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贾小凯 暮色四合,河南省镇平县曲屯镇曲屯村文化广场笑声荡漾。经典抗战喜剧《举起手来》中潘长江饰演的“罗圈腿”日本兵正狼狈逃窜,引得观众前俯后仰。就在剧情酣畅之际,广场的灯光悄然调亮了几分,曲屯镇派出所的干警和曲屯村村干部们已然手持大喇叭,悄然融入了观众席的前排——一场精心设计的“安全守护课堂”在电影结束前,无缝楔入了这充满欢笑的夏夜。
“乡亲们,电影好看,但咱们的安全弦更要时刻绷紧!”派出所干警洪亮的声音穿透了电影的背景音,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他并未等待银幕完全暗下,而是巧妙地利用电影尾声的注意力转换期,直接切入主题。干警的神色转为凝重,将近期发生在本地的真实案例摆上了台面:“就在上周,咱村一名大学生轻信了网上‘招嫖’信息,结果被骗走两万多生活费;还有位大姐,本想通过‘刷单’赚点零花钱,结果被层层套路,辛苦攒下的积蓄打了水漂……”这些发生在身边、针对不同人群的鲜活案例,像一盆冷水浇在夏夜的热闹上,让村民们的笑容渐渐收敛,代之以专注的倾听和低声的议论。“原来这些骗局离我们这么近!”抱着孩子的张婶忍不住感叹。
案例剖析的余音未落,村干部苏大叔已接过话筒,他的声音里带着沉痛:“别说别人,我自家小孙女,拿她爸手机玩,一不小心几千块眨眼就没了!”他掰着指头算账:“咱们在地里刨食、打工攒钱,几千块是多少个日夜的汗水?骗子动动手指就骗走了!大家伙一定要看好自家老人和孩子的手机,不明链接、二维码,千万千万别乱点!”身边真实的教训,比任何口号都更刺中人心,叹息声在人群中此起彼伏。
宣传并未止步于大人。干警们敏锐地注意到人群中那些好奇张望的小脑袋。他们特意走到孩子们中间,蹲下身来,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耐心讲解:“小朋友,陌生人发来的游戏链接能点吗?”“不能!”孩子们齐声回答。“那说送你漂亮皮肤、免费礼物的信息呢?”“是骗子!”一个小男孩响亮地抢答,还补充道:“警察叔叔,我知道,陌生电话不能接,要告诉爸爸妈妈!”干警赞许地拍拍他的肩。这俯身一问一答间播下的安全种子,正默默筑起守护未来的第一道堤坝。
电影终幕,村民并未匆匆散去。李大姐捏着刚发的防骗手册感叹:“以前总觉得诈骗离得远,今晚这身边事一听,后背直发凉!真得捂紧‘钱袋子’!”夜幕下的曲屯广场,光影退场,但一种无形的防御力量却在人们心中悄然扎根。
当红色经典中的“举起手来”遇见诈骗分子的“伸手要钱”,曲屯镇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宣教,完成了对村民防诈意识的深度唤醒。把反诈阵地搬进笑声阵阵的广场,将冰冷案例化为身边人的叹息,这既是智慧,更是责任。在骗术不断翻新的时代,唯有让识诈、防诈真正融入日常烟火,成为村民本能的警惕,方能守住千家万户的安宁灯火。这场银幕内外的守望,映照的是为民护财的拳拳之心。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