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关注民生 >小康社会>正文

河南省镇平县枣园镇:“牛”科技的富民路

2025-07-16 15:53 来源:《祖国》杂志

《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李晓宁 清晨,河南省镇平县枣园镇周岗村的万誉生态牧业早早忙碌起来。饲料搅拌机轰隆作响,运输车来回穿梭。饲养员张恒义没像过去那样凭经验拌料,而是在智能屏幕前点点按按。不一会儿,智能饲喂塔就精准地为栏里的肉牛送上了营养早餐现在养牛靠数据说话,张恒义说,每头牛该吃啥、吃多少,长了多少肉,屏幕上清清楚楚。

占地50多亩的牛场,如今成了科技养牛的试验田。走进牛舍,最大的变化是每头牛耳朵上都挂着一个电子耳标,这就是它们的数字身份证。这个小玩意儿24小时工作,把牛的活动量、反刍次数这些关键健康信息,实时传到后台的电脑系统里。就像给每头牛配了个健康管家牧场负责人谢书云解释道,牛有点啥不舒服的苗头,系统能早点发现,我们就能及时处理。这么一来,用药成本省了差不多三成,牛犊的成活率反而更高了。

科技养牛的好处,不只体现在牛舍里。牛场还投资开起了自己的牛肉餐厅福牛港。在县城餐厅的透明厨房边,顾客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盘子里那块牛肉的来龙去脉:它来自哪个牛舍、平时吃的啥饲料、检疫合不合格,信息明明白白。这条从牧场到餐桌的透明链,让顾客吃得放心,也成了福牛港在南阳城里和周边县市站稳脚跟、越开越好的金字招牌

科技养牛带来的实惠,最终落进了村民的口袋。万誉公司通过入股分红+家门口就业的方式,带动了周边不少村民转型增收。村民周绍亚参加了公司的培训,现在成了饲料调配中心的技术能手。守着家,对着电脑就能养牛,挣得一点不比外面打工少!他高兴地说。像周绍亚这样在牧场稳定就业的村民有十几个。村集体也通过资金和土地入股,年年都有分红。

一头牛,从周岗村的饲料地里出发,经过科学喂养、精细加工,最后变成福牛港餐桌上的美味。这条种、养、加、销、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不仅让牛肉更香,也让乡亲们的钱袋子更鼓了。在枣园镇,科技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养牛的老行当,给乡村振兴添上了新动力。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