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关注民生 >社会保障>正文

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代表履职创“连心桥” 信访一线解民忧

2025-08-11 15:37 来源:《祖国》杂志

《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段国锋   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提起乡人大代表、信访办主任毕均清,许多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不仅是群众诉求的倾听者,更是矛盾纠纷的解铃人。凭借对乡情的熟稔和对群众的深情,毕均清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连心桥工作法,将人大代表履职的根深深扎进信访工作一线,用心用情用力架起了一座座连接党心民意的连心桥,有效化解了大量基层矛盾,维护了一方和谐稳定。

连心为基,从坐等上门主动下沉

坐在办公室,永远听不到最真实的声音。这是毕均清常挂在嘴边的话。传统的信访模式往往是群众找上门,而连心桥工作法的第一步,就是变被动接访主动下访。毕均清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结合信访工作特点,坚持常态化走访调研。

他依托代表联络站+流动接访点定期接待选民,同时将接访点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集市广场。哪里群众反映问题集中,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通过网格化排查+信息员网络,建立覆盖全乡的民情信息网格,发展老党员、老教师、热心群众担任信息员,第一时间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介入。

坚持用脚底板丈量民情。毕均清的足迹遍布大石桥乡的每一个角落。他常说:只有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通过主动走下去,他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第一时间感知风吹草动,将大量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梁为要,构建多元化解同心圆

连心桥工作法的核心在于”——搭建沟通理解的桥梁,构建多元化解的同心圆。毕均清深知,化解复杂矛盾不能单打独斗。

通过代表履职赋能,他积极运用人大代表身份和渠道。对于走访和下访中发现的普遍性、政策性问题,他深入调研,形成高质量的人大代表建议,推动从政策层面源头解决。同时,邀请其他人大代表参与复杂信访案件的听证、调解,借助代表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提升化解效果。

加强部门联动协同,建立信访与司法、公安、民政、国土、农业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遇到专业性强的纠纷,毕均清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介入,形成合力,共同会诊难题,提供专业解决方案,避免群众在各部门间踢皮球

融入情理法交汇调解,在调解中,毕均清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他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找准矛盾症结,讲透法律法规和政策底线,也注重乡情伦理和情感疏导,引导当事人在互谅互让中找到平衡点。他常说: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在法律框架内,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

工作法为纲,流程闭环确保实效

连心桥工作法并非抽象概念,而是有着清晰的操作流程和严谨的闭环管理,确保每一起信访事项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接负责筑根基,落实谁首次接待(或发现)问题,谁就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全程跟踪、协调、反馈,避免推诿扯皮。精准研判明方向,对收集到的诉求和矛盾信息进行快速、精准研判,区分性质、难易程度,制定个性化解方案。

多元化解求突破,根据案件性质,灵活运用代表参与、部门联动、情感疏导、法律援助等多种方式,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跟踪回访固成效,事项处理后,不是终点。毕均清坚持定期回访当事人,了解协议履行情况、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巩固化解成果,防止问题反弹,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总结提升促长效,定期对典型案例和工作方法进行总结反思,提炼经验,不断完善连心桥工作法的内涵和操作细则。

成效斐然,连心桥连通和谐路

连心桥工作法的深入实践,结出了丰硕成果。矛盾纠纷化解率显著提升。近年来,在大石桥乡,大量土地流转、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政策咨询类信访事项在毕均清和其团队的努力下得到高效、和谐化解,乡域内信访总量和重复访、越级访数量大幅下降。据统计近三年信访总量下降56%,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增强,群众普遍反映,找毕代表管用!”“他说的话,我们信服。真诚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有效的化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和温暖关怀,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乡风文明水平得到提升。

代表履职能力充分彰显,毕均清通过信访工作这一独特窗口,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一项项有分量的代表建议,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的共性问题,生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连心桥工作法是大石桥乡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地化创新成果。它通过人大代表深度参与、多元力量协同联动、工作流程闭环管理,有效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座桥,连的是民心,通的是和谐。毕均清同志,这位扎根在大石桥乡信访一线的人大代表、基层干部,用责任与担当、智慧与汗水,创造性地实践着连心桥工作法。他以代表履职为,以信访工作为,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最前沿破浪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履职答卷。

 

(责任编辑:宋志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