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关注民生 >民生新闻>正文

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12345热线响应+代表担当 高效化解群众“吃水难”

2025-07-22 14:34 来源:《祖国》杂志

  《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段国锋   “水来了!水来了!”7月20日清晨,看着清澈的井水重新从水龙头里哗哗流出,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茅坪村的村民们喜笑颜开。三天前,村里唯一的饮用水井突发故障,导致108户村民用水告急。得益于“12345热线响应+人大代表督办”的高效联动机制,这一难题在72小时内得到圆满解决。


  热线“吹哨”,诉求直达。 7月18日上午,茅坪村村民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紧急反映水井停水问题。乡政府接诉即办,迅速启动应急响应,30分钟内分管副乡长即带领水利站、村委会人员赶赴现场。经排查,确认故障原因为深井水泵烧毁及输水管道破裂。
  代表“报到”,全程护航。 大石桥乡人大主席团同步行动,指派乡人大代表郭红彦同志全程介入。郭红彦代表迅速赶到现场,一方面积极参与协调,及时对接该县水利局进行报告,同步推动乡财政紧急拨付维修资金;另一方面严格履行监督职责,紧盯抢修进度和质量,确保工程高效、可靠推进,并及时向村民通报进展,安抚情绪。
  部门联动,昼夜抢修。 在人大代表监督协调下,由水利站牵头,电力、村委会配合的抢修专班迅速组建。技术人员克服高温天气影响,昼夜不停进行水泵更换和管道修复。同时,村委会组织党员志愿队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提供上门送水服务,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原计划需5天的工程,仅用72小时便提前完成,于20日清晨成功恢复供水,经检测水质达标。
  机制深化,长效保障。 此次“吃水难”问题的高效化解,是大石桥乡探索“热线+代表”联动机制的成功实践。乡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将进一步固化该机制,推动人大代表常态化参与重要民生诉求的监督协调。同时组织代表对全乡类似饮水设施开展定期巡查,建立风险台账,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并着手探索将重点设施纳入智慧监测,提升预警能力。

  “没想到一个电话,三天就解决了大问题!12345热线真管用,人大代表真负责!”村民王大爷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大石桥乡通过“热线听民声、代表强监督、政府快落实”的协同模式,有效破解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跑出了服务民生的“加速度”。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