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新春派出所荣誉室,“公安部一级派出所”的奖牌在暖光中闪耀。2005年它见证了派出所的荣耀起点,二十年后当这份殊荣再次荣获,所长王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使命接力。从“铁脚板”到“云端城市”,从“百家熟”到“无感警务”,他以科技之智、为民之心、领航之力,在冰城大地上书写着平安建设的创新篇章。
科技之智 织密智慧防控网络
在新春派出“安防四维地图”上,辖区实景清晰呈现。每栋建筑的警情热力数据、每条街巷的巡防轨迹实时更新,对讲机的调度指令如神经网络般覆盖各个角落。这张功能集成的“安防四维地图”,凝结着所长王蕴六年的心血与实践。
2017年,王蕴从一张手绘草图起步,以“数字治理”为目标,先后走访测绘局、数据局及高校等单位,逐步明确技术路径。他带领民警辅警以“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韧劲采集安防数据,从单点信息录入到线性轨迹绘制,再到面域数据整合,将海量信息转化为精确像素点,最终建成虚实对应的数字孪生社区系统。
面对智慧警务建设的空白领域,王蕴在系统搭建、人才培养、数据治理等方面自主探索。他将传统“铁脚板”工作模式与大数据技术融合,构建数字孪生社区治理体系,以科技手段实现新时代“百家熟”。辖区部署的智能设备,形成“快速感知、全面研判、精准决策、高效处置”的会展区域防控体系,通过“无感警务”模式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为民之心 传递冰城温度标杆
2025年1月,留学生史密斯在新春派出所门口接过失而复得的手风琴时,竖起大拇指称赞:“Harbin110, excellent!”这位来到“音乐之都”的异国学子或许并不清楚,帮他寻回乐器的“亚冬外语服务队”,正是所长王蕴推进“国际警务”建设的重要实践。
“熟练运用外语不仅体现东北人的热情,更能展现哈尔滨的时代气质与国际风范。作为城市服务窗口,我们必须持续提升涉外服务能力。”王蕴说道。基于这一理念,他以专业语言能力为选拔标准,从所内挑选通过“专四”“专八”“雅思”“口译”“笔译”等考试的民警,组建涵盖英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语种的“外语服务队”。该队伍在哈洽会、中俄博览会等国际活动中,为多国参展商提供沟通协助,让外籍人士在哈尔滨切实感受到到亲切感、归属感。
针对辖区企业集中、学校密集、业务办理需求大的特点,推行“主动警务”机制,组织民警深入企业、学校开展上门办证服务,缩短服务半径。同时,落实“四个一”服务标准(一张笑脸相迎、一句问候暖心、一杯热饮待客、一颗糖果贴心),通过增加服务窗口、扩大等候区域、设置引导岗位、配置自助发证设备等措施,全方位优化群众办事体验,让每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温度。
领航之力 锻造新时代公安铁军
王蕴到任新春派出所一年间,“两队一室”改革成效显著,营房环境改善、后勤保障升级、制度体系完善,队伍凝聚力显著提升。而在硬件迭代之外,他以“党建红”引领“警务蓝”的治警思路,成为推动队伍建设的核心动力。
王蕴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指南针”,紧扣党员、党小组、党支部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常态化党建活动强化思想引领,打造出“民警辅警心向党、党员向党星、党小组成星群”的良好氛围,有效凝聚队伍战斗力。他带领所班子建立思想动态摸排机制,深入了解每位民警辅警的诉求,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针对25名新入职民警,他推行“师徒结对”培养模式,根据个人专长合理定岗,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激发新警干事创业活力。在他的带领下,新春派出所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2024年以来,派出所民警辅警荣获各级功奖21人次,荣立个人二等功2人次,这些成绩既是对先进个人的肯定,也印证了队伍建设的显著成效。
从老一代民警“百家熟”精神的传承,到科技强警的创新突破,王蕴如同城市平安的“摆渡人”,为城市治理注入新动能,成为传统警务经验与现代治理智慧融合的生动注脚。如今,新一代民警接过他绘制的数字地图,在传统与创新的交汇处继续前行。(刘文晶 公宣)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