”
新街村志德组的“心头急”
王英镇新街村分会场,村民冯光祥第一个接过话筒,他凑近镜头,声音急切:“彭镇长,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冯志德组的一名老党员,G351国道施工将我们冯志德组的排灌系统破坏了,加之连续大雨天气,周遭群众的房屋被淹,大家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得给我们个说法啊!”画面清晰传递着他紧锁的眉头。话音刚落,仙岛湖风景区党委委员、副主任邹润立刻回应:“冯伯,您反映的问题,会后我便与分管交通的魏和平主任联系,本周内带领道路施工方以及G351国道指挥部相关人员,现场核实群众的受灾情况,涉及的补偿和排灌疏通工程也会及时跟进落实,请大伙放心。”冯光祥紧绷的脸终于舒展开,连声道谢。
王英镇新街村分会场诉求人冯光祥反映问题
法隆村南倪组的“邻里情”
画面切换到法隆村分会场,村民黄细菊老奶奶喃喃自语说着:“他要我出2000元……”在法隆村村干部倪德福的解释下,了解到法隆村南倪组群众倪书生与黄细菊是前后屋邻居,两家屋基落差3米左右。因连续雨水天气导致倪书生房前的土方流失到黄细菊后屋檐下,为安全起见,倪书生计划做挡土墙,但要求黄细菊出资2000元,两人因此发生纠纷。王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黄俊细心回复:“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你们邻里间的这个情况我事先也有所了解,建挡土墙对你们两家都是一个保障,理应都分摊一点。费用这块我们依照行情也大概估算了一下,考虑到您家里的实际情况,您看出资1000元行不行?”“出1000元我还是同意,后面他请人做事,我免费请工人们吃便饭。”黄细菊老奶奶说完还有些不好意思,但现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伴随着阵阵掌声,法隆村分会场徐徐落幕。
王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黄俊在王英镇政府主会场回应诉求
大湖村新街小区的“发展声”
大湖村新街小区群众代表王贤胜老人有些激动:“咱们村是开国上将王平将军的故乡,这里依托仙岛湖风景区旅游名气也是越来越大了,相应的基础设施得更完善才对。你们看看我们村新街下水道,2024年大湖村村委会利用‘美丽家园’项目的40万改造了160多米,但因资金短缺还剩200多米没有改造。这段下水道就是一道暗沟,长期无法清理,堵塞严重,每逢洪峰季节便洪水满溢,造成街道20多户居民房屋被淹,路面污泥满地,没有好基建何谈好发展?”镇人大副主席明宇飞现场“接单”,10分钟内便商定方案,计划积极对接相关部门落实项目资金,同时提出是否可以聘请专业机构进行水道疏通,也督导大湖村“两委”干部吸取教训,安排公益性岗位保洁人员加大排水道管护,定期进行疏通清理。
王英镇主会场接访现场图
短短两个小时,三个片区的村民代表通过屏幕畅所欲言,共抛出涉及宅基地纠纷、民生服务、环境治理、乡村发展等诉求建议近十条。主会场内,镇领导、驻村干部以及平安建设办负责人直面问题,能现场拍板的当即明确解决方案、责任人和时限。需进一步研究的,也坦诚说明并承诺限时反馈。综治中心干部蔡庸辉全程记录,他表示:“所有问题已建立电子台账,后续专人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根网线,连通的是民心民意;一方屏幕,映照的是担当作为。屏幕上生动的画面,是基层治理现代化最温暖的注脚。王英镇创新运用“视频直达”形式,在科技赋能之下将政府服务的“神经末梢”精准延伸至村口,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被动接访”为“主动问需”。“视频直达”不是一阵风,王英镇会把“线上听民声、线下解民忧”机制常态化、规范化,让屏幕两端的“连心桥”越筑越牢。(文/王佳)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