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点火发射,并顺利实现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4次飞行任务,也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以及首个科学实验舱。我们感悟到,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中国航天精神在接续奋斗中继续向星辰大海奔赴,从天舟四号到神舟十四号,从“1箭22星”到长征六号改火箭首发,浩瀚太空一次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广大青年干部要弘扬“航天”精神,在新征程上做一只“穿云鸽”“公仆鸽”“赶考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伟大成就。
弘扬“愿得此躯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做一只“坚定理想”的“穿云鸽”。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连“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然而,无数的海外学子怀着报效祖国的心,自愿放弃国外的金钱、名誉、地位,毅然选择回国。这其中就有“五年归国路”的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支撑钱老走过这条路的,是一颗报效祖国的热血丹心、是一颗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和钱老一样,为了实现“航天梦”,航天人咬紧牙关超越“生命禁区”,用智慧汇聚成最后的完美出舱,用汗水书写叩问苍穹的精彩篇章。老一辈航天人面对有限的科研条件、严峻的外部环境,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诠释着心中信仰,“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完成任务,让五星红旗高扬在太空”。党员干部要厚植航天精神中的磐石信念,学会自找“苦”吃,善于发现问题、提炼可行建议、纾解群众急难愁盼,面对“雄关漫道”不躲闪、“崇山峻岭”不退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上做一只“坚定理想”的“穿云鸽”,在“追星之路”上“飞”出不一样的风采。
弘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进取精神,做一只“可堪大任”的“公仆鸽”。航天任务连战连捷,让中国人首次入住自己的“太空家园”。这是因为有坚定的磐石信念、炙热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做坚强后盾,有无数次攻克“卡脖子”高精尖技术,以及前辈们积累的宝贵经验,“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在完成任务‘落地’以后,让全国人民看到,我们归来之时依旧‘感觉良好’”“请祖国和人民放心”。“逐梦之心”点燃“奋斗之情”“进取之力”,“航天梦”是他们坚持不懈追逐梦想的动力,从先后攻克多项世界难题到如今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智慧与汗水的凝结。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疑难杂症”层出不穷,党员干部要学习航天员的“咬定青山”进取精神,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破除惯性思维,勤于思索、敢于攻坚、勇于创新,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做一只“可堪大任”的“公仆鸽”。
弘扬“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团结精神,做一只“实干担当”的“赶考鸽”。从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到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发射成功的完美收官。多年来,航天人肩负国家航天使命,置生死于度外,以“天地一体、乘组一心”的团结协作精神铸就航天事业,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用无私的奉献和坚实的脚印跨越过一道道难关,不求回报是他们的鲜明品格,实干担当是他们的意志品质,稳扎稳打是他们的工作作风。党员干部当学习航天人“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树立大局观念,淡泊名利,做人民的坚实靠山,做群众操心事、烦心事的终结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担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石榴籽”,在奔赴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共同富裕前沿阵地上,在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的过程中,做一只“担当实干”的“赶考鸽”。
翱翔苍穹,征程漫漫。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赶考路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爱国、进取、团结,更需要在“星辰大海”中做一只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摘得“星星”的勇敢“飞鸽”。(本文作者吴比单位系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王桥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