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暑热天,京城国画家裴国正先生因事莅沪,我特意去他下榻的宾馆拜访。虽然我首次与他见面,却如老朋友般熟识。大约四五年前,见到他在雅昌艺术网上的花鸟写意画,很欣赏,也就时常点赞,留下点感想文字。后来他在微信中时常展现他应邀在多座城市开办画展的消息,我便得以继续关注。我们之间的友谊亦与日俱增。
就在这次见面中,裴先生约我为这部画册写序,这令我多少有些汗颜,一来,虽然我断断续续写过一点感想,终究属于外行人的议论。退休前的三十年里,我的本职工作分别是《自然杂志》《广播电视研究》期刊的编辑,广播节目的编辑、记者,仅此而已,因为欣赏国正先生的画,才情不自禁提笔扯上几句。二来,我退休后应邀参与《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广播电视卷》的编纂,至今审稿应接不暇。不过,国正先生的诚意感动了我,我也就从命而不揣浅陋了。
他那幅多年前画就、颇具代表性的《家乡月 故乡水》《明月当空挂》《五福争游图》的意境和韵味一直萦绕我脑,打动我心,这是因为他在精神层面和技艺层面都体现了美。在这些图中,明月其实并未“高挂”在天,而是倒影于水,岸边柳条、芦苇亦是半露于湖面、半藏于水的含蓄、有味,体现出传统画论中赞赏的“镜中花、水中月”的审美效果;图中的数只鸭子似乎仅几个墨块拼接而成,却形象灵动,极简的笔墨体现出甚浓的写意味。画面的内容、题材看上去并无雄山大川般壮阔,却显露出构思的大气和手笔的宏富。
从立意看,国正先生的画总是充满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和祝福。他的《梅韵吉祥图》可以视为代表作。画面上,一株断枝缺桠的老梅,显然历经沧桑和劫波,蒙受过“苦难”,然而此时此景却足堪欣慰:它的枝干横向生长,新绿勃发,三只富态的鸡安坐其上,与梅为伴,共享梅花的香韵和明艳。或许国正先生难抑胸中情感,索性在画上题词:“老树已成铁,逢春又着花。花开皆五福,先到吉人家。平生多傲骨,不畏霜雪寒。若待知音至,随开满树花。”这里显示的“大团圆”结局不是建立在一般符号性的表层意义上,而是建立在具有思考性的深层意义上。 “大团圆”结局的作品历来体现在我国的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中,上述《家乡月 故乡水》《明月当空挂》《五福争游图》如此,《梅韵吉祥图》更是如此,它们反映出我国民族文化心理的“尚圆”思想,体现出不畏悲苦,无惧困难,终于如愿,获得皆大欢欣的画面,体现出艺术美学的主题,而这正是国正先生许多年来在作品创作中孜孜矻矻,努力以求的。对此,中国华侨画院副院长李国华先生曾说得好:“裴国正的许多作品是和谐而温存的,总是弥漫着一种欣欣向荣的气息,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清新。”
国正先生笔下流淌的向善、钟情、祈福之心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友爱、感恩、忠孝的品行是统一的。近些年来,由于国正先生画誉日兴,声名远播,他不断受到北京、广州、深圳、安徽、成都、西安、东莞等有关单位置办其个人画展的邀请,他极重情义,深信 “敬人者人恒敬之”的老话,哪怕自己困难再大,也不辜负朋友们的盛意。尽管北京家里的孙辈十分舍不得他这位仁慈的爷爷、外公,但他不得不一再远赴办展地。国正总是无忘于别人给他的涓滴之恩。比如靳尚谊教授、肖慧祥教授等出席他在北京的个人画展;邵大箴教授为他的画集题写书名等等。2017年的一天,参加一朋友在中国美术馆的画展,邵大箴老教授正巧坐在国正前面。国正看到,有来宾过去向他问候时,他总是起身微笑回敬,邵老还告诉身边朋友:“国正的画很富有个人特色和时代感,我也很喜欢。”国正闻之感动不已,并引为极大的激励和鞭策。已届六旬的国正时不时还会在微信中亮出他从北京的住家返回老家洛阳,陪伴老母亲,与老母亲共赏牡丹的照片。他自言:“独处僻静侍高堂,农家自有农家情。” 我与他闲聊中知道,他几乎一有时间都要抽身回家乡看望年近九旬的老母亲,他说:“不放心呐!”此时,他憨厚、朴实的脸庞露出真挚的表情。
国正出生于农村,自小就对自然生态、农家生活及禽、鸟、蔬、果十分熟谙,他深爱农村,深爱乡野,热爱生活 。人们常评赞作家“文如其人”,其实“画如其人”亦如是,我既从国正先生的行为点滴观其为人,也从其田园风格、农家情趣的作品中体悟到他的人品和格调。
苏轼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追求。”其实,“无法”始于“有法”,不为成法所囿,才是一位成功画家的艺术之道。 国正先生对国画艺术情有独钟,早年就多有研习和临摹,后又习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修班。他十分了解我国宋代的院体花鸟画,为其严谨写实、骨体健美、铺陈华美而折服,也十分了解元代的水墨花鸟画,为其笔致率意、趣味简逸、生动潇洒的风格所倾羡。他在几十年的花鸟写意画的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即强调神韵,不拘形似,而是真诚地抒发胸中意趣和向往。
这种风格又体现在国正先生2017年应邀在东莞举办的喜迎农历丁酉鸡年的《百鸡图》画展中。我这次会面时问他:百鸡的“百”恐怕是个约数吧?他莞尔一笑,答道:就是这个数啊。据说在东莞的画展上,真有一些观众当场细数鸡的个数,结果正好一百只,这也体现出国正先生对作品的认真、严谨。作为绘画外行的我试探地说:画百鸡真不容易啊。国正点点头,他说:“难度是大的,不能有误,否则无法收拾。”我想起黑格尔在其经典的《美学》一书中写道:“绘画不能像诗或音乐那样把一种情境、事件或动作表现为先后承续的变化,而是只能抓住某一顷刻。”“在这一点上,画家虽不如诗人,但他比诗人也有一个优点:他能描绘出一个具体情境的最充分的个别特殊细节。”在裴国正的百鸡图中,“特殊细节”比比皆是:雄鸡目光如炬,体格健硕,足爪似勾,尾羽冲天,虎步生风;雌鸡则体态丰腴,或目视幼鸡,陪护在侧或陪伴雄鸡在鸡筐中祥和端坐,雏鸡体形柔嫩,撒足奔跑,相互觅食。因此,中国画院原副院长张桂枝教授这样评价:“他笔下的鸡神态闲适雍容,表现了大智若愚的气象。”在一幅巨画中画一百只鸡已属不易,不消说,能体现百鸡的百神百态则更为不易。
国正先生对自己作品是怎样看的呢?他于癸巳年正月所作的《萝卜白菜图》正好给予回答,图上的题款这样写:“朋友问我对自己的作品如何定位,我说充其量萝卜白菜也,吾感觉是也。萝卜白菜大众所爱,雅俗共赏,虽难比山珍海味,但健康、环保、踏实,亦可充饥也”。 在该画面上,大白菜、青萝卜、紫茄子、胡萝卜,还有一束大葱,诚哉斯言,国正先生的“萝卜白菜”说既含有自谦、自嘲的意味,又确实将花鸟画面向大众,以大众所爱来引领立意、题材、构图和笔墨的创作定位说清楚了,此话何其谦诚,又何等智慧啊。
(作者 贺锡廉:上海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现任《上海市志.新闻出版分志.广播电视卷》副主编)
本文作者贺锡廉先生与国画家裴国正先生2018年夏 在上海
裴国正诚邀上海著名作家、艺术评论家贺锡廉先生为即将出版的《裴国正画集》写序。该画集由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教授题写书名,天津出版集团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裴国正画集》 由著名美术评论家 邵大箴教授题写
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 、中国美术史论大师邵大箴教授题写 《裴国正画集》
2018年4月 《国画名家裴国正 成都艺术邀请展》开幕式现场 著名美术家张国忠、雍进成、李国华等出席开幕式。
国画家裴国正 2018成都艺术邀请展 嘉宾合影
《国画家裴国正 2017年国画精品展》开幕式
裴国正在广州画展时, 接受广东电视台的采访。
裴国正应邀参加《奔向海陆丰——庆祝建军90周年大型美术作品展》
《金鸡报福 匠心独韵 ——裴国正画展》 开幕式现场
裴国正的巨幅作品《荷塘月色》
中国空中美术馆 中国书画大讲堂 特邀艺术家、特聘教授裴国正,作品介绍。
裴国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专访
著名美术家、中国画院王忠民副院长,在京参加裴国正的个人国画作品展,并接受央视的采访。
裴国正和中国画院艺术家应邀走进“宋庆龄故居”
已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国画家 裴国正画集》
已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名家名作 裴国正作品选》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