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段国锋 刘怡扬 在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披星戴月,步履不停,穿梭于街巷阡陌,用坚实的脚步丈量责任,用无畏的担当守护安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和谐。他们,就是大石桥乡综合执法大队——一支以行动诠释忠诚、用服务温暖民心的队伍。
坚守初心,筑牢安全防线
大石桥乡地处交通要冲,安全隐患点多面广。面对挑战,执法大队始终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奉为圭臬。他们深入企业、校园、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拉网式隐患排查。从消防设施的细微漏洞,到经营行为的规范引导;从道路风险的精准识别,到违规建筑的坚决整治,队员们以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为大石桥乡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在一次例行企业安全巡查中,执法人员发现某工厂电线老化严重,火灾风险极高。他们当即下达整改令,并全程跟踪督促。期间,该乡人大代表主动介入,实地查看隐患点,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共同推动整改措施的快速有效落实。 企业负责人由衷感叹:“执法大队的及时预警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支持,帮我们避免了一场灾难!他们是实打实的‘安全守护神’!”
柔性执法,彰显人文关怀
执法有硬度,更需有温度。淅川县大石桥乡综合执法大队始终秉持“柔性执法”理念,将法治权威与人情关怀融为一体。对于情节轻微的违规行为,队员们注重教育引导,通过耐心释法说理,促使其自觉纠正,而非简单处罚。这种方式,是对规则的敬畏,更是对群众的尊重。
在一次整治占道经营行动中,一位老人因不了解规定违规摆摊。执法人员没有粗暴驱赶,而是温和讲解占道的危害,并主动帮老人将摊位移至合规区域。这一幕恰被路过的乡人大代表看到,他对这种“执法+服务”的模式表示高度赞赏,认为这体现了基层治理的进步与温情。 老人深受感动:“你们既讲道理又帮忙,让我这心里暖乎乎的!”
服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
执法大队不仅是秩序的维护者,更是服务民生、推动振兴的践行者。他们积极投身乡村环境整治、设施建设等中心工作,为提升乡村“颜值”和群众幸福感贡献力量。
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队员们撸起袖子,与村民并肩作战:清理垃圾、拆除违建、美化家园。他们的实干精神感染了群众,带动了广泛参与。如今的大石桥,街巷整洁,村容靓丽,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在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也总能看到他们忙碌协调的身影,保障工程顺利推进。一位工人感慨:“执法队员就像我们的‘定心丸’,有他们在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我们干活儿心里特别踏实!乡人大代表们也定期来工地走访调研,听取我们的困难,向乡里反映加快进度、保障质量的建议,大家伙儿都看在眼里。”
创新机制,提升执法效能
为应对新挑战,大队锐意创新,赋能执法。引入无人机巡查、智能监控等科技手段,实现对重点区域全天候、立体化监管。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闻令即动、高效处突。
一次暴雨中,智能监控系统报警显示某路段严重积水。大队立即启动预案,队员冒雨赶赴现场,设置警示、疏导交通、联动排水。乡人大代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通过联络群及时反馈周边群众诉求,助力指挥调度。 因处置迅速,该路段未发生事故,有力保障了群众安全。
党建引领,锻造过硬队伍
淅川县大石桥乡综合执法大队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锻造政治坚定、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执法铁军。常态化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提升综合素养。通过主题党日、红色教育等活动,不断淬炼党性,强化使命担当。一位党员队员道出心声:“作为党员,执法一线就是我的战场。既要严格公正,更要心系群众,为党旗增辉,为人民尽责。人大代表们也时常参加我们的学习交流活动,分享基层见闻,提出宝贵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
群众认可,筑牢和谐根基
淅川县大石桥乡综合执法大队的辛勤耕耘,赢得了群众的由衷认可和广泛赞誉,也收获了人大代表们的充分肯定。
群众们交口称赞:“以前环境差、隐患多,现在执法大队来了,面貌大不同!他们办事公道,还总惦记着咱老百姓的难处,真是咱们的福气!” 多位乡人大代表在评议工作时指出:“执法大队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特别是在保障安全、服务民生、推动治理创新方面表现突出,是党委、政府信赖,人民群众满意的优秀队伍。我们将继续履行好监督和支持职责,共同推动大石桥乡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大石桥乡综合执法大队,以赤子之心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他们用担当铺就平安之路,用奉献守护百姓之心。未来,这支队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扎根基层,为大石桥乡的繁荣稳定与长治久安贡献不竭力量!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