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杨燕柳 8月7日,一场透雨滋润了广阔田野、也为农作物生长带来新挑战。河南省内乡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团队迅速启动“田间直通车”行动,奔赴四坪村种粮大户朱海亭的农田,化身“田保姆”,为作物病虫害防治与科学追肥“问诊开方”,以科技力量守护粮食生产“安全线”。
雨后初晴,专家们顾不上旅途劳顿,一脚油门“直通”田间。高级农艺师王建国附身察看玉米叶片,指尖轻触虫斑,瞬间锁定“敌情”:“蚜虫喜欢扎堆啃食新叶,纹枯病在高湿环境易蔓延,得赶紧‘出招’!”他用通俗易懂的“庄稼话”,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农户听得懂、用得上的“实战指南”,让朱海亭瞬间明晰管理重点。
在蓝色水肥一体机旁,专家团队围拢而战,开启“实操教学”模式。“追肥要跟着作物‘胃口’走,雨季更得防积水烂根!”工程师李建军拧动阀门,讲解施肥浓度调节技巧;植保员张红梅手持放大镜,教农户辨别病虫害“蛛丝马迹”。从药配比例到喷药时间,从追肥时机到灌溉节奏,专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技“干活”流入农户心田。朱海亭边记边笑言:“专家上门‘开小灶’,种地不再‘瞎摸索’,这‘直通车’比导航还准!”
这趟“田间直通车”,是县农业农村局“科技助农”的生动缩影。入夏以来,该局组建“流动专家团”,针对不同农作物生长周期、天气变化,开展“点对点”服务。
下一步,赤眉镇将结合气象预警、土壤大数据,动态调整服务 “路线”,为粮食稳产增产筑牢“科技堤坝”。眼下,四坪村的田埂上,专家身影与农户劳作场景交织成画。这场 “虫口夺粮” 保卫战里,“田间直通车” 载着科技希望,正驶向更多希望的田野,守护着“中国碗”里的 “中国粮”,让丰收的承诺在大地上稳稳扎根。
(责任编辑:宋志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