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安队伍里,“传帮带”如同一条贯穿岁月的精神纽带,将老警的藏蓝岁月与新警的青春热血紧紧相连。哈尔滨市公安局全力构建制度化、实战化、灵魂化的“传帮带”培养体系,让警营“老班长”的经验智慧转化为新警成长的“加速引擎”,为新时代公安事业锻造出一批批扛得住重任、守得住平安的青春力量。
机制筑基 完善育警体系
哈尔滨市公安局将“传帮带”作为队伍建设的核心工程,以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破解新警成长难题,形成覆盖“选、育、管、考”的闭环培养模式。
在结对机制上,多维度实现精准匹配。航运分局、尚志市公安局推行“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双标准选师,为新警配备“思想导师+业务导师”双角色引路人。创新“双向选择+组织匹配”机制,根据不同岗位需求,按新警专业特长与师父业务领域签订培养责任书,让结对有“章法”。治安支队针对新警,建立“一队一特色、一师一品牌”育警格局,通过《新警结对帮扶档案》细化内务、保密、执法等30余项细则,确保培养有“标”可依。依兰县公安局推行“捆绑考核”,将新警政治表现、实战成效等6大核心指标与导师评优直接挂钩,形成“责任同担、荣辱与共”的驱动体系。以“实绩”为导向,将徒弟创新反诈宣传、解决民生问题等成果纳入师父考核,让培养成效可见可测。
实战砺剑 淬练制胜硬功
“传帮带”的生命力扎根于守护平安的实战一线。老民警将街头巷尾、审讯室、处警现场变为“活课堂”,让新警在“真刀真枪”中锤炼本领。
呼兰分局公园路派出所新警孙泽宇在带教老警指导下,面对群众落水危急时刻,从容配合同事完成救援,以娴熟技能挽救生命,成为“传帮带”机制的鲜活注脚。道里分局老民警将社区走访的“家长里短”、案卷整理的“严谨细致”融入日常带教,在巡逻防控中传授临机决断经验。安排新警轮岗,业务骨干手把手教办案、管行业,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五常市公安局、巴彦县公安局导师在矛盾调处、执法执勤中“一对一”示范,帮助新警掌握群众沟通艺术。
薪火相传 铸就忠诚警魂
“传帮带”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忠诚警魂与为民初心的接力传承,形成老警重温使命、新警快速成长的良性互动。
哈尔滨市公安局老民警将藏在警号里的岁月经验形成“教科书”,青年民警以创新思维反哺团队。通河县公安局师徒档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安全宣讲,老警讲经验、新警秀创意,创新反诈宣传形式,使电诈发案率下降。这种“经验+激情”的碰撞,让巡逻防控有了新战法,服务群众有了新路径。巡(特)警支队、食药环侦支队、禁毒支队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从社交圈、生活圈入手引导新警净化作风,近三年新警违纪零发生。正如一位老警所说:“看着徒弟们从生涩到独当一面,就像看到自己从警初心的延续。”(刘文晶 石宇)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