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抚今追昔>正文

湖北阳新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08-27 14:46 来源: 《祖国》杂志

踏入湖北阳新这片红色沃土,仿佛仍能嗅到革命年代的气息。这里曾是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彭德怀、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奋斗足迹,20余万阳新儿女为革命理想英勇献身,有名有姓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11238名。这些数字背后,是先烈们跨越时空的忠诚与担当,构成了阳新红色教育最厚重、最生动的教材。

 

龙港镇岩泉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开展祭扫英烈主题活动   张冰 

整合红色资源,构建立体教育矩阵

红色资源的价值,唯有在被看见、被感悟中才能彰显。近年来,阳新县致力于将散落各处的红色资源串联成线,使其重焕生机。县委党校以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龙港红军街等为依托,精心打造的567”红色教学专题,广受赞誉。

“五红教学课程”通过学历史、寻足迹、唱红歌、吟诗词、谈感悟,让学员对红色文化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认知。党校教员潘博文老师介绍道:“相较于传统的单纯听课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员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切实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六大红色教育主题”紧紧围绕初心使命展开,每个分题对应着专属教学点,为学员深入理解革命精神提供了清晰路径;“七个一现场体验”则极具代入感,学员们走在红军路上,感受脚下的崎岖不平,品尝红军饭时,体会简单饭菜的质朴滋味,这些都生动诉说着当年革命的艰难困苦。如此一来,红色教育不再是生硬的知识灌输,而是让历史场景真实重现,使精神力量直抵学员心灵深处。

 

华中科技大学“钟灵喻秀”志愿服务队来到龙港镇革命历史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   张冰 

打造特色路线,激活红色教育活力

特色教学路线的精心打造,为红色教育赋予了更鲜活的载体。在“龙港红军烈士墓林岩泉村”的路线上,苍松翠柏静静守护着长眠于此的英烈,而岩泉村的崭新风貌则生动印证着“先烈的遗愿,我们的使命”。老党员刘会东常常满怀深情地给参观者讲述村里的今昔变化:“过去条件极为艰苦,如今日子越过越好,这都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在“木港黄骅纪念园黄骅故居”的寻访过程中,抗日名将黄骅的英勇事迹从书本上的文字,变成了可触可感的鲜活记忆。

今年来,现场观摩学习4950人次,这不是一串简单的统计数据,而是4950次灵魂的触动与升华。每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雷打不动的红色研学活动,更是让红色基因在“传帮带”中得以代代相传。这背后,是阳新对红色教育的深刻用心:让每一次行走都化作精神的修行,让每一次驻足都成为信仰的淬炼。

 

阳新县2025年第一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开展红色研学   肖锦涛 

释放红色动能,赋能域发展提质

红色教育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精神的传承,更在于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阳新以红色文化为纽带,积极探索“党建+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模式,让红色基因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密码与实践指引。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众多乡镇依托自身红色资源禀赋,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其中龙港镇的探索尤为亮眼。

作为阳新红色教育资源最为富集的乡镇,龙港镇的蜕变是红色动能赋能发展的生动注脚。漫步在龙港红军街,青石板路蜿蜒伸展,两旁的鄂东南特委旧址、彭德怀旧居等70余处革命旧址保存完好,青砖黛瓦间,仿佛能听见当年红军战士坚定有力的脚步声。镇里先后投入3亿余元,不仅对红军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了全面修缮与扩建,还精心复原了当年的红军银行、红军医院等场景,让参观者能够更直观、真切地感受苏区时期的革命生活;开发的“重走红军路”徒步研学项目,沿着当年红军的行军路线设置打卡点,学员们在徒步中聆听革命故事,穿越回激情燃烧的岁月;推广的“红军套餐”特色餐饮,用红薯、野菜等食材还原当年红军伙食,让学员在品尝中体会革命艰辛。

这些创新举措,让“红色”从精神符号延伸为发展动能,也让龙港镇成为周边红色教育的优选地。镇干部张冰表示:“我们期望通过这些举措,让红色文化真正活起来,既传承好革命精神,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才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从龙港的实践到阳新的整体探索,红色教育正以鲜活的姿态融入发展血脉,让历史的智慧转化为现实的进步力量。

如今的阳新,红色教育早已突破传统纪念意义的范畴。它是一座鲜活的课堂,让每一位参观者在历史场景中触摸革命先辈的初心;它是一座精神熔炉,让新时代奋斗者在红色滋养中坚定方向;它更是前行号角,激励后来者在使命传承中勇担时代重任。

当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阳新的红色地标,那些牺牲与奉献便有了全新意义——它们化作光芒照亮前路,指引人们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稳步前行。在发展浪潮中,阳新将继续深挖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续写红色热土的崭新篇章。(吴平洋 张冰)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