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旅游卫生 >江山多娇>正文

探寻铁线潭

2020-12-10 16:42 来源:《祖国》杂志

  按山志记载,黄山说得上名目的潭近30个,最幽深的就是铁线潭。清代闵麟嗣康熙版《黄山志》说“铁线潭,在石鼓峰后。千峰幽窈,神龙宫之。岁旱,投黑金拢龙眠,霖雨立应。一云潭号‘赤线’,即黄帝探玄珠处。”这短短的记述数语,活灵活现地描绘了铁线潭幽深似龙宫,兼带了两则神奇的传说:一则,每当久旱无雨,山民便到潭边,“投黑金”打扰在龙宫中休眠的龙,惹龙发威,吼声如雷,顿时乌云滚滚,甘霖纷纷而下。二则,当年轩辕黄帝在黄山炼丹时,曾身临其境,探得玄珠一颗。
  2008年,黄山管委会修订出版《黄山志》,在“铁线潭”条目下,明确记载“又名赤线潭,在石鼓峰下,从西海饭店门前沿溪而下,前行约1.5公里即至。潭由狮子、石鼓、丹霞三峰溪水冲击而成,溪水汇合处有一巨石,溪水入潭须经巨石,落差约20米,泉水飞泻,浪花四溅,轰声如雷。潭呈长方形,长17米,宽6米,面积约100平方米,水深12米……”

  志书上有点神奇和神秘感的铁线潭,由此深深地吸引了我,决定去一探究竟。临行前,特意去云谷地质博物馆,仔细地查看了二楼大厅中央悬挂着的巨幅“黄山航拍”地图。地图上标明“铁线潭”的位置,与《黄山志》所述一致。闲话不赘,探寻计划明确,等天气许可,择机出发。

  丹霞溪源头U型山谷
  初探失利
  庚子春分,天气睛好。与来葆、福利二位好友,早早地乘云谷索道上山。来到西海饭店门前的山沟,此沟就是丹霞溪。“顺着这条沟不好走,走不了多远就是个断崖,溪水流量大的很,没有办法往前走,这段沟里没有这么大的潭,也没听说过有个啥铁线潭。”在西海环卫所何所长如此说道。老何是老黄山,在西海环卫所干了十几年了,西海环卫所就坐落在西海饭店门前的这条沟边,对这块的环境老何非常熟悉。“我来西海环卫所之前在松谷庵票房上班,曾多次顺着松谷庵旁边的一条沟往上走,也就是门前这条沟的下方,走到不能走的地方就看见一条大的瀑布不能走了就回头了,也没看到你们所讲的这么大的一个潭。”老何接着说道。
  听了老何的一番话,心里直犯嘀咕,书上写的明白图上标注清晰的铁线潭怎么会没有呢?在饮茶稍息片刻后,还是决定前往寻找,过了西海污水处理站后无路可行,三人顺着沟往下前行。很快过了石鼓峰,在石鼓峰与狮子峰之间有条小沟,水流发端于北海贡阳山麓,流量不大,继续前行到了此沟与丹霞溪汇合处,按照书上记载和地图上所标注的就是铁线潭的位置,环顾四周既然未看到面积有百余平方的大潭也没看见巨石,仅有一二处小潭。书上记载有误?图上标注有错?行动敏捷的来葆,独自前行,没过多久来葆大声喊到,到了断崖边上了,无路可走了。
  来到断崖边,奔腾的丹霞溪于此,形成一处瀑布,二边如同刀削斧劈,根本无法穿行,无奈只能打道回府。回到西海环卫所草草地吃了中饭后,从西海返回北海。打算去狮子峰顶,仔细看看丹霞溪的流向,寻找是否有路可达。到了狮子峰顶,见介绍狮子峰的标牌上写到:“狮头隔铁线潭和丹霞峰相对”。看来铁线潭在狮子峰狮子头下是不会有错的,爬到狮子(西)头上方往右下狮尾方向(东)看,丹霞溪十分的平坦,溪水静静地自西往东流去。在丹霞溪与散花坞之间隔着陡峭的山峰,不可能从“天鹅孵蛋”方向翻越山峰去丹霞溪。从狮子头往下却不可见底,丹霞溪的状况无法看清。

  初探失败,只能佒佒而归。在北海梦笔生花处门前遇到北海林管所的王所长一行,聊起了铁线潭,圴表示没有听说过更没有去过,只是前段时间为了做森林普查工作,曾用无人机对丹霞溪做了拍摄,并表示回去后把所拍摄的视频发给我,言谢再三,返回云谷,择机再来探寻铁线潭。

  丹霞溪源头U型山谷
  再探无果
  立冬日晨,与昌斌、来葆、袁钢一行四人,在云谷早餐后,乘索道到北海,九时许到达狮林大酒店门前,开始了二探铁线潭。

  沿着北海石鼓峰和狮子峰之间的小溪,顺溪蜿蜒而下,一小时后到达与丹霞溪的交汇处。折右上至狮子峰哑口,即第一次返回处。沿哑口而下,无路迹。在树丛中缓慢穿行,行半小时后遇悬崖绝壁,壁陡湿滑,无可攀附之物。由来葆、袁钢用所带的专业攀岩绳,放绳崖边,挨个抓绳缓缓而下。继续下行至谷底,前行至丹霞溪边,往溪上游方向探寻,不久至绝壁,即第一次在丹霞溪上所遇绝壁之下方,见壁如削斧劈一般,仅有潺潺细水,从壁顶流下,并没有见到想象中的铁线潭。此时,已是中午,在溪中找了块大石头,大家围坐一起,啃起馒头,食榨菜,喝农夫山泉,先解决饥渴。

  丹霞溪中沿途所见的潭
  铁线潭,究竟在何处呀,满怀信心而来可还是没有见到,大家你一言他一语,下步怎么办,是回头走还是继续沿着丹霞溪往下游寻找。肚子填饱后,一致选择往下游继续寻觅,此刻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了。往下根本无路可言,溪中皆是巨石累累,只能穿入溪边树林中探索前行,树林中灌木丛生,藤蔓緾绕,羁绊难行,虎刺生生,扎手划脸。枯树倒卧,横斜杂陈,行进林中与其说走还不如说是爬行,林间阴森,不见阳光,林中植腐厚积,动物粪便随处皆是。好在来葆携带了柴刀,做开路先锋,行进速度有所加快。在溪岸二边穿插,或左或右。遇二边皆悬崖无法穿越时,只得放绳而下。如此行进了近五小时,皆精疲力竭,几尽虚脱。逐渐接近了芙(芙蓉岭)北(北海)路,到达丹霞溪与散花溪汇合处“缘成桥”,终于艰难地穿过了整条丹霞溪。随后步行至松谷庵,时近下午六时。
  春分、立冬二次探寻铁线潭均告无果,尤其是第二次可以说了行走了整个丹霞溪,途中虽看到大大小小的十余个积水潭,但都没有与志书上所描述类似的“铁线潭”。难道说志书上记载有误?怎么会凭空消失呢?究竟是何原因呢?带着这些疑问又查阅了相关资料,询问专业人员,提出了一些猜想:
  1、长期山洪冲刷造成地质结构变化,铁线潭蓄水地理环境改变,属自然消失;
  2、百余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气候情况变化,黄山冬季缩短,干旱现象频发,铁线潭蓄水渗漏,加上黄山特有的花岗岩风化,原先一潭随地势变化为数潭;
  3、在查阅相关资料时,没有查找到反映“铁线潭”画图、照片,也许说明了多年来几乎没有人见到过“铁线潭”的真面目,或已经消亡或改变原貌的时间比较久远;

  4、无论是传说也好还是真实存在也罢,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发表,抛砖引玉,与热爱黄山自然与文化的同好者一起,把“铁线潭”之类的黄山自然与文化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与发掘,热爱黄山,宣传黄山。(文图/施春生)

  本文作者施春生,从警四十载,现任黄山风景区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三级警监。


(责任编辑:王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