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 >体育娱乐>正文

第四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梓潼圆满落幕

2019-03-11 17:04 来源:祖国


《祖国》消息  盛世文昌,福泽中华。2019年3月9日21:00,为期一天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隆重圆满落幕。在同根同祖同源的血脉联系下,在一脉相承的文昌文化背景下,来自海峡两岸及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地的嘉宾代表共计400余人齐聚梓潼大庙山,共襄盛举。活动吸引了海内外游客3万余人次到梓潼朝拜祈福。梓潼县协议引资金额达61.8亿元。


海峡两岸代表启动水晶球 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启幕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绵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梓潼县人民政府承办。活动以 “盛世文昌,福泽中华 ”为主题,融纪念、文化、旅游、学术、经贸等活动于一体,彰显文化特色、突出两岸交流、融合经贸发展。本次活动是四川省2019年开年首个大规模、高规格的对台交流重点活动和川台文化交流盛会。

海峡两岸共襄盛举 盛世文昌福泽中华

10:30,第四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在七曲山大庙文昌文化广场举行。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罗治平,中共绵阳市委副书记、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元方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知名学者邱毅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结束后,沿袭古老的庙会习俗,三通圣鼓,七曲山大庙正门徐徐开启,己亥年文昌祭祀大典拉开帷幕。两岸嘉宾及广大信众、游客,身披绶带,肃立注目,共同参与祭祀,共同见证华夏儿女一脉相承的文化信仰。相传农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诞辰,据考证,文昌祭祀清代即列入国家祭典。本次祭祀大典在尊重传统祭祀规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既突出古色古韵,又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向外界展示一道旅游文化大餐。文昌祭祀大典以“弘德、崇文”为核心思想,按照传统文昌祭祀“三献礼”规制,全程伴以祭祀歌舞“六佾舞”,长袖明眸,衣袂飘飘。海峡两岸各界代表依次走上祭台,先后向文昌帝君敬献书卷、净手上香、敬献花篮。整个庆典庄严肃穆、精彩隆重,不仅巩固了两岸文化同根,血脉同源的认同感,同时也为传承弘扬文昌文化赋予了新的含义。

祭祀歌舞“六佾舞”

大典初献礼,41名学子代表身着汉服向文昌帝君恭献书卷,演绎诵读“善书三圣经”之一的《文昌阴骘文》节选。莘莘学子的表演,形象地传播出文昌文化所倡导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道德思想,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少年中的传承,进一步丰富了文昌文化交流的内涵。亚献礼环节,20位海峡两岸文昌信众代表依次上前,净手上香,祈愿福泽盛世、国泰民安。台湾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知名学者邱毅敬诵《己亥年文昌祭祀大典祝文》。终献礼时,20位两岸各界人士代表向文昌帝君敬献了花篮,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刘向东敬诵《己亥年文昌祭祀大典祭文》,表达对文昌帝君的追思和尊崇。最后,在大型祭祀乐舞中,青年歌唱家李晖演唱的《颂文昌》,掀起两岸民众共祭共仰文昌、祈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潮,在饱含深情的歌声中,文昌祭祀大典圆满礼成。

《印象·梓潼》情景表演 再现盛世文昌福泽中华

3月9日下午,文昌文化交流系列文化、经贸活动在活动分会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渐次展开,一场文化艺术饕餮盛宴向四方嘉宾、游客隆重呈现。

《印象•梓潼》千人情景表演

3月9日下午14时,《印象•梓潼》千人情景表演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艺术水街拉开帷幕。表演以司马相如、唐玄宗、诸葛亮、蒲辅周、邓稼先等在梓潼留下千古佳话的历史人物为背景,以著名历史片段为创作原型,借助“行走的艺术”这种演绎风格,展开超大型实景展演。整个演出包括序幕、聆听远古、注目西汉、驻足盛唐、耳观宋词、鸣目三国、感受清末、歌颂两弹、建设梓潼、走向辉煌十个篇章。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千余名学子参与表演,茶馆、酒肆、读书台、点兵场、号子声、吆喝声、呐喊声……游客行走于千米水街,穿越由古到今的历史时空长廊,感受远古以来梓潼这片土地的神奇魅力。

当天下午,主题为“书墨香梓潼,画笔颂文昌”的书画作品展同时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的文昌学宫成人堂举行。展览特别邀请在外地发展的梓潼籍书画名家创作书画作品参展,同时,绵阳书画家、梓潼书画家、川文艺师生也积极创作作品参展。展览共展出书画作品60幅,作品内容十分丰富,围绕文昌文化,融入古蜀道文化、古柏文化、古建筑文化等梓潼特有的文化元素,亦或浓墨重彩,亦或飘逸清奇。此次书画作品展通过一幅幅经典传神的书画作品,进一步丰富了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的内涵、弘扬了文昌文化、展示出梓潼厚重文化历史底蕴,进一步扩大“文昌发祥地,中国两弹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据悉,此次书画展展期将持续至3月10日。

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的文昌学宫里,一场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和体验活动也吸引了宾客们驻足欣赏。文昌洞经古乐、马鸣阳戏、大新花灯、石牛火龙、先锋莲箫等非遗项目让观众赞不绝口;在梓潼年画、何氏面塑、糖画等体验区,游客可以亲自动手,与非遗传承人一道共同体验文化作品创作;在品尝区,梓潼酥饼、梓潼片粉等梓潼名特小吃更是让广大游客大饱口福。当天下午,文昌文化创意作品展也在川文艺梓潼校区精彩亮相。本次展览的作品来源于绵阳和梓潼的文化艺术创作人,以及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韩国、日本等院校及设计机构,展览分实物与创意两个类别,绣品、服饰、年画、雕刻等120余件蕴含文昌文化丰富内涵的创意作品,生动地展现了梓潼文昌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丰厚文化资源,吸引来客驻足欣赏。

海峡两岸人士参观非遗、文创、书画作品展

下午15时30分,以“文昌民间信仰的价值影响”为主题的文昌文化论坛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文昌学宫三号会议室举行。中共梓潼县委书记周琳致欢迎词,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知名学者邱毅致贺词。论坛由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文昌文化学者谢聪辉主持。两岸嘉宾、专家学者和文昌文化信仰者150余人参加了论坛。贵州民族大学教授吴秋林,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张泽洪,绵阳师范学院教授高梧,山西大学教授宁俊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和台湾文藻外语大学历史文化观光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邓文龙,台中教育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李建德等嘉宾作了主题演讲,等嘉宾作了主题演讲,就文昌信仰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达成第四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论坛共识。学者普遍认为,深入挖掘文昌信仰的当代价值,让文昌信仰根植人们的心中,对于道德提升、正气弘扬、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峡两岸(梓潼)经贸交流合作协议引资金额达61.8亿

为彰显文昌文化特色,促进两岸经贸发展。9日下午16.00,海峡两岸(梓潼)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在四川省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文昌学宫2号会议室召开,台商及在梓客商代表90余人应邀参会。中共绵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李亚莲,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吴燕翔,四川省经济合作局食品及文旅服务处副处长何培龙,四川省经济合作局装备制造产业处副处长王宝庭,四川省台办经济处(台商投诉协调处)副处长楚焱, 四川省台办交流处二级调研员杜旭东,绵阳市委统战部一级调研员、副部长陈福林、绵阳市经济合作局副局长梁勇等省市领导出席恳谈会。

海峡两岸(梓潼)经贸交流活动

中共梓潼县委副书记、县长贺旺在恳谈会上致辞,梓潼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蒲应平介绍了梓潼县情及招商引资推出项目,会议由中共梓潼县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卢昊主持。会上,梓潼县人民政府分别与四川优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都浓园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台北市文教协会、台湾快特电子有限公司、中防国际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绵阳川福源建渣清运有限公司、四川省长江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科源集团、四川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签订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协议引资金额达61.8亿元。参会嘉宾围绕文昌文化振兴、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主题,并结合梓潼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就如何推动三产融合,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梓潼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恳谈会召开前,与会嘉宾还前往梓潼经开区参观考察了圣迪乐公司、福欣食品公司和绵阳生物医药产业园。

大蜀道靓梓潼 “文昌杯”华语诗歌大赛颁奖晚会隆重举行

为进一步繁荣华语诗歌创作,弘扬文昌文化。3月9日晚,“大蜀道•靓梓潼”第二届“文昌杯”华语诗歌大赛颁奖晚会在梓潼县影剧院隆重举行。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刘向东,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赵宇,中共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学民,绵阳市政协副主席田荣华,以及张渌波、张清华、霍俊明、戴潍娜等二十余位著名诗人、诗评家、作家和获奖代表受邀出席颁奖晚会。中共梓潼县委书记周琳为晚会致辞。晚会现场为第二届“文昌杯”华语诗歌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奖代表颁奖。晚会由中共梓潼县委副书记、县长贺旺主持。

第二届“文昌杯”话语诗歌大赛颁奖晚会

晚会以“大蜀道 靓梓潼”为主线,共分“蜀道华韵—传承古今的歌唱”“致敬薪火—勇担使命的理想”“圆梦梓潼—奋进新时代的力量”三个篇章。通过选取特色鲜明、雅俗共赏的节目形式,紧扣时代脉搏,把握盛世文昌的脉络,盛赞福泽中华的磅礴。整台晚会节目精彩纷呈,任志宏等知名朗诵艺术家与绵阳本土朗诵艺术家们一道,倾情演绎了部分获奖佳作。晚会现场,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文昌文化学者谢聪辉为广大观众深刻解读了文昌文化的精髓,海内外各界嘉宾近五百人现场见证了华语诗界的荣耀时刻,领略了华语诗歌的艺术魅力。本届“文昌杯”华语诗歌大赛由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星星》诗刊社、绵阳市作家协会、梓潼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于2018年11月19日至2019年1月25日面向全球华语诗界进行了征稿。大赛以“大蜀道 靓梓潼”为主题,经过历时两个多月的征稿,共收到来海内外诗歌爱好者的参赛邮件1150件,参赛诗歌作品2860首。大赛采取初选、初评、终评的评选程序,由主办方聘请全国著名诗人、诗评家进行了认真而严谨的评选,最终评出获奖作者作品20名,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0名,并经各级作协及相关网站、媒体上公示。作品以梓潼自然风貌和文昌文化、蜀道文化、“两弹一星”红色文化等为题材,挖掘提炼反映时代风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诗歌,作品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契合梓潼人文特色。

据悉,今年3月9日(农历二月初三)正值1092届文昌庙会期间,此次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是1092届庙会期间的重头戏。七曲山除了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3月28日至4月3日还将受邀赴台湾高雄开展文昌巡游系列活动。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两岸同胞文化自信,促进两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内涵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文/图 刘仁喜)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