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历史人物>正文

他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并多次劝降,临刑前高唱《国际歌》

2019-07-03 14:04 来源:《祖国》

    1935年2月,在福建省上杭县国民党保安14团的监狱里,一位面貌清秀,名叫“林琪祥”的年轻人正在伏案写信,收信人是远在上海的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大致内容是,自己不慎被保安团误抓,希望鲁迅先生可以为自己担保出狱。此时,关押他的国民党并不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并不是林琪祥,而正是被蒋介石重金悬赏捉拿的中共领导人之一瞿秋白。

他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并多次劝降,临刑前用俄文和中文交替高唱《国际歌》

瞿秋白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家道由兴转衰,心中埋下革命种子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于江苏常州。瞿氏是当地的望族,世代读书,也世代做官,但瞿秋白的祖父和父亲都只有空头衔,没做实任的官。瞿秋白的父亲叫瞿稚彬,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画家。瞿秋白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亲自教他画山水画,所以瞿秋白在绘画上有很高的造诣。少年时代就在诗词、绘画、篆刻、书法等方面显示出非同凡响的天资。他的母亲精谙诗书,常常教他写诗作词。

他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并多次劝降,临刑前用俄文和中文交替高唱《国际歌》

少年瞿秋白与父亲

    瞿秋白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道开始中落,连租房的钱都没有了,一家人只好寄住在瞿氏宗祠,靠典当、借债度日。1915年夏,离中学毕业只有半年时间,瞿秋白无奈辍学了。失学后,原本一个好说好动的少年开始变得沉默起来,他经常闷在房里凝神看书,而更加沉重的打击接踵而来。1916年春节刚过,瞿秋白的母亲突然自杀。母亲性格柔中带刚,对秋白特别慈爱,家道衰败后,要强的她鼓动丈夫出外谋业,并将婆婆送去大哥处。不料,婆婆在大儿子家里亡故,亲友都责怪她害死了婆婆,也因此,亲友都不再对瞿秋白兄弟姐妹六人施以援手,瞿母迫于各方压力,最终选择服毒自杀。

    母亲的死极大地震撼着少年瞿秋白的心。她温厚善良的性格,良好的文化修养,对子女的教养和期望让瞿秋白永生难忘。这一悲剧,使瞿秋白的心理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他曾写下一首《哭母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和对旧社会的怨恨。办理母亲丧事的时候,瞿秋白曾对友人说:“母亲自杀后,我从现实生活中悟出一条真理,当今社会的问题核心就是贫富不均。”说出这话的时候,瞿秋白年仅17岁。也许此时此刻,在他的心里,已经埋下了日后推翻旧社会为穷人革命的种子。

两次觐见列宁,是《国际歌》最早的翻译者

    1917年秋,瞿秋白考入“不要学费”的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点燃了这个江南才子心中热烈的爱国激情,瞿秋白被选为专修班的学生总代表,参加了北京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后组织社会实践社创办《新社会》刊物,撰写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私有制、国家产生与消亡的学说。1920年初,瞿秋白参加了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开始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同年8月,瞿秋白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世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1921年5月,他在莫斯科经张太雷介绍加入联共(布)党组织。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瞿秋白参与筹建上海大学,执教社会学系,胡适、郭沫若等众多名流与他同台演讲。他的才情名望,当时已崭露头角。

他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并多次劝降,临刑前用俄文和中文交替高唱《国际歌》

瞿秋白1920年5月摄于北京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瞿秋白最早深入那里进行考察,实事求是地向中国人民介绍革命后的情况。仅据1921年6月至1922年11月的《晨报》统计,瞿秋白就撰写了通讯35篇,对苏俄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工人组织、农民组织、党的建设以及知识分子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瞿秋白心中,革命后的俄国有使人觉醒的真理,有使中国从黑暗通向光明的火种,因此,“有志于救国救民的觉悟青年,应当到那里学到真理,把它散播给中国的劳苦大众,取得火种,把它点燃在中国的黑暗的大地。”

他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并多次劝降,临刑前用俄文和中文交替高唱《国际歌》

1922年共产国际四大前排左一为陈独秀,后排左一刘仁静,左二瞿秋白

    1923年1月,瞿秋白回国后,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先锋》主编和《向导》编辑。他在这些刊物上发表大量政治论文,论证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同年6月,出席党的三大,参加起草党纲草案。年底,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的起草。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1月,瞿秋白在党的四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参与领导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8月,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瞿秋白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会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主持中央工作。

他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并多次劝降,临刑前用俄文和中文交替高唱《国际歌》

孙中山(前排中)、瞿秋白(后排左三)等在国民党“一大”期间的合影

    1928年6月,出席党的六大,随即参加共产国际六大,后担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他曾是《国际歌》最早的翻译者,中国共产党内最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学者。他曾两次觐见革命导师列宁,精通俄、法、英等国语言。

他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并多次劝降,临刑前用俄文和中文交替高唱《国际歌》

1930年7月,瞿秋白在上海。

    1931年,瞿秋白来到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战线的斗争,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曾写过一副对联送给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1934年1月,瞿秋白奉命离开上海,同年2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斗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1934年秋,红军长征时,瞿秋白被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斗争。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 慷慨就义。

转移途中入虎口,严刑拷打坚不吐实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国民党蒋介石调集几十万兵力,向中央苏区进行全面清剿,到处都是腥风血雨,一片白色恐怖气氛。而留在闽西赣南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留守部队和游击队,在险恶环境中坚持斗争和保存革命力量。瞿秋白、何叔衡、邓子恢等同志撤离闽西赣南苏区,转移到上海从事革命工作。

    1935年2月11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办事处派出数十名武装人员,护送瞿秋白、何叔衡、邓子恢,同行的还有项英之妻张亮,梁柏台之妻周月林等。瞿秋白化妆成富商,一行人从临时中央政府办事处所在地会昌县小密村出发,向福建的永定县转移。为避开人群,他们走小路,采取昼伏夜行的办法。瞿秋白的身体比较瘦弱,而且还身患肺结核,但是依旧和大家一道,在盘旋崎岖的山间小路上摸黑行走。经国大约四天的艰难行走,他们安全通过了国民党的层层封锁。18日,瞿秋白等一行人来到中共福建省委所在地长汀县四都乡小金村,在这里做了短暂休息后,改由福建省政治保卫局特务队护送。2月24日清晨,瞿秋白等人东渡了汀江,来到水口乡的小迳村,由于大家十分疲劳,饥肠辘辘,就停下来在这里休息,并煮了点稀饭充饥后,准备宿营山上。

    水口一带,当时属于福建省地方反动武装保安14团的活动区,该团防务包括武平县和上杭县西部一带,团长钟绍葵是福建省有名的地头蛇,他几天前因事前往长汀,因此水口暂由该团二营驻扎,营长叫李玉。这天清晨,李玉得到报告,说小迳村发现小股红军。随后,李玉立即对小迳村实施了包围。由于护送干部仓促应战,在敌人猛烈炮火攻击下稳不住阵脚,出现了指挥失误。激烈战斗后,护送队员被打散。邓子恢是闽西人,地形方向较熟,得以突围逃生。何叔衡滚下山崖,昏倒在荒地里,被民团枪杀。瞿秋白、张亮、周月林躲藏在杂树丛中的山崖下,在敌人搜山时被捕,押回水口敌营部。

    当晚,国民党保安团的营长李玉就对他们进行了连夜审问,严刑拷打,企图逼迫瞿秋白说出红军的机密,但瞿秋白始终坚不吐实。实际上,在突围的路上,瞿秋白一行就商量好了,假如被捕如何应对。知道敌人并不认识自己,瞿秋白便称自己叫“林琪祥”,现年36岁,江苏人,肄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后在上海经营旧书店及古董生意,曾入医学校学医半年。1932年游历福建漳州,被红军俘虏送往瑞金,先后在红军总卫生部当过医生、医助、文书和文化教员,主力红军转移后,被留在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医务所做医助。1935年1月,携款逃离,走到水口,又被苏区地方武装抓获,当夜由保卫局人员看押,准备明天再走,不料被保安团发现。一同被捕的周月林,则一口咬定自己叫陈秀英,是被红军抓去的护士。而张亮则自称周莲玉,佯装的身份是香菇商行的老板娘。国民党营长李玉见问不出来什么,就连夜通知了长汀县的保安团团长钟绍葵。

狱中被认出,营救希望破灭

    第二天,国民党保安团14团的团长钟绍奎一听说抓到了红军俘虏,知道自己升官发财的 机会来了,一大早,便迫不及待地由长汀县城赶到水口。一到水口,李玉一边向他汇报经过,一边展示从牺牲红军身上搜来的路费、黄金、港币、还有苏区货币等等。看到钱,这个老奸巨猾的钟绍奎除了眼睛一亮之外,他还多了一个心眼。他想,在红军部队里,能够被佩戴驳壳枪的卫兵保护的肯定不是红军的一般人物,估计很可能是共产党的要人。可是, 看着瞿秋白这么文弱书生的样子,又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当兵打仗的人,想来想去他也想不明白,最后下令,将他们押往上杭县保安14团团部关了起来。

    钟绍奎亲自对瞿秋白等人审讯了几次,口供依然一样。钟绍奎也看不出什么破绽,他决定不上报,就地解决,许可保释。这样一来,不但那些黄金和港币都能独吞,还会有一笔可观的保释费。于是钟绍奎就对瞿秋白说:“如果所述情况属实,可以取保释放。”

    3月9日,瞿秋白为了早日脱身,就以“林琪祥”的名字给上海的鲁迅、周建人,还有妻子杨之华写信,请他们设法营救。

他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并多次劝降,临刑前用俄文和中文交替高唱《国际歌》

瞿秋白与妻子杨之华

    4月初,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的周建人收到瞿秋白的来信。信件转给鲁迅之后,鲁迅深知蒋介石不会放过瞿秋白,但是在他身份没有暴露之前,还有一线营救希望。于是,他迅速通知了瞿秋白的妻子杨之华,并附上50元钱。杨之华得知后,也迅速展开营救,她先是将钱和自己亲手给瞿秋白缝制的衣服寄给救急,然后托人取得了一个旅馆老板的铺保证明。就在所需手续即将办妥的时候,一个意象不到的消息,打破了所有人的营救希望。

他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并多次劝降,临刑前用俄文和中文交替高唱《国际歌》

绘画作品《鲁迅与瞿秋白》

    就在党组织鲁迅和杨之华尽力营救的时候,一个令所有人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4月中旬,国民党的报纸上突然刊登了一则消息:共党要人瞿秋白已被国民党逮捕。

    原来,4月10日,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万永诚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其妻被国民党第八师俘获。在严刑逼供下,这个女人供出了瞿秋白等人已被俘的事。无独有偶,一天中午,一个曾在中华苏维埃政府当过炊事员,后到钟绍葵团部做炊事员的人监狱里送饭,认出了林琪祥就是瞿秋白,随即报告了钟绍葵。就这样,瞿秋白的身份被认出。

六天写出自传文章《多余的话》

    4月下旬,钟绍葵急于“邀功请赏”,便将瞿秋白押往长汀,交给原本相识瞿秋白的驻长汀县国民党第36师师长宋希濂。在瞿秋白身份被认明以后,国民党连续的刑讯逼供并没有从他口中捞到任何的东西,但是敌人并不死心,他们觉得,瞿秋白这样一个看起来文弱的书生,总会软化屈膝的。

    1935年5月11日,宋希濂找瞿秋白谈话。宋希濂是瞿秋白在上海大学任教时的学生,他对瞿秋白极力劝说,但是瞿秋白毫不所动,甚至还向宋希濂宣传共产主义思想,最后弄得宋希濂无言以对,谈话草草收场。第三天,宋希濂又到瞿秋白囚室,问“瞿先生”在生活上有什么要求。瞿秋白表示,希望给他一些纸和笔,他要写一些东西。

他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并多次劝降,临刑前用俄文和中文交替高唱《国际歌》

绘画作品《瞿秋白在狱中》

    从5月17日到22日,瞿秋白用六天的时间写了一篇名为《多余的话》的自传性文章。文章分为七个部分,通观全文,瞿秋白以关切党的事业,怀念同志战友的真挚情感,认真地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文章开头,瞿秋白引用《诗经》中的两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作为引言。他希望人们通过《多余的话》了解他,于是他在正文中,真实的写出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几次思想转折,诚恳的检讨自己在党和革命斗争中的功过,勇敢地揭露自己思想深处的矛盾,表示自己始终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希望同志们,在斗争中勇猛精进。最后,他充满深情地写道:“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和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以前更光明了。”

    几天后,宋希濂到瞿秋白囚室继续劝降。面对这个自己昔日在上海大学教书时的学生,瞿秋白把与宋希濂的谈话变成了一次关于共产主义在中国是否行得通的辩论,而辩论最终以后者的无言以对收场。

击破国民党多次劝降阴谋

    在瞿秋白身份被认明以后,国民党军统机关即奉蒋介石之命,令军统在闽西的部署协助36师审讯瞿秋白。随后,又从南京派员到长汀诱惑瞿秋白投降。但是,不管国民党政府派来什么样的官位居高、巧舌如簧的说客,瞿秋白都慷慨陈词,说的对方无话可答。

    南京的说客对宋希濂说道:“ 我们不能做到使瞿秋白为我们所用,这就说明我们工作的失败。”宋希濂听了也叹了口气,说道:“我们也做了不少工作了,要让瞿秋白为我们国民党所用,实在是等于做梦。他甚至在师部,还不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我们师部有些人对他看法就不正确,他多在师部一天,我就不放心一天,万一有个差错, 我将如何向委员长交代?”宋希濂担心再关押下去,没准儿自己的师部就让瞿秋白给策反了。

    瞿秋白以其对党和革命的忠贞,逐一击破了国民党统治者的劝降阴谋。就在牺牲的前五天,国民党还继续派员游说,甚至给出的条件非常简单:不必发表反共声明和自首书,只要答应到南京政府下属机构去担任翻译即可。但是,瞿秋白给予的回答却掷地有声,拒绝!还是拒绝!说:“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

    蒋介石见实在无法招降瞿秋白,便决定立即杀其以除后患。他于6月15日、16日、17日连电催促36师,迅速执行对瞿秋白的处决令。宋希濂最后决定,于6月18日上午对瞿秋白执行枪决。

    6月17日夜,宋希濂还抱着劝降立功的一线希望,特派参谋长备了好酒好菜,来到囚室,向瞿秋白宣读执行枪决的命令。瞿秋白听后,毅然毫无惧色地说:“我早就等着这一天,这样做才符合蒋介石其人的作为。我提议,为你们提前给我送行,干杯!”

他的精神和思想“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6月18日清晨,瞿秋白起床后,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他梳洗完坐在方桌前,思索片刻,随即挥笔写下了一首绝笔诗:“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诗写完后,结尾写了四个字:秋白绝笔。

他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并多次劝降,临刑前用俄文和中文交替高唱《国际歌》

瞿秋白临刑前在福建长汀中山公园凉亭前的留影

    9时20分左右,瞿秋白走出房间,扫视一下宋希濂带着行刑的官兵,神态自若,缓步从容地走出大门,他坦然正其衣履,来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今天,我们还可以从这幅珍贵的遗照上,看到瞿秋白最后的风采:他上身穿着黑色中式对襟衫,下身穿白布抵膝短裤,黑线袜,黑布鞋,背着两手昂首直立,恬淡娴静之中,流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概。

    在众多国民党兵刀枪密布环绕之下,瞿秋白漫步走向刑场。刑场位于长汀西门外的一片草坪上,距中山公园二华里多。这里景色迷人,草木葱郁,绿水含碧,一片生机勃勃。瞿秋白慢慢地欣赏着这一切,沿途边走边用俄文和中文交替唱着《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共产主义万岁!”口号。

    到达刑场后,瞿秋白站在草坪上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了四个字:此地很好。随即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仅36岁。

他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并多次劝降,临刑前用俄文和中文交替高唱《国际歌》

瞿秋白同志就义处

    瞿秋白从被捕到牺牲,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和对革命事业的深情眷恋。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