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 >地方名片>正文

河南省镇平县彭营镇李和庄村: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微治理撬动大幸福

2025-08-27 14:59 来源: 《祖国》杂志

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恩祥   826日上午,河南省镇平县彭营镇李和庄村文化广场人头攒动。在镇平县文明委主任魏兴、彭营镇党委书记侯斐及班子成员见证下,14名新考入大学的学生每人获得500元奖学金,12名基层治理先锋(6名志愿服务标兵、6名网格员)登上领奖台。活动现场设置积分兑换超市,村民凭道德积分存折兑换粮油、锅具、洗漱用品等生活物资,笑声与掌声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这一场景背后,是李和庄村坚持六年的创新实践。自2020年推行党建+一核三化+道德积分模式以来,该村将红白喜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参与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为积分,1分等价1元人民币,可直接兑换物资或现金奖励。此次受奖学生邱梦瑶感言:这份奖励是乡亲们对知识的尊重,更激励我们学成回报家乡!

活动结束后,彭营镇党委召开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专题会议,19个村支部书记齐聚李和庄村委会。彭营镇党委书记侯斐在会议上强调:基层治理不能仅靠制度刚性约束,更需德治沁润、文化滋养和数智赋能!会议要求,各村要以五基四化为抓手筑牢治理根基;通过优化党建+网格+大数据机制,配强网格员队伍,实现事在格中办、矛盾格中解;要以文化认同凝聚治理共识,通过唤醒集体记忆与价值共鸣,筑牢治理的情感根基;要以文化为介质,将抽象价值观(如孝道、诚信)转化为可感知的集体符号,使治理目标与居民情感需求同频共振;要通过活动的形式,将道德规范具象为可操作、可量化的行动指南,解决德治虚化难题,推动居民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共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治理共同体。

 

管理治理,道德积分制破解了传统行政命令的局限性。通过将村规民约转化为可量化指标,村民在存折数字增长中获得参与感,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单点突破系统重构,彭营镇以党建为轴心,串联起网格化管理、德治教化。

一时新风长效引擎,通过建立积分-兑换-荣誉-反哺闭环,将移风易俗转化为可持续机制。正如彭营镇党委书记侯斐所言:当节约彩礼成为村民炫耀的资本,当志愿服务变成争抢的荣誉存款,文明就成了最珍贵的乡愁。

当党建红线穿起德治珍珠,当数智工具赋能田间地头,那些曾困扰乡村的陈规陋习,终将在文明新风中化于无形。正如手捧奖学金的学子们走向远方时所承诺:我们带走知识,必带回星光”——基层治理的这场温柔革命,正让每一颗星光照亮更多角落。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