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始终把党史研究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作为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工作目标,自我加压、自立标杆,明确作出“四个一”的硬性规定,即:每年在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100篇以上的红色文章,每年编纂、出版10左右的红色书籍,每年开展一批(50场次以上)集中宣讲活动,每年参加10场左右理论研讨活动。到2020年12月10日止,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已提前完成2020年的“四个一”任务。
三是开展宣讲近六十场(次)。全年到合肥学院、皖西学院、金寨干部学院、金寨县公安局、金寨农村商业银行、关庙乡、青山镇、南溪镇、麻埠镇、梅山镇江店社区开展送红色基因“进学校、进军营、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集中宣讲活动59场(次),直接听众近10000人(次)。其中,在皖西学院、金寨县公安局、金寨农村商业银行宣讲时,均是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设一个主会场、几个分会场,每场宣讲的听众都达到几百人。
四是参加理论研讨近十场(次)。2020年,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先后应邀参加了鄂豫皖三省党史研究室(院)共同举办的“大别山精神研讨会”,中央党史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和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共同举办的“首届红色文化论坛”等9场国家级和省级“理论研讨会”,并在河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鄂豫皖三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别山精神研讨会”上作了《传承红色基因的“金寨模式”》、在合肥工业大学主办的“革命精神(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治理高层论坛”上作了《做大别山精神的研究者传承者践行者》的口头交流,全年共有《让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六安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坚决把红色基因库建设好利用好》《让红色文化资源助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决战决胜、致富小康--金寨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等9篇论文被分别收入相关研讨会《论文集》,另有10多篇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被《中国文物报》《党史纵横》《祖国》《大别山干部学院学报》等纸质媒体采用。(胡遵远 程东建)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