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财经报道 >产业经济>正文

河南省镇平县枣园镇:“人大+烟叶”谱写产业振兴新篇章

2025-09-05 15:18 来源:《祖国》杂志

《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李晓宁   秋风荡起烟叶,喜看绿叶变金叶。在河南省镇平县枣园镇的烟田大方里,各级人大代表穿梭于烟农之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当前正值烟叶采摘烘烤时节,枣园镇3500亩烟田里,翠绿的烟叶迎风摇曳,烟农们正忙着采摘、绑扎、烘烤,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枣园镇人大主席团坚持以为民履职为初心,以产业破局为抓手,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聚焦烟叶这一特色产业,深入田间地头破解发展梗阻,用主动作为的担当激活发展动能。

深入一线调研,精准把脉产业痛点

枣园镇人大主席团以代表系群众、服务促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熟悉基层的独特优势。

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把脉烟叶产业在土地流转、设施建设、收购销售等关键环节的痛点难点,逐一破解发展难题。

为突破土地分散难成规模的瓶颈,代表们积极协调推动连片土地流转,将零散农田整合为百亩连片的标准化方。

针对种植技术短板,他们联合镇农业部门、烟站开展技术培训,从育苗到烘烤,手把手指导烟农提升种植水平。

破解基础难题,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在基础设施方面,代表们结合烟水配套和农田水利建设现实需求,多方奔走争取资金支持,切实改善烟叶生产基础条件。

2024年,针对烟农反映的炕房建设问题,镇人大主席团多次向镇党委、政府和县烟办反映烟农诉求,并督促施工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同时积极协调枣园辖区及周边乡镇的炕烟厂房,以就近解决烟农的烘烤需求。7月下旬,60座电炕烟房及配套设施如期完成建设,解决了烟农的燃眉之急。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产业效能

枣园镇人大主席团创新推行人大代表+服务模式,以全县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人脉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

代表们积极走访选区群众及企业,协调解决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今年以来,镇人大主席团共开展接待和走访活动28次,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道路交通、农业水利等问题26件。

在烟叶生产中,代表们协调推广了斜插深等技术创新,使烟苗成活率显著提高。同时,推动枣园镇建设了189座电烤房,组建19田保姆服务队,为烟农提供全方位服务。

科技赋能产业,智慧烟田显成效

枣园镇的烟叶生产已经插上科技的翅膀。植保无人机在烟田上空嗡嗡飞行,将药水得又匀又细。

小小的传感器埋在土里,实时报告烟田土壤湿度、肥力状况,为精准农业提供数据支撑。整片的烟田被划成一个个网格,责任烟技员天天巡查,及时发现问题。

这些新法子、新工具,管护更细、更准。今年烟田的病虫害比去年减少了约两成,烟株比往年更加壮实。枣园镇烟叶的优质率从81%跃升至94%,真正实现了每株烟苗都带着科技基因。

产业成效显著,富民强镇双丰收

通过人大代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枣园镇烟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25年,枣园镇发展了周岗村千亩烟叶示范方1个,沟王村、山北村500烟叶示范方2个。

枣园镇植烟面积达3500亩,预计可实现烟税300余万元。烟叶产业已成为该镇增收振兴、富民强镇的重要支撑。

烟叶产业带动了20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近500户以土地租赁或入股方式加入烟叶合作社,100余名贫困群众从事烟叶务工,年增收约7000元。

如今走进枣园镇,连片的烟田郁郁葱葱,电烤房内飘出阵阵烟香,金黄的烟叶正在出炉。

人大代表+烟叶的模式已深入人心。从土地流转到技术指导,从基础设施建设到销售渠道拓展,处处可见人大代表们忙碌的身影。

小小的烟叶,正以蓬勃生机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绚丽光彩。


(责任编辑:宋志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