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浪费口舌
青藏集团十亿融资项目及本地30亿物流集团项目论证会,在明总公司会议室举行。明总作为项目召集人,率先开口,条理清晰地介绍起青藏集团融资项目的由来,以及考察团此次高原之行的概况。他着重说明:这笔十亿融资,来源于浙江一家上市公司的项目,只是这家公司的对外融资事宜不便公开,公司本身也不便直接出面,但其实际控制人正是考察团在青藏高原见到的那位老板,愿意以个人名义提供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介绍完毕,明总直接将目光投向另外三位老总征询意见。康总和洪总是青藏融资项目的直接投资人,将与明总共同组建一家名为“日盈”的投资公司,其中,明总和康总拟各占35%的股份,洪总占30%。而此前与我们一同前往青藏考察的宏总,是本市一家担保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宏总不直接参与青藏项目的融资,而是与日盈投资公司产生融资业务往来,即宏总的担保公司借款给日盈公司,再由日盈公司将资金注入青藏项目。在这笔总共十亿的融资中,宏总的担保公司预计提供五亿,日盈公司自行筹集另外五亿。因此,作为日盈投资公司最大的债权人,宏总也出席了此次融资项目论证会。
明总讲完后,康总和洪总都没表态,一个端着茶杯慢慢啜饮,一个指间夹着烟卷吞云吐雾,会议室里只剩烟雾缭绕。
明总目光在两人脸上转了一圈,问康总:“阿康,你有什么意见?”
康总头也没抬,继续望着面前袅袅升腾的茶雾,吐了口烟圈:“我听大哥的。”
明总又转向洪总:“阿洪呢?”
洪总笑笑:“我听二位大哥的。”
“那好。”明总一锤定音,“那就让律师起草协议吧,总共融资出借十个亿,分四期出借,首期两个亿,按青藏集团老板的要求一个月内到位。”说着抓起桌上的皮包和大哥大:“叫上律师,兄弟们几个一起去吃顿便餐。”
几位老总几乎同时起身,椅腿在地面划出一阵细碎的声响。我连忙开口:“各位老总,请让我说两句。”
几人脚步一顿,齐刷刷回头看我,脸上先是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慢慢浮起几分不以为然的神色。
我迎着他们的目光,坚持道:“我是各位请来的律师,希望能发表一下个人意见。”一边说,一边抬手示意他们重新坐下。
其他几个老总不太情愿地坐了下来,明总却夹着皮包站在原地,显然没打算坐下来听,宏总站起来去请明总,说:“既然大家都来了,律师有什么想法也让他说说吧。”转头对我扬了扬下巴:“你长话短说,也让我们几个老总认真学习一下。”
“青藏高原这个项目,不能投。”我开口便掷地有声。
几个老总齐刷刷抬起头,诧异地看着我。
“在青藏高原考察期间,我跟洪总一起看过青藏集团的财务报表,会前我已将手机拍摄的影印件打印出来分发给各位老总了。”我补充道,原以为他们会立刻翻看资料,却见众人毫无反应,连刚才说要“认真学习”的宏总,也只是把卷着的会议资料随意捏在手里,没有半分要展开的意思。
我环视一周后,提高了音量:“请各位老总打开您手中会议资料的第五页。”但各位老总仍然面无表情,也没有任何反应,我拿起自己那份翻到对应页码,再次强调:“请各位老总打开会议资料并翻到附件第五页的财务报表。”
现场依旧一片沉寂,老总们仍无动于衷。我只好转向洪总:“洪总,这财务报表是我跟您一起去拍照的,请让各位老总打开看看。”
洪总还没发话,康总已不耐烦地打断:“你别啰唆了,有话快说!”随即又稍缓语气道歉:“对不起啊,我性子急,你直接说吧,大家都等着去吃饭。”
我再看看各位老总,见大家都没有要打开手中资料的意思,就指着手中财务报表的数据直接开口:“各位老总,我跟洪总一起查阅了青藏集团公司的财务报表,现场核对时就发现,这份财务报表明显经过处理,应该与集团的实际财务数据不一致,也就是说,这份财务数据报告是专门给我们准备的‘样子货’。”
话音刚落,明总“噌”地站了起来,眼神扫过康总、洪总,脸上的不屑几乎要溢出来,显然对我的话嗤之以鼻。
我担心明总会直接走人,急忙补了句:“就算这份财务报表是集团的真实数据,这十亿融资也存在巨大的风险。”
康总打断我:“律师你直接说重点,大哥要带我们喝酒去了。”
我急忙打开财务报表的最后一页,指着“短期借款”一栏:“从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出,这家集团的短期借款已超过50个亿,而从我们现场查看的集团资产状况来看,1000亩地加上已建成的办公大楼,项目总投入应该不超过10个亿。”
明总根本没听,抓起包就往外走,到电梯口时回头朝会议室喊:“你们动作快点,菜都凉了。”
康总、洪总立刻起身,几乎是小跑着追了出去。我还愣在原地没回过神来,宏总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做律师有时候不能太认真,项目决策不是你们律师该管的事情,你做好分内工作就可以了。”
我真有点迷茫,忍不住问宏总:“我是你们聘请的法律顾问啊,我有责任和义务告知你们这个项目投资中的法律风险,如果不需要听取我们律师的意见,那你们花冤枉钱聘请我们律师来干什么?”
正说着,洪总从门口探进头来,催道:“快点,快点,律师也一起去吃饭。”
我被稀里糊涂地拖下楼,然后跟着上了康总的车。在去饭店的路上,我跟坐在后排的康总说:“康总,这个项目真的有风险,毕竟是十个亿的融资项目啊,不是小数目。”
康总没理会我,车厢里只剩发动机的低鸣。快到饭店门口时,才听他慢悠悠地说:“你是我公司的法律顾问,也是我介绍你过来谈这个项目的,等会儿酒桌上你别乱说话,照顾一下我老康的面子。”说完,车门缓缓滑开,康总径直迎向早已等在门口的几位老总,说说笑笑进了包厢。康总的驾驶员停好车,看我还站在饭店门口,便引导我上楼。推开包厢门时,四位老总已经将酒杯高高举起,我看到那些酒杯里的白酒至少倒了半杯,他们却像喝水似的仰头一饮而尽。我有些恐惧,没敢在座位上坐下来,面前的碗筷也没敢去动,就那么站在门口,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宏总和洪总喝完杯中酒后放下酒杯,同时朝我招手:“律师,你坐下来吃饭。”
我声音发虚:“我不会喝酒。”
宏总笑了笑:“我们知道你不会喝酒,你坐下来吃菜就好了,今天明总请客,都是极品海鲜,吃了让你们律师脑子更灵光。”说着朝服务员扬手:“把给律师备的燕窝先端上来。”
我低着头舀起燕窝,滑腻的琼浆在舌尖打转,说没味道吧却还带点若有似无的甜,说甜吧却又远不及青菜豆腐汤来得踏实。实在想不通这些老板为何偏爱这口,又转念一想:可不能在他们面前露怯,不然这种大单子怕是再没我的份。
于是我便安安分分坐着,小口喝汤,慢慢夹菜。燕窝没喝完,特意留了小半盏,递给服务员时,还悄悄往旁边的宏总、洪总那边偏了偏,让他们瞧见我并非贪嘴之辈。席间坐在边上的洪总和宏总不停给我夹菜,我都一一浅尝辄止。一顿饭吃下来,自觉保持着体面,既没露出“没见过世面”的急切,也没泄了律师该有的沉稳。
四位老总碰杯的频次很高,却总是一饮而尽,桌上没什么多余的话。不像我湖北老家的酒局,满是劝酒划拳的喧闹,这里只有明总先倒酒、举杯,另外三位便跟着举杯,一声“大哥”“请”,杯底就朝天了。喝酒的次序很分明:明总有时一对三,有时单独跟谁碰一杯;接着是康总、洪总、宏总轮流单独敬明总,他们仨之间却很少互敬。单从这敬酒的规矩,就能看出明总在这圈子里的分量。
当我感觉胃里有了几分饱胀时,听到康总问服务员:“开了几瓶了?”
服务员小跑着过来,弯腰鞠躬:“四瓶都开了,壶里的余酒还可以分四小杯。”
我有些惊异,桌上的菜明明没动多少,动过的几筷子,大多还是洪总、宏总夹到我碗里的,四瓶酒竟已见了底。
这时明总朝服务员吩咐:“将剩下的酒给三位老总都满上,我跟几个兄弟再走一圈。”
服务员低着头跑来,手脚麻利地给每位老总面前的杯子加满。明总举杯,另外三位老总抬起手,齐声喊“大哥”“请”,杯底瞬间朝天。
我正盘算着趁喝完酒、上阳春面的空隙,跟各位老总汇报一下融资10个亿的协议和几位老总之间合资合同的事,刚挽了挽袖口准备发言,康总像是早有预料,在我发声前先开了口:“今天兄弟几个托大哥的福,酒足饭饱了,律师你回去将我们的融资合同和合资合同全部理好,弄好后发给洪总就行,后面的事就交给律师你了。”说着抓起桌上的香烟和大哥大,起身就要走。
这时服务员端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阳春面进来,面条在汤里泛着莹润的光。我刚要开口“还有阳春面没吃呢”,可“还有”两个字刚出口,就被旁边的宏总轻轻拽了拽胳膊。猛然想起康总下车时那句“照顾一下老康的面子”,剩下的话便硬生生咽了回去。
只见几位老总纷纷起身,谁也没看服务员正用小碗分装的阳春面,跟着明总昂首阔步走出包厢。服务员一路小跑着引路,他们各自登上早已候在门口的车,驾驶员熟练地打方向盘,车子很快都消失在我的错愕里。
康总的驾驶员引着我上了车。后排的康总微闭着眼,车门关上的刹那,他忽然开口:“回去把协议文本都弄好,别惦记着那碗没吃上的阳春面。”
我正准备接话时,却听见一阵呼噜声响起。回头一看,康总已横躺在后排座位上,进入梦乡了。
一路听着康总的呼噜声,眼前总晃着酒桌上几乎没动的菜、空了的四个酒瓶,还有那盆孤零零的阳春面。我一路都在想:在康总的梦境里,可有那未能吃上的热气腾腾的阳春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