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 >各地要闻>正文

共青团西宁市委开展“敞开心灵·放飞梦想”

不良行为青少年帮教活动

2018-08-29 11:08 来源:《祖国》

《祖国》消息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重点青少年特别是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帮扶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率。近日,团市委、市未保办在青海省建新监狱开展了“敞开心灵·放飞梦想”不良行为青少年帮教活动,100余名服刑人员参加了活动。      


活动前期团市委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与青海省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开展走访调查并对60名不良行为青少年建立档案台账,采取分类帮教的方式,为重点选定的30名服刑人员开展预防犯罪的心理干预辅导和心理评估,掌握并分析其心理变化状态,针对性的开展专业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及沙盘游戏治疗。


活动中,心理咨询专家们与失足青少年面对面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改造情况,并在轻松愉快的“团队破冰” 、“蛟龙出海”、“鼓动人心”等户外拓展活动和丰富多样的心理团体辅导中引导组员分享、交流,帮助他们提升互信互助意识;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挖掘自身潜能、客观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从而更好的接受矫正教育。同时为更好地做好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使帮教活动能够正常定期开展,团市委还与青海省建新监狱、青海省心理咨询研究中心订立了长期帮教协议。


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缺少关注与关爱,是社会服务管理的一个“弱项”,近年来,团市委不断探索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加强服务、引导和管理功能,减少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预防“走偏”青少年重新走上犯罪道路。下一步,团市委将创新工作方式,在开展不良青少年群体工作中着手实事、着手实效。一是组建服务队伍。面向社会招募法律专业和心理学专业青年志愿者共50余名,组建关爱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服务队,定期深入基层社区为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提供法律维权及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健康学习生活。二是坚持“分类回访帮教”。联合司法机关,对于判处监禁刑的未成年人,通过定期监所、家庭、通讯联系等回访方式,掌握其改造情况,及时妥善处理回访中发现的问题。对于判处非监禁刑、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定期对其进行考察、测评和心理分析,化解消极因素,促进其改过自新。三是开展关爱帮扶活动。针对排查出来的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思想表现、困难和要求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感化和心理矫正,采取“一对一、多帮一”的方式进行济困、助学、就业等方面关爱帮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史廷义)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