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习康渊 张老汉的三轮车刚在村口停稳,便民服务队的小申已笑着迎上来,几分钟后,老人足不出村就办好了今年的养老保险缴费。“农忙时节事情多,现在养老保险在村里就能办,不用再跑到乡里,真方便呀!”河南省镇平县枣园镇村民时春晓在下户村便民服务站办完参保手续后,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这一幕,如今已成为枣园镇19个行政村的日常风景。
随着2024年底社保经办服务村级全覆盖,枣园镇村民只需走几步路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就能轻松办理养老资格认证、参保登记、信息变更等高频社保业务。从移动服务队下乡到村级便民网点全覆盖,枣园镇正用创新与温情编织一张“家门口”的养老保障网。
服务下沉,养老业务不出村的“枣园实践”
“以前跑镇里办养老保险缴费,路远不说,证件忘带还得来回折腾好几趟。”蒋刘洼村的刘红峰曾为缴纳养老保险费愁眉不展,如今镇里的移动服务队主动上门,输入信息,网上缴费,还帮忙打印缴费凭证。这得益于枣园镇推动的社保经办服务村级全覆盖工程——在全镇19个村便民服务站设立标准化社保网点,配齐硬件设施与专职经办人员。
在城隍庙村,年轻人通过“豫事办”平台动动手指就能查询养老金;塔梁村的老人坐在家门口,等来了带着政策材料和业务表格的便民服务队。枣园镇创新实施的 “三办”工作法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年轻人“网上办”、特殊群体“上门办”、上班族“延时办”,让养老保险服务从“能办”升级为“好办”。
政策入户,养老参保的“零距离”动员
如何让养老保险政策入脑入心?枣园镇社保所使出浑身解数:院落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面对面讲解。工作人员用通俗语言解读参保范围、缴费档次、政府补贴,更以真实案例算清“养老账”——“每月缴多少,六十岁后领多少”的对比数据,让乡亲们直观感受参保价值。政策宣传不仅停留在表面,更注重解决群众的实际困惑。枣园镇社保工作人员发现,不少村民对养老保险存在“缴得多是否亏本”、“政府补贴如何计算”等疑问。为此,他们设计了通俗易懂的“养老账本”折页,用具体案例展示不同缴费档次对应的政府补贴金额和未来领取待遇,让群众看得明白、算得清楚。
当村级便民服站社保窗口的灯光次第亮起,当移动服务队的足迹踏遍田埂,当老人指尖轻触屏幕完成认证——这些散落在乡野的温暖碎片,正拼凑成枣园镇养老保险服务的全景图:干部多跑一段路,百姓少操一份心。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